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穎芝
(原文發佈於2021年10月8日)

今年秋季,國立台灣大學開了一門通識課,僅僅100人的名額,吸引了1500名學生搶著選課。課程的主題,是「月經」。

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現象,但也同時極為隱晦——別說在台大是前所未有,放眼台灣、甚至整個亞洲,都未必能找到相同規模的月經教育。看似簡單的月經現象能夠拓展成數十小時的課程嗎?要講什麼?有那麼多東西可講嗎?為什麼想講?世界走走找到了開講月經課的教授黃韻如,想聽聽她的故事。

台大醫學院教授黃韻如,開設台大第一堂「月經課」(黃韻如提供)

婦產科醫生的PMS困擾

初見黃韻如是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辦公室——大學裡鼓勵跨學科的新體制設計,是月經課得以成型的原因之一。她47歲,曾是臨床的婦產科醫師、也在博士專研婦科腫瘤學、尤其是卵巢癌,2009年開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研十年,2019年才由玉山青年學者計畫招募回台,在台大醫學系專任教授。

一見面,就可以感受到黃韻如的活力與幹練。她說過去許多年來,自己就是那個因為在乎自己在職場上的專業表現,而對月經與經前症候群十分敏感的人。

作為婦產科醫生的黃韻如,對「月經」再熟悉不過,這幾乎是她每天要重複幾十次的開場白:「最後一次來月經是什麼時候?」醫生看診時,一天問上數十次外,接著還有:經期多長?量多不多?色澤正常嗎……遇上一問三不知的患者,她偶爾也會不解嘀咕。

臨床經驗讓黃韻如知道,不是每個女人都天然理解「月經」這回事。甚至她自己年輕時,也不懂如何在生活中面對經前症候群。

女人一生除了處理經血,荷爾蒙變化造成的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常會帶來困擾,包含腹痛、情緒波動、燥熱、腹瀉、膚況不穩等多種情況。黃韻如屬於 PMS 症狀嚴重的人,年輕時在職場或家庭,如果身邊人感受到她情緒衝動,問她「妳是不是月經來」,她會暴怒不已。

她說自己年齡漸長之後,才能坦然面對:情緒波動確實會導致自己在經期中容易做出衝動決定。「我自覺比較敏感,所以現在我會告訴助理,安排會議時要特別避開經期那幾天。」然而,卻有女性朋友聽聞後大驚,認為她不該在職場提到月經,以免被視為「私領域影響專業」。

這也是黃韻如認為應該拆解的迷思。

她說,早期的女性主義者為了爭取工作權、教育權,強調兩性相等,反而刻意貶抑了性別差異。但現今,愈來愈多女性主義主張擁抱女性認同,不帶貶義地承認身體差異。「大家喊了多年要創造友善職場,連情緒憂鬱、照顧家人都能獲得包容,為什麼直接影響生理的月經還是不能談?」黃韻如說。「有些產業別70%勞動力都是女性,可能每天都有員工在經歷PMS,比遇上憂鬱症的機率還大,所以其實可以不用不好意思。」

在思考PMS與職場關係時,也讓黃韻如有機會從醫學門診跨入女人更普遍的生命經驗裡,開始思考月經之於文化的意義延伸。

課堂直播中的黃韻如,桌前擺了一個可愛的子宮娃娃。(黃韻如提供)

月經課的源起

2019年,在一門給非醫學院學生講授的「醫學與生活」常識課中,黃韻如擔任授課教授之一,她在兩小時課堂上,第一次講述月經、荷爾蒙、經痛等科普教育。原本是簡單的任務,她卻生出不滿足:「當時很像衛教宣導。我覺得很多網紅醫師講得都比我好,於是開始想,怎麼樣讓這堂課更有意義?」

當時,印度一則離譜新聞給了她重要提醒。2020年初,BBC報導了印度某大學女生宿舍的衝突,因為舍監認為「經期來是污穢的、必須禁止共用廚房」,在強制住宿生「公開登記經期」未果之後,竟強迫60多名大學女生「一個個脫褲子檢查是否來經」。但該篇報導沒有簡單批評這種做法,而是仔細訪問了學生、舍監、校長、家長、周邊村民與政府女性權益委員會等等,反映印度社會對月經污名的多元看法。黃韻如大開眼界,「我也想把這些面向帶給學生。」

