韩国综艺太敢拍了?

看韩国综艺时,总会看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弹幕,例如虚构了一个从苏联泄露的生化武器,弹幕就争当孝子,怒斥美国。又如题材事关宗教、赌博、人体器官交易等内容,就直夸“韩国真敢拍”。

这是用被审查禁锢的思维评判别人的内容创作。只有存在接连不断的审查与事后处罚,才会浮现挑战审查权威并付出代价的勇气与担当,才存在”敢写敢拍“的说法。

倘若根本不存在事无巨细的审查,反抗的勇气又从何谈起,那只是他们生活中再日常不过的切面。

极端言论与信息污染

有些账号特别喜欢转发墙内平台上的“奇闻异事”,言论越极端、越出格,越能成功博人眼球。平日大致浏览下倒没什么,有助于感知墙内舆论的风向,但若是给予过度的、不必要的关注,无异于接受精神污染与信息污染。

联想到破桥对阴谋论的解读,不要高估自己的信息辨识能力,如果你想要辨析所有由阴谋论抛出的证据,那你迟早会被规模庞大的信息污染所俘获,最终相信阴谋论。

换言之,与其消耗那么多时间在低质量、毫无营养和逻辑可言的信息上,不如订阅些优质信源。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手法陈旧、内容假大空的官方宣传,即使不能令人信服,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塑造当局强大的存在,使受众屈服于官方压倒性的威严之下,从而不敢表达异议。

媒体新规与历史源流

如果愿意做一点枯燥的政策梳理工作,你很可能会发现,很多近年出台的、针对媒体和互联网的管控政策,其核心内容并不新鲜,它不仅仅反映了政治环境的骤变,而是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脉络,一以贯之地实践着当局对民间自组织力量/信息流通的整治思路。

用更通俗的话来讲,近年出台的政策文本,看着非常骇人,实质上却只是一种老调重弹,更多代表着执法力度的强化和管控范围的泛化,是本就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真的开始砍人了,是位居灰色地带、“人均违法”的行为体真的受到整顿了。

极权与政治冷感

一个想法:在一个权力向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渗透的极权国家,根本不存在“政治冷感”的余地。当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科书、媒体、网络、食品安全、税收)都会直面权力、受到权力的管控,当恰逢特殊时间节点,社交平台充斥着千篇一律效忠国家的表态,根本不存在个体与政治相互切割的可能性。

而只有在权力尚属节制、尚未贯穿社会各个角落的地方,仍留存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空间。当然,这种冷感很可能是虚伪的,很多自称冷感的人很可能不会真正地保持中立和漠不关心,而是在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冲撞最为激烈的时候,坚决反对民间的政治表达,毫不迟疑地站在权力一边。

不离开,是为了更好地观察?

之前陈纯大致写过,似乎只有仍然身处此地,才能更加切近地观察公共事件和剖析社会动态。

现在我却越发觉得,权力对社会的压迫和渗透是有程度之分的,总有一个让人无法忍受、不能再仅仅将政治事件当作观察样本的界限。

在系统性的压抑、全方位的审查、与外部世界的断裂面前,不仅人的知识结构会出现真空,更严峻的是,人会对现实越来越习以为常,会逐渐失去对压迫的感知能力,不再能够想象更为正常地运转的社会,更不用提及时刻面临被惩罚的恐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什么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无疑是异想天开。

隐形的公权力

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人煞费苦心地把公权力摘出去。

之前复旦的讲座被纪检勒令取消网上直播,结果众矢之的仍是那个向纪检举报的人。若不考虑究竟是谁鼓励举报、接受举报,并真正有权力发布禁令,那再怎么指责举报者,都是协助公权力隐形。

针对媒体的报道标题,不管媒体被管到何种地步,很多时候就是一字不改转载通告了事,总还有人骂媒体乱起标题(敢骂官媒那种毫无信息量、纯粹博点击的标题党吗),仿佛媒体的自主权大得不得了,都要跟国家抗衡了。

短视频的传播模式

短视频的爆炸式传播主要有几种模式,①平台执行政府要求,发布爱国话题,动员用户摄制相同主题的视频,参与爱国表态。②上级直接要求相关群体人员拍摄视频,集体就某一事件发声,如反击外媒报道。③营销号矩阵式传播,运用相同文案,仅仅更改部分字词,于多个账号发布,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