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江村经济》标注为想读的时间大概是八九年前。但那时候的我沉迷于虚构类文学,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开始慢慢读一些非虚构,体会到非虚构的妙处。前两年我读了傅高义关于日本的田野调查《日本新中产阶级》,读完以后顿时对这类纪实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觉得也应该按照以往的阅读习惯,先读同类型中我国自己的作品,于是我先读了《乡土中国》,之后就是《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Peasant life in China)是费孝通先生在伦敦大学读博士学位时的博士论文。读之前我有个小小疑虑,这部调研完成于上世纪30年代,那作者的看法是否会有局限性,是否会忽略掉一些在当时习以为常、但是在一个世纪后的现在看却很有时代印记的一些社会行为?他的一些结论和表述是否到现在依然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实读起来就发现,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的。

一方面,费孝通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是第一位亲自在当地长期做田野调查,以追求客观论述的人类学家,对人类学影响深远。费孝通先生的这部著作,在其导师的指点下,也能使人明显感受到这种做学术过程中的严谨认真和理性公正,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事无巨细地全方位描述开弓弦村农名的生活,并且该村也隶属于他的家乡江苏省吴江市,因此他对当地人民的了解其实并不仅限于田野调查的几个月所得到的信息。

另一方面,上世纪20年代,伦敦妇女已有选举权,美国已经在经历股市崩盘引发的经济大萧条,同时也在进行第一次女权运动,西方社会在经济和制度上已经和现在很大程度上接近。费孝通在当时的伦敦学习社会人类学,必然已经对于西方社会制度和运行模式有一定的认知,当他再以西方的眼光观察中国农民的生活,以英文写作时,可以观察到更多容易被忽略或默认平淡的细节,这些内容对于一个世纪后的我们来说非常珍贵,并且他的视角会消除一部分和当代读者的代沟。

对于一些落后的社会观念,我们只去谴责表象是没用的,如果不追根究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些落后的思想很难被真正的抛弃。而这本书为我们揭示和探讨了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症结。我想重点记录一下我最感兴趣和感受最深的三个问题:

一,性别

从婚礼一节(第3章第6节)可以看出,女孩出嫁对一个家庭的花销是极大的。在开弓弦村,男方下的聘礼大约在200-400元,但是,女方要在男方所赠聘礼的基础上,添上相当一部分财物,回赠给男方,“按照一般能接受的规则来说,增添的财物如果抵不上聘礼,那就是丢脸的事,女儿在新的家中的地位也将是尴尬的。”也就是说,女方要回赠回去400-800元。

“从经济观点来看,女儿的婚姻对女方父母是不利的。女孩一旦长成,能分担一部分劳动之后,却又被人从她的父母手中夺走,而父母为了把她抚育成人,是花了不少钱的。所收下的聘礼并不属于父母,这些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此外,还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礼相等的嫁妆在内。新娘婚后将要在她丈夫家里生活和劳动,这对她父母来说,是一种损失。”除了嫁妆,婚礼本身要花费200-400元。所以整个嫁女儿的过程,一个普通家庭要花费掉约600-1200元,而村民平均每家每年的总生活开支仅约260元。在经济不景气的年头,女孩的诞生和出嫁会对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书中前文也说过女儿不能继承家产,嫁出去的女儿就去了别人家侍奉别人的父母,并且嫁女儿的过程本身又耗资巨大,这从经济层面解释了当时重男轻女的原因。

书中还提到一个小细节蛮有趣的。

众所周知,男女要想平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是否能够经济独立,不依赖于丈夫。书中的年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性并不承担家庭的经济重担,往往无收入或收入极低,这必然导致女性地位低下。现在女性地位比以往有提升,很大一方面也是当代女性都可以经济独立,大部分普通夫妻收入差距并不大。我们现在尊重但不鼓励女性做全职家庭主妇,也正是考虑到潜在地由经济受牵制从而导致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可能性。女性经济独立使得她们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在婚姻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时,离婚的底气。这是当代的我们习以为常的。令我没想到的是,书中的时代实际上也是一样:

’‘现在挣工资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优惠,因为它对家庭预算有直接的贡献。那些没有成年妇女的人家开始懊悔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起了变化。例如,一个在村中工厂工作的女工因为下雨时丈夫忘记给她送伞,竟会公开责骂她的丈夫。这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件小事指出了夫妻之间关系的变化。根据传统的观念,丈夫是不侍候妻子的,至少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不能这样做。另外,丈夫不能毫无抗议或反击,便接受妻子的责备。’‘

这是很值得细品的一个事例。

二,贸易

贸易这部分很多细节描述是很有趣的,比如说当时在村里非常常见的“代购”模式。这种购买代理人的模式在整个太湖周边都非常流行。一些船只每天从水路进城,去帮村民免费代购一些生活物品。城里的商铺也会非常善待这些代购者,因为每一条船都代表着大量的农民生意。这些航船主的收入来源于替农民向城里的收购者推销农产品时所收取的佣金。他们在平时积攒人脉和信誉,然后利用这些关系以及自己的销售技巧进行产品推销,从而赚取佣金,这样的模式和今天的很多商业活动也很相似,甚至和互联网KOL带货本质上也是类似的。

但后期蚕丝业改革(丝织业是开工弦村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新的丝厂不再用航船去城镇中代销蚕丝,而是将产品直销上海,这一改革使得航船行业式微。然而,“改变职业是困难的,甚至改变农作物,村民脑中都很少想到。因此,生产结构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它不能随着市场的需求作出灵活的反应,变化是缓慢而长远的。”

三,土地

常常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我总觉得我们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一定有着共同的精神寄托促使我们持续发展。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令我信服的答案。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土地。

这一表述是令我震撼的。当代年轻人可能没办法完全的切身体会,但我非常理解和认同这种看法。读《飘》时,斯佳丽对Tala庄园的深爱无数次使我动容。无论是她的祖籍爱尔兰或是她所生活的美国南部,在热爱土地这一点上是和中国相似的。前两天看到网上大家在讨论我们中国人非常热衷于在家里种菜,在阳台、天台种菜,甚至看到登陆火星的新闻也要戏谑问能种菜吗?这种对于土地的迷恋似乎是写入基因的。

下面这些关于土地的表述也是十分动人的:

一直在某一块土地上劳动,一个人就会熟悉这块土地,这也是对土地产生个人感情的原因。人们从刚刚长大成人起,就在那同一块土地上一直干到死,这种现象是很普通的。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
“‘对游戏本身一无所知,就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这句格言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本质。你必须首先知道人类怎样使用他的土地;怎样使得民间传说、信仰和神秘的价值围绕着土地问题起伏变化;怎样为土地而斗争,并保卫它;懂得了这一切之后,你才能领悟那规定人与土地关系的法律权利和习惯权利体系。”
人们利用土地来坚持自己的权利,征服未知世界,并表达成功的喜悦。
地就在那里摆着。你可以天天见到它。强盗不能把它抢走。窃贼不能把它偷走。人死了地还在。

书的前面15章都是相对客观的描述,最后一章《中国的土地问题》中,提出了很多一针见血的观点,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依然是十分犀利的。当权者不作为,终会导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从别处读过许多关于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在这本书里,我们终于找到了更深层次的根源。结尾处费老写道,“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 在成书之后,费老又曾重返江村二十六次(截至2002年)做后续的调研和观察。想必后来的他和我们一样,终于亲眼见证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成功地建造在从前的废墟之上。


公众号:读书如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