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長城抗戰: 日中檔案比較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Archives on the Defense of the Great Wall
作者:姜克實
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出版日期:2021/11/17
前言節錄
现在中国方面将此期间(包括滦东作战和关内作战),对日本侵略军的一系列之抵抗战斗,称为长城抗战(2月底初-5月下旬)。虽前线军队作战不利,但中国军民并未屈服。热河作战中各地民众自愿组成抗日义勇军奔赴前线,并广泛募捐支援军队保卫长城的抵抗,中华民国政府也动员各路军队集结于长城南侧试图反击。此不屈的抵抗精神,之后成为抗日战争的原点。鼓舞着中国民众抗日的《义勇军进行曲》[1],《大刀进行曲》(1937年,麦新作曲)的背景,都出于保卫长城线的战斗中。前者的背景是古北口,后者出于喜峰口的战斗。
长城抗战以失败告终。但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2]抗战精神被继承光大,成为鼓舞中国军民构筑血肉长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象征。今日的长城抗战之语,向后人传递的就是这种精神。相反在事实面,长城的抗战中虽有英勇牺牲的惨烈,却无收复失地的胜利,结果是节节败退,丧国辱权。由于抗战史的领域至今仍有偏重于宣传抗日精神的倾向,有关长城抗战,包括很多历史专著,也都热衷于描写中国军奋勇杀敌的情节,宣传抗日气概,但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作战期间,场所,损失,战果等基本历史情报并没有能如实掌握。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之歌曲,来自于第二十九军的喜峰口战斗。是一个最使国人欢欣鼓舞的英雄故事,当然其内容也受到几乎所有人的不容置疑的信赖。可遗憾的是实际上此内容仅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宣传,实际上的结果是大刀队的惨败。国民党南京军委会搞宣传的本意,是鼓舞对日作战中一败涂地的国军各部的抗战士气,增强全体国民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作为宣传策略,并无可非议之处。问题在其后,宣传中的虚假,并没有得到澄清,纠正。不仅普通民众将此内容信以为真。而且此虚伪的一面,之后又被作为抗战文化发扬光大,流传至今,更将影响扩大到历史记录中和教育领域,这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以宣传取代历史。可以说是国内抗战史记录中的根本病理,开始于喜峰口之役。此种手法,之后传党接代,被更擅长搞宣传战的共产党发扬光大,不仅打造出抗战“中流砥柱”之形象,最终抗战的主角国民党,蒋介石,也被这种无稽之谈的宣传手法搬上了峨眉山[3]。
问题在战后,这种宣传内容也未能被学问澄清,反而受到政权,政治的保护,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被神圣化。在雄伟庄严的国歌(以古北口为背景),振奋人心的大刀进行曲(以喜峰口为背景)的背后,有谁人了解长城抗战中死伤比1对50的“血肉长城”之真相?又有谁人知道赵登禹大刀队夜袭作战中遗尸730具,大刀被缴获380口的事实?在大刀队的夜袭中,从日军死亡全体人员19名中,仅有乘马讨伐队的伊藤龟治曹长一人,可判明死于“格斗”。若大刀真能战胜钢枪,怎能导致出兵临城下的平津危机,和屈辱的塘沽协定(1933年5月)的出场?
历史学的目的,就是要还原事实,澄清历史的真相。并不是作为政治道具去宣扬“民族精神”,去维护什么“核心价值观”。作为学问,历史研究中并不需要什么党性,政治立场,而需要尊重科学和事实的精神。釐正学问和政治,事实和宣传的界线,将历史还原于本来面目,是笔者考证长城抗战史的基本动机。
[1] 电影《风雨儿女》插曲(许幸之导演,田汉、夏衍编剧,1935年5月),背景是长城古北口抗战。1949年定为代国歌,1982年成为国歌。
[2] 喜峰口作战后3月15日,宋哲元军长在媒体采访时书写的抗战檄文。
[3] 以毛泽东的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8)为题材的抗战史教育内容。被用于小学课本。宣称共产党全面抗战,而蒋介石国民党却一担水不挑,躲在峨眉山等待下山摘桃子(抗战果实)。
後記節錄
战史研究的目的,重点应该在何处?笔者认为,并不在宣扬民族精神,抗战的胜利业绩,而应用战略面眼光正确地记录历史事实。掌握战史中的基本情报。如明确战局的推移,出示地图等资料解释两军的位置,行动,作战结果。并出示人数,武器装备,损失消耗面的具体数据。使读者掌握战局,战果,局部战斗于战略全局的关系,各次战斗间的内在联系等。不能有立场的偏袒,唯一目的是正确的记录历史事实。......筆者有关喜峰口的研究,开始于2017年6月。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主要考证的对象仅仅是服部旅团与宋哲元军的喜峰口一战。为了把视野扩展到整个长城抗战,2020年以后,又进行了第二轮的研究,将喇嘛洞,长山峪,古北口,罗文峪几次长城抗战中的代表性战斗,也作为对象,并入本册。使整个长城抗战(日军称热河作战)的轮廓逐渐明了,日中两国军队的战力对比,大刀队神话诞生的经纬,蒋介石,何应钦等抬举中央军,贬低东北军的政治操作等问题,也初步整理出眉目。
本书的当初手法,只在着重介绍日军的档案史料。因为收集,阅读日方史料是以日本史研究为专业的笔者的特长。之后为了进行史料比较,批判,弄清真伪,寻找历史被扭曲,误写的原因,开始收集,比较中国方面的档案记录和宣传记录。经过史料批判,对比,使本书初步具有了国际比较研究的色彩。
为了严谨,本书注意仅采用电报,战斗详等原初的档案史料,不轻易信用后出的战史书籍。对各种史料在运用中,也要进行严密的史料批判,以图到达去伪存真的目的。不采录宣传资料,报刊报道,不信用口述和回忆录,也是本书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另外,对每一次战斗,都进行地理调查,对比新旧地图,新旧地名来还原战场,地形,以期增加实证研究的临场性,准确性。用事实,史料对比的方法,还原事实,启发读者认识到现在国内的历史记录,研究面存在的方法上的问题,是笔者由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