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玛力。这是一个长期脱更,但致力于提升你思辨能力和手撕五毛的小频道,每一期我们将结合一个政治经济案例,帮你分析下它背后的原因和不同的思考维度。

今天我们继续讲合拍片的故事,接上回我们说到博纳影业的老板于冬。于老板的背景我就不讲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总之,就是一个穷小子逆袭富家千金并成功上位娱乐圈标准剧情。于冬在圈内成名于2001年,当时他给香港著名制片人文隽发行合拍片《我的兄弟姐妹》大获成功,并成功打入香港电影圈。2002年,博纳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的民营公司,在那个电影资源垄断在国有制片厂的年代里,可见于冬的能力和背景有多么的深厚。这也为博纳的市场细分奠定了基础,他专门做香港导演或者合拍片的内地发行。

随着像《无间道》、《天脉传奇》等港片的成功发行,博纳逐步开始涉足电影投资,重点就放在香港导演的电影上,慢慢的成为像徐克、林超贤、王晶等一大波香港导演在内地发片的指定公司。随着合拍片的巨大商业价值,看似打破了国产片和港片的壁垒,慢慢以华语电影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精明」的香港电影人也几乎彻底放弃本土市场,全力攻占内地市场。其中也不乏像许鞍华这样的文艺片导演也开始了与内地主流接轨的商业尝试。但电影终究是给观众服务的,CEPA之后的十几年,内地的电影观众在看惯了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邪不压正的警匪谍战,古装武侠,以及小情小爱的伪港式故事后,不免还是有一些倦意。除了以上几部还算口碑不错的电影之外,更多的合拍片缺乏新意,多为新瓶装旧酒的圈钱之作,慢慢也陷入了后劲不足的窘境之中。直到2009年,博纳出品的以「保护孙中山」为主题的电影《十月围城》杀出重围,取得2.1亿票房。这个中国版的「刺客信条」让博纳对这一类型的电影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首先,一定要有当红的明星担纲;第二是用先进的电影拍摄手法与真实事件来结合;第三个要素是大投入,大制作。

而于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找到这样的故事和能拍故事的人。作为香港新武侠电影的旗帜人物徐克来说,新奇的脑洞和对技术的执着,让徐克的电影在感官上一直带给观众不停的刺激,而且古装片相对于其他类型片更容易通过审查,徐克北上之后的从《七剑》到《狄仁杰》都有不俗的票房,直到徐克遇见了《智取威虎山》这个故事。据说徐克70年代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碰巧就看到《智取威虎山》这个样板戏,给他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2014年,于冬的钱和徐克的技术就这样组合在一起,变成了《智取威虎山3D》,结果票房大卖。徐克的非常巧妙的是利用了一个红色外壳,但又尽可能的去掉意识形态的说教,淋漓尽致突出人物故事,就是一部新版侠客片,被戏称为红色版的007,而且收获了一大波年轻的观众。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你看这部电影完全不用考虑历史背景和前版的影响,只需要吃着爆米花看热闹就好了。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3D》和吴京的《战狼2》的成功,也给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开了一个新的脑洞:用他们熟悉的警匪片技巧、商业化运作,讲述发生在内地的、反映内地精神面貌的故事,包装内地的主旋律电影,使之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吸引人的面貌。正好也符合这几年文化宣传的需要(讲好中国故事),爱国变成了一种义务,看爱国电影变成了一种责任。

在博纳的运作之下,像林超贤,刘伟强这样的更多的香港警匪动作片导演投身到了内地主旋律电影的制作中。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从《中国机长》到《中国医生》,从《建军大业》到《长津湖》,都由擅长警匪动作片的香港导演执导。这种内地资金+香港导演+政委监制的一套标准模板,似乎成了近些年主旋律商业大片的财富密码,得到官方流量支持,观众看得热闹,制片方数钱到手软。一石三鸟,名利双收。

说到这里呢,我们再次总结下香港导演的北上之路,第一,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由于主动需要展现文化的开放态度,电影自然就是最佳的表现形式。依托潜伏在香港的大外宣机构,结合香港的电影功底,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外出。第二,80~90年代由于香港电影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对电影拍摄制作有了更高的需求,于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成了很多大片的首选。同时内地电影人也有了直接参与、观摩和学习电影工业化和商业化的重要机会。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第三,后回归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香港需要在经济上快速复苏,而入世后的中国都也需要显示出更多的开放度。于是两个难兄难弟在电影上被迫再次合作,内地给香港导演和电影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市场空间。同时,为了迎合内地市场,为内地量身定做的「伪港片」时代开始,香港导演不再关心香港本地市场,港片已死。第四,随着内地电影资本的日渐雄厚,以内地投资为主体的电影越来越多。让更多的香港导演有了金主爸爸,索性变成了职业打工人,题材也符合内地的需求。在内地资金扶持下,以徐克、林超贤为代表的香港导演,成功将主旋律电影打造成精彩刺激的动作大片而大获本地市场认可。