黃韻如開始構思一個專屬月經的課堂。她把點子拋出給不同科系的教授友人,令她意外的是,討論氣氛十分熱絡:

比如從人類學的視角,許多部落文化都認為經期來的女性生理條件會改變,因此不能釀酒、醃泡菜或入廟祭祀,源自於性別差異的傳統印象,有些也演變為負面歧視。從城鄉發展的視角,也有教授希望討論月經和女性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法學視角則聚焦近年才在台灣普及的勞動法規,如何思考「生理假」?「假設有個小學女生要放生理假,她的父親可不可以也請照顧假?」「生理假只能請一天嗎?如果不舒服的時間達到二、三天怎麼辦?」

就連機械系教授詹魁元都找到課程與談的機會。黃韻如打算在課上放映的印度電影《護墊俠》(Padman)中,主角正是一位對月經零了解的黑手師傅,但他出於對妻子強烈真摯的愛,利用機械天賦發明了高效率且便宜的衛生棉製造機,讓村莊婦女得以自產自銷衛生棉,成為一場地方創生美談。由黑手男子與月經碰撞出的故事令詹魁元頗受鼓舞。

黃韻如原先只是被新聞與現象觸動,卻在與不同學者的討論中意識到,月經帶來的影響並不專屬於女性,理解它的框架也跨越生理與學科。

「子宮是每個人都待過的地方,」黃韻如說。

「好好跟月經說再見」

她把「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這門課的到來,比喻為「台大來了初經」。

醫學院之外,黃韻如也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任教,時時思考「未來大學」的教育面貌,希望打破學科之間的僵固界線。她發現,月經正好是個完美題材,因為即使身為生理男性,媽媽、姊妹、異性伴侶、友人或同事之中總會遇上來經女性,既具普及性又涉及多元,無論性別年齡都能從月經課找到共感。

各種學門裡不少議題都與月經有關,彷彿早就在等待黃韻如一聲號召,創意與熱情傾巢而出。連台大校方課程委員會也全力支持,還興沖沖地要她開設200人的超大課堂,最後她因顧及授課品質而婉拒。

「最特別的地方就在這裡,以前沒有人想到要把所有事情串在一起,」她說。

因應疫情,月經課改為線上直播授課。(黃韻如提供)

「月經,一個跨越物種存在的古老生理現象。你聽過它、你經歷過它、你想迴避它、你甚至厭惡它。月經的背後,包含著更多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面向,牽動了人類的生存、發展、與進步⋯⋯。」台大課程系統的簡介寫著。

這堂月經課從生物與醫學角度的生理基本原理講起,還邀請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創辦人林薇,研究各式月經用品與科技;關注勞動權的科法所教授邱羽凡則負責分享,鑲嵌在社會制度裡的月經歧視如何讓現代女性掙扎苦惱;城鄉所張聖琳、機械系詹魁元、戲劇系謝筱玫教授與新加坡神學院教授張心瑋,也將透過經濟發展、戲劇藝術,甚至一神教信仰的神學脈絡,探討月經之於人類社會的意義。

開一堂月經課,看似會引發社會熱議,但黃韻如知道,台灣社會要破除月經汙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不至如印度的「污染食物」觀念那般誇張,但台灣人至今還是習慣稱月經是「大姨媽」、「那個來」等隱晦名詞,女孩拿出月事用品常是以隨身小布包掩飾,彷彿是見不得人的穢物。非營利組織「小紅帽」的創辦人林薇透露,投入月經教育的她發現很多老師、家長面對月經話題根本不知「如何教小孩」。時不時,在台灣新聞裡還能見到,請生理假的女員工被老闆要求「提出證明」,因而霸氣掏出裝著經血的月亮杯的故事。

