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的香港,普通话的使用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多,从大陆过来读书的Vicky曾在课堂、街市和九龙塘火车站内迷失,又成为能说流利粤语的“资深港漂”,在铜锣湾的深夜下班路上和城市的另一面共鸣,在社会运动中从不关注到不断翻阅资讯,在疫情里感受香港和自己的更多变化。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和嘉宾Vicky一起回顾这些变化,更多地讨论身份认同这件事:我们是“哪里人”,只由出生地、肤色和居留权决定吗?为什么我们会对别人的身份认同有预判、期待和要求?如果价值体系在这个地方重塑,在和它的朝夕相处里自然产生情感连结,我们是不是可以主动认同自己是这里的人?

【002】来港多年,我已成为香港人

这是「香港不是大商场」电台的第二期节目
在铜锣湾,抬头望到的天空
雨后铜锣湾街道(Vicky摄)
八号风球中的维园维多利亚女皇像(Vicky摄)
Vicky带我们去的街市水果店

节目时间线

[00:02:49] 生活变故:从事保险的原因和来香港的契机

[00:10:33] 09年的香港和今日在语言上的不同;分别来到一个普通话行不通和行得通的年代,对我们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00:17:13] 疫情下了解香港和香港的变化;从封关谈到关于中国人消费能力的论述

[00:23:20] 为什么我们都曾相信“明天会更好”?为什么我们又不再相信

[00:27:16] 在香港感受到的特别;接纳陌生人之间的善意的过程

[00:33:11] 来港多年,我可以是香港人吗?身份认同的被动和主动建构

[00:36:39] 价值体系在香港形成:从丛林法则,到对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的关注;审美发生的变化

[00:45:26] 深夜铜锣湾的下班路,与清洁橱窗、修复街道、努力工作生活的人共鸣

[00:47:52] 怎样理解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情感和经历、犹疑与不确定性、民族和国家认同

[00:53:41] 19年社会运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政治冷感”表述的限制

[00:59:32] 也说说香港的缺点;香港包容了我,我也包容它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群星《明天会更好》

张国荣《我》


关于「香港不是大商场」:这是两个来自大陆、暂居香港的女性发起的普通话播客,她们跟随在香港生活却背景各异的普通人游走这城,从真实的人、平常的地点和具体的故事去认识香港的过去和当下。

欢迎在以下平台订阅收听:

小宇宙

Spotify

Apple Podcast

Soun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