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取暴利的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会被洋奴清粉抹黑?
被洋奴清粉抹黑成“好大喜功”“寻找建文帝”“厚往薄来”的下西洋贸易,其真相其实是暴利国营企业。
1、明朝财政收入
明朝中央财政税收大体维持在每年2000~3000万两左右,明史,明实录方面都有这方面记载,把实物税进行换算。还有,一般的常年,地方财政会截流30~40的税收。
另外还有官营经济,是不收税的,直接上缴利润。比如明初有一亿多亩的军田,明朝以这些军田的收入供养200万多军士,所以朱元璋才敢说:“朕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
2、郑和船队的造价及维修费用
船只的造价计算:郑和下西洋的船队200多艘船只,如果采用法国人多米尼克.勒列夫尔的数据,1000担大米造一艘大船,郑和带领的船队不过耗费20多万担大米,即使加上后来《明成祖实录》记载的,永乐六年造宝船四十八艘,永乐十七年造宝船四十一艘,以补充船队,也不过耗费30多万担大米。
船只的维修计算:在明初和明中叶,凡是楠木制造的海船,官方规定是每十五年一改造,如果有还可使用的,会淘汰下来改造去当漕船继续用,其使用年限可长达三十年。《漕船志》载:“宣德八年(1433)……旧海船损敝者改造五百艘”。即使是到了明中叶造船质量大为下降的时候,官方的大修改造年限也限定在十五年。又,万历《明会典》中有记载天顺朝对松、杉木船的规定维修年限:“松木二年小修,三年大修,五年改造;杉木三年小修,六年大修,十年改造。”。
由此可见,楠木海船至多只需要四、五年一小修,八到十年大修,十五年改造,且在维修过程产生的“旧料”还要继续循环使用,可见郑和舰队在建成以后的养护、维修费用并不大。
英国风帆战船“胜利号”造价6万3千英镑,24年维修费12万2千英镑,平均每年维修费是造价的不到十分之一,如果总造价30多担大米的郑和船队照此推算,每年维修费是3万担大米,20多年60多万担大米,郑和船队的造价及维修费用不过在100万担大米左右,平均每年花费5万担大米而已,不到明朝政府全年3000万担大米收入的千分之二!
台湾海洋大学苏明阳教授引用明朝中叶《龙江船厂志》(李昭祥著),一艘400料战座船的造船工资约为75两银。以此比例,一艘2000料海船约需工资375两银。再假定造船材料及其它费用约等于工资,则一个拥有一百艘2000料海船及200艘400料战船之大船队,总造价约为十万两银。(明朝中期一两白银约等于两石大米,郑和船队造价约20万石大米,与引用多米尼克.勒列夫尔的数据推算的造价基本一致。
3、郑和下西洋的费用
郑和舰队下西洋的费用,倒是有明确数据可查的。《明宣宗实录》宣德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诏书云:
“敕太监郑和:尔以所造龙船,乃差内官高定住进来,果然造得平稳轻妙,足见尔忠敬之心,朕甚嘉悦。就赏赐尔物件,付与高定住,将来酬尔美意。仍于南京天财库支钞十万贯,与尔为下番之费。其西洋诸番事皆付托于尔。惟尔心腹智识,老成旧人,以副朕委任之重,尔宜慎之。……以候风信开船,故敕。”
这个花费,比起赚回的利润,实在是九牛一毛。
4、军士的伤亡抚恤
可以参考张松梅的《明代军人抚恤制度》,即使郑和的船队伤亡上万,明朝财政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很大,相比五征蒙古,三下安南,郑和船队的伤亡抚恤不占大头。
郑和下西洋坚定的反对派刘大夏明确说:“三宝下西洋花费数十万钱粮,与国家何益?”刘大夏是下西洋的坚定反对派,只可能夸大郑和下西洋的花费,不可能缩小郑和下西洋的花费吧,后世的文人也没有说刘大夏说错了,可见郑和下西洋的总花费是在“数十万钱粮”的规模。
郑和下西洋赚到的利润,这是问题的核心,实际上下西洋贸易是暴利贸易,而且明朝通过天朝朝贡体系掌握了定价权、结算权,也就是说,朝贡贸易实际上是大明中国单方面定价结算的海洋霸权。
1、首先还是先说胡椒,《东西洋考》载三佛齐胡椒每百石值金2两;《瀛涯胜览》载苏门答刺国胡椒每官秤100斤值银一两、柯枝国胡椒官秤400斤值银5两、古里国胡椒每400斤值金200分,但被运到中国后,则以每斤5—20两的价格卖出,胡椒有500倍——2000倍的利润,郑和的船队带回来的主要货物是胡椒和苏木,以郑和庞大的船队只要运回1000吨胡椒,就可以获得1000万——4000万两利润。
2、再说瓷器,《明会典》记载“青花白瓷盘每个五百贯,碗每个三百贯,瓶每个五百贯,酒海每个一千五百贯。豆青瓷盘每个一百五十贯,碗每个一百贯,瓶每个一百五十贯”。郑和庞大的船队带有大量的瓷器,并以这些瓷器压仓,这一点史料和学者都没有什么异议,以最便宜的豆青瓷碗举例,1万只都青瓷碗也不过1吨多,可以赚回100万贯!郑和庞大的船队只要带有100吨瓷器压仓,就可以赚到不下几千万贯的利润,实际上以郑和庞大的船队(至少有几万吨级别),可以装多少瓷器,这些瓷器又可以赚回多少钱,况且郑和下西洋经营的物品远不止胡椒和瓷器,多达几百种,实际利润是要远超这个数据的。
郑和下西洋赚取巨大利润,还可以从当时的金银币值上看出来,据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黄金》记载:洪武十八年,金一两换银五两、米十石;洪武三十年,金一两换银五两、米二十石。永乐十一年,金一两换银七两、米三十石。下西洋期间,贸易主要以白银结算,金银兑换比率从一比五变为一比七,这就意味着白银的大量流入,整个国家的白银增加了四成之多。
实际上不止于此,史料记载东南亚的黄金此时大批流入中国。
中国瓷器之所以能大量地运往海外各个国家,是因为中国高超的航海技术。瓷器大小相套,可以码放得非常严整,不仅使舱位不留空隙,而且大量瓷器不身的重量又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贸易跟文化一样,从来都是双向交流。但由于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关系类似今天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海外诸国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所以郑和下西洋以大量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换取的是国内紧俏与稀缺的两大类货物:一是用于瓷器釉料着色剂的氧化矿物质,诸如苏泥勃青、紫绅、腮脂石、风磨铜、紫石、澜砂等等,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苏麻离青; 二是香料,诸如胡椒、乳香、安息香、苏合香等等。
熟悉先秦史的应该都知道,周朝之前的中国,以朝贡贸易天朝体系控制东亚,以统一的礼器宗教对古蜀国、南方施加影响。
永乐大帝朱棣是一位极有进取心的汉族皇帝,为了开疆拓土增加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奋斗终生,下西洋的目的,一为探索世界,二为赚钱,三为重建天朝体系,以瓷器作为新型礼器(先秦为青铜)对世界各国施加影响。赚到的真金白银,自然用于大明军队东征西讨,不然五征漠北,南灭越南,东剿倭寇,西讨缅甸的军费哪里来的?
反对下西洋的多为跟走私商勾结的官员以及对朱棣不满的公知文人,于是编造了“寻找建文帝”等谣言,再加上满清为了闭关锁国而抹黑中国人曾经的辉煌,故意掩盖事实,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今天的公知洋奴清粉,也跟着一起造谣抹黑,是何道理?
作者:炎黄大汉猛士兮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809509?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