「所以大家不要笑印度宿舍要求學生脫褲檢查,我們本質上還是一樣的。」黃韻如嘆道,「同性婚姻都合法了,大家卻還是避談月經,很弔詭。」

2020年小紅帽舉辦工作坊「寫血」,邀請女性寫下月經經驗。黃韻如興致勃勃地參加,在過程中卻發現,不少比她年輕很多的參加者幾乎「厭惡月經到了極點」,甚至希望醫生可以完全「治好」月經與PMS。「身為婦產科醫師,對我來說滿有衝擊的。沒想到月經帶給她們的心理負擔那麼大。」

而月經這個話題的私密、隱晦性,也讓女性們不容易同理彼此、相互支援。甚至連女醫師都不一定能理解每個患者的經驗。「當妳沒有辦法(從女醫師)獲得同理時,內心的傷害可能會更強。」

黃韻如提到,她也特別希望這門課能帶給醫科生更多元的觸角,理解醫療不只是處理疾病本身,而是關乎人的生命經驗。

在去年的醫學與生活課堂結束後,她曾做過調查,詢問學生上完月經課後有什麼想法?絕大多數的回應是:「謝謝,我知道了。」

「我一直在想,學生接觸到這類議題之後,有多少人真的會採取行動?」黃韻如說。但她也明白,「改變不會是馬上出現,那是需要積累的過程。」「月經這門課是我積累了兩年、四個學期八小時的課,到了第三年才開設完整課程,我會希望校園發生改變,但也不是帶著學生揭竿起義。」

她強調,身為老師就是給學生啟發,往後會怎麼樣,100位學生可能就有100種不同的想像。

「我自己是這個實驗的 0 號受試者。」黃韻如開玩笑,說自己已是接近更年期的年齡,這也是她給自己的,倒數的月經教育。

「我現在47歲,在漫長的月經尾聲開這門課,可能是想好好跟月經說再見。」(完)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1. 長榮海運29年前另一樁海上意外
  2. 有刺客!一位幾乎改寫人類歷史的「愛爾蘭瘋女人」
  3. 為何歐洲男性政治人物打疫苗要拍半裸照?
  4. 南海不是中國的!從國境之南的曾母暗沙談起...「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5. 血汗海灣:石油富國的「現代奴隸」
  6. 「壯陽神鳥」如何成為「外交工具」?
  7. 破碎的夢土:歐洲國家利用高科技工具監控難民
  8.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還有這位Joe Manchin
  9. 台灣新朋友索馬利蘭成中東富國戰略布局關鍵角色
  10. 你不知道的體育史》誰背叛了這群「國家之光」?
  11. 創設少子化大臣18年,大和民族卻越生越少!談談日本少子化政策失敗的幾個原因
  12. 美國中餐館用的「雜碎字體」有種族歧視?
  13.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14.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15.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16.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17.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18.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19. 推動雙語教育的台灣來看看瑞士的英語煩惱
  20. 半封城生活:防疫下的家庭關係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21.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22.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23.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24.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25. 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26.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27.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28. 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29.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30.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31.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32.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33.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34.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35.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36.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37.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38.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39.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40.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41.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42.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43.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44.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45.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46.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47.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48.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49.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50.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51.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52.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53.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54.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55.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56. 江懷哲:在《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裡,有台灣與日本的距離
  57. 被塔利班懸賞的阿富汗獨立女子樂團:「身體不是用來藏的」
  58. 新冠肺炎教我的民主第一課:疫苗公共化
  59.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一)
  60.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二)
  61. 舉報墮胎有錢拿、Uber司機也受罰?德州墮胎法案上路一週記
  62. 閻紀宇:天荒地變二十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63.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三)
  64. 內褲裡的革命:月事史
  65. 大屠殺後27年,這個長在傷口上的新國家,接納了阿富汗的女孩
  66. 俗女養成,三十而已:假如陳嘉玲遇到王漫妮
  67. 終於要下班的梅克爾:從東德女孩到自由老媽的16年
  68. 何韻詩的舞台,在親愛的黑色裡看見光
  69. 「長太醜」也能辱華?Awkwafina挨罵的1000個理由
  70. 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71. 「子宮是每個人都待過的地方」:她在大學開了一門月經課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

訂閱世界走走電子報

世界走走 Facebook

世界走走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