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月尾的時候,先後在不同寫作平台看過這本書的介紹和推薦序,已立下心腸要把它入手。可是,在充滿審查陰霾的香港書展,卻是遍尋不獲,最後到八月中才成功於誠品購入此書,再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讀完。

本書作者劉致昕,是台灣媒體《報導者》的副總編輯,此書是他過去數年走訪多個國家採訪資訊戰、假新聞議題的記錄。我相信書中有若干的內容,應曾經在《報導者》刊出過,但既然自己沒有讀過,那就當作是閱讀一大段經歷分享吧。

作者過去數年先後走訪比利時、法國、德國和印尼,在選舉和 ISIS 等議題裡,窺看好些有識之士,或利益團體,如何察悉社會潛藏著的一些對現況的不滿,結合民眾的一些網絡使用習慣痛點,發動資訊戰,影響民眾對不同事件、人物的觀感和判斷,從而達致若干的政治目的。書中亦有一章敘述中國的「大外宣」策略,以及在武漢肺炎的陰霾下,中國如何透過資訊戰,為自己洗底,及對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反中論述作出大反擊。

在閱讀不同章節時,自己大致歸納得到,在(相對成熟的)民主政體下,資訊戰主要都是由一些對現況感到厭惡、燥動不安的一方發動,近年歐美右翼、極端勢力漸漸抬頭,甚至能夠成為議會裡不能忽視的一股勢力,某程度上亦是這樣促成的。而好些主流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以及更多社交平台的冒起,亦在加劇民眾對訊息接收的同溫層。

而中國的資訊戰所呈現的,倒是另外一種景象,在官方的策劃和加持下,中國的資訊戰,就像是要做更多的議題設定,透過人海攻勢,盡早為外國人制訂好對不同中國議題的立論和觀感(比如多番強調中國不是武肺的起源地),甚至影響外國對一些中國相關議題的應對手法。

台灣作為面對中國威脅的其中一個前沿,加上本身政治陣營的角力,台灣民眾面對的資訊戰,可見同時帶有民主政體和中國外宣的面向,書中最尾一章也花了不少篇幅去講述台灣現正面對的挑戰。在作者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在外地營運的內容農場,不斷生產未經核實的(虛假)資訊,回流至台灣社群用戶間廣泛流傳;而台灣不同的政治陣營,亦有僱用第三方機構,去策劃更精準的propaganda。作者也介紹了一個台灣團體的實踐,嘗試在街頭尋找民眾跟一些抱持相反政治立場的人交流,而參加者的反饋,亦明顯覺得比起在網絡上,面對面的交談對於打破同溫層,起著更大的作用。


香港的處境,倒是比台灣更為複雜,而西方社會對假新聞的理解和應對方式,亦未必能夠完全套用在香港。

走火入魔的極權,近年經常直斥假新聞的廣泛流傳,嚴重影響市民對政府的觀感,以及對一些政策和社會事件之理解。近日宣讀的施政報告,亦有提及訂立《假新聞法》的建議。這些立論,或多或少也反映著,政府認為自己不中聽的,就已經屬「假新聞」的一環了。

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各式各樣的訊息確是滿天飛,那時亦有好些媒體和網民,自發組成「factcheck」團隊,就各種訊息的真偽加以核實。不過,在訊息泛濫的世界裡,就算有訊息得以核實,仍然無法阻止已被核實為假的訊息在網絡上繼續流傳(這倒是全球網絡世界的通病),加上香港人對政府、公營機構等越加不信任,經核實的訊息可能讓人聯想到更多的陰謀(解釋即係掩飾),而參與factcheck工作的人,甚至會被認為是當權者的打手,充當「洗白」的角色。

而香港的資訊戰裡,就算抗爭者製作了大量的文宣,並嘗試創意地運用如 AirDrop 的方式傳送予更多人,或經一些 KOL 協助傳遞轉發,來自政府的力量,往往更為強大。政府肆意篡改不同事件的詮譯和定性(7.21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及單憑丁點所謂的觀察就犯上了滑落斜坡的謬誤批評和抹黑抗爭者。

香港不同陣營俱經營著大量的 Facebook 群組,其實各自也轉載著大量偏向自己陣營的訊息。不過,因著主流媒體的報導原則和相對仍然較高的滲透率,來自政府的資訊,比起抗爭陣營裡面(可能)的內容農場,還是有較大的威脅。市民接收到被蒙蔽的「事實」的機率,比接收到惡意假訊息,始終來得更高。

近期一個令人心寒的例子,是早前政府曾放風指未能通過宣誓的區議員,需被追討自上任以來的薪津,此舉觸發大批區議員辭任。但之後,政府針對被取消資格的區議員,又沒有追討所有薪津的意向了,可是當繼續談論「未能通過宣誓的區議員需被追討自上任以來的薪津」這訊息時,政府就會覺得你在散播假新聞。

原來,假新聞的意思,已不只是可以囊括政府不喜歡聽到的訊息,原來是他們說過而最後沒有付諸實行的政策,在談論的時候,已經可以墮進法網了。

西方的媒體識讀倡議,依然值得作為對香港人的提醒和警惕,但香港人面對著這種多重的資訊戰,除了要加以求證、盡力打破同溫層以外,甚至連資訊備份也成了一個重要課題,若干年後不知道會否又成為另一個重要的案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