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翁松燃說在香港談統一問題才可以暢所欲言,由此點出了殖民地香港在言論上推動兩岸進步的重要性。在那個年代,台灣問題絕非只有統一前景問題,而且那根本不是主要問題。台灣當時,是處於黨外人士爭取民主爭取言論自由的關鍵時期。立法院和國大代表增額補選的政治對抗,縣市選舉,特別是以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為訴求的反威權政治的言論,是當時台灣向自主轉型的推動力。在言論上,香港《七十年代》扮演了一個特殊角色。

翻看《七十年代》總目錄,自1972年以來,台灣話題每期都佔相當篇幅。在批判蔣政權的政治壓迫和報導黨外的抗爭方面,我們幾乎對每一事件都沒有缺席。陳映真、柏楊、台大哲學系風波,雷震、余登發、陳明忠、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義雄案、陳文成案、鄭南榕自焚……我們都大篇幅地反威權,和支持台灣人為自主權利的勇敢抗爭。

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多貼近現實的來稿呢?原因之一,是台灣留美歐的知識人,許多都是我們的讀者,他們既有台灣內部的信息來源,又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或者早有許多洞見蘊藏胸中,《七十年代》提供他們發表的園地。原因之二是有所謂「外轉內」言論,就是台灣黨外及自由派的論政者,委託一些支持台灣民主的外國人,把他們寫好的報導與文章,帶到香港,交給《七十年代》發表,然後在台灣的黨外雜誌再以轉自《七十年代》的名義刊登,推動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支持台灣民主的外國人中,最重要的一人,就是長期致力於台灣人權及民主運動的美國人梅心怡(Lynn Miles,1943-2015),他主動跟我聯絡,把許多台灣黨外人士的文章帶給《七十年代》發表。他有兩三個拍檔。

印象較深的兩次,一是《雷震回憶錄》的出版。《自由中國》負責人雷震因言致禍,十年牢獄中所撰的《回憶錄》被沒收,他出獄後重寫,但被禁制不能出版,於是他將手稿交陳菊,再輾轉送到在日本的梅心怡手上,由梅親自帶到香港交給我,《七十年代》雜誌社於1978年12月出版了這本書。

另一次是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發生後,施明德被通緝,他的美籍太太艾琳達(Linda Arrigo)被強迫離境,先到日本,後來香港,由華裔英國人黃世雄(Dennis Wong)與我聯絡,於19日接受《七十年代》的長篇訪問,詳細談「美麗島」的背景,事件經過,和她自己的經歷。這是台灣官方對美麗島事件報導之外、作為被鎮壓一方的說辭。這篇報導震動海內外,也傳回台灣。

在台灣民主運動開始活躍,並掀起一波一波浪潮的七、八十年代,為什麼在香港眾多傳媒當中,台灣的黨外人士,和支援台灣民主的梅心怡等人,要選擇供稿給《七十年代》呢?原因是香港媒體左右分明,右派的不敢得罪台灣掌權的國民黨,而左派因為摸不清黨外民主人士的底細,不是懷疑台獨,就是懷疑「外國勢力」,所以對台灣黨外的抗爭,不敢大篇幅報導,更遑論發表評論了。而香港一般市民不關心台灣政治,也使電視新聞不怎麼報導。

我當時秉持著反專制、反威權、爭民主、爭自由的意識形態,也因為長期形成的對國民黨的莫名惡感,又沒有正統左派那種怕這怕那的心態,因此在台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就抓住時機大量報道了。

台灣其後走上民主之路。我們的「外轉內」言論,是否也起過推動作用呢?我雖不願意妄自菲薄,但也必須承認,若有推動台灣民主化的功勞,這功勞也首先屬於台灣提供信息和評論的黨外人士,其次屬於支援台灣民主的外國友人,而其三,是屬於香港這個靠近海峽兩岸的自由法治的殖民地保護傘。

2017年臺北市長柯文哲說「香港很無聊」。現在,或許是的。但在四、五十年前,在海峽兩岸都缺乏言論自由的時代,許多臺灣的知識人、黨外人士來香港,如饑似渴地到圖書館看資料,看香港報紙,買香港雜誌,對他們來說,香港不僅不無聊,而且十分有聊,甚或是全世界最有聊的地方。

現在回想起那個時期《七十年代》對台灣政治的報導和評論,固然有推動民主自由的作用,但對蔣政權的批判則未見公允,特別是只看到專權政治的一面,而沒有看到還有好的一面,如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及在中共的威脅下,不得不嚴密防範滲透,而且即使在這樣的地緣環境下,仍然逐步開放人民的自由。我想,這是我那時的左派思想意識根源所導致的偏差。

柏楊出獄後,於1987年訪港,與編輯邱近思合攝。

(原文發佈於10月20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失敗者回憶錄》此前在《蘋果日報》連載,現正在Matters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