抛开意识形态的因素,香港导演对于电影工业化的经验和特有叙事逻辑,确实给了这些中国式主旋律大片耳目一新的感觉,估计今后还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红色大片不断刷新票房成绩。不少人感叹中国人终于引来了自己的国产大片的时代。中国电影也在2020年取代好莱坞,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市场。这时肯定会有小粉红跳出来说,这不是就是自由经济吗?哪里有市场,人和钱就流向哪里!你当然说的完全正确,当年40岁的刘德华用还在用粤语歌回忆自己的17岁,如今60岁的刘天王,已经在抖音开自己的生日派对了。然而,本地票房的高收入并不能完全反映电影工业的发达和市场的繁荣。我在之前曾经专门做过视频指出,中国的电影配额制度和排片制度,导致了中国电影市场完全是一个垄断的寻租空间。《长津湖》在国庆档几乎完全没有竞争,而好莱坞的主要大片《007:无暇赴死》和《沙丘》早已经在其他国家上映,但10月底才会在中国上映。

从票房收益上来讲,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北美之外的海外票房已经越来越重要,而目前海外收入已经占到了好莱坞公司的70%以上。而中国电影的出海之路似乎举步维艰。

中国电影史专家、法国东方语言学院的路易莎教授说,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电影是一个传播软实力的武器。中国努力对外出口国产电影,中国制片人也曾大笔投资好莱坞,甚至试图影响剧本的编写,希望塑造对中国有利的形象,吸引国外对中国的兴趣,有些好莱坞大片在某种程度上确成功进入了中国,然而中国电影出口国外则不太成功。那些主要是针对中国观众制作、显示中国人如何自豪的影片,在国外就不可能有观众,至少是不会像中国政府期待的那样受到欢迎。然而另一类偏独立的电影,比如说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在欧洲就有一大波的观众,但这又不是中国政府想看到的。

这类电影,不只是中国政府不喜欢,有时候中国观众也不喜欢。政府和观众都不喜欢在银幕上看到他们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凸显中国的进步。对于中国人来说,去电影院是为了摆脱日常生活中的不顺心,去梦想另一种生活,而不是去看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所以他们需要的是大场面的动作片,又或者浪漫的爱情片。

我想路易莎教授这番话深刻的讲出了目前中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的困境。而中国观众也和难区分什么是商业电影,什么又是独立电影。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视觉冲击外,需要体现的是它所表达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或许是普世的,又或者是批判的。从战狼开始,中国的商业大片从视觉上已经无限接近好莱坞的技术和叙事方式,但炫技背后,这些正义与邪恶,胜利和失败都被裹挟在单薄的、脸谱化的价值观里面。而这样的表达方式,早在90年代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都已经若干次的重复在世人面前,在今日这样的影片自然不可能被早已阅片无数的国际观众和评审所认可。而中国第5代导演从90年代所拍摄的一大波得到「境外势力」支持的现实派电影风格,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面几乎更是不可能再回到当年的荣光。

我们回到《长津湖》,作为徐克和林超贤们来说,极有可能这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卖座最伟大的电影。而且我也相信,他们绝对比所有的中国观众更早知道朝鲜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正义与否,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们本身对电影商业的追求和技术的执着。根据于冬透露,长津湖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依然由原班人马创作,而且大部分内容已经在今年年初拍摄完毕,今年入冬后,继续拍摄完余下的部分。看样子博纳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IP在打造,并盘算着下一次的票房奇迹。徐克也许在30年后,将迎来继黄飞鸿系列之后又一封神巨作。这里我并不想过多的去评论香港导演参与红色电影的初衷和目的,每个人都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为了生存,人人都要「揾食」。

好了,至此关于香港电影,中港合拍片的恩恩怨怨就差不多说到这里吧。我记得尔冬升在16年香港金像奖颁给最佳影片《十年》的时候,说过一句罗斯福的名言「我们需要恐惧是恐惧本身」,而当我们沉浸在国产电影屡创佳绩的时候,我想说的是,我们无畏的也只是无畏本身而已。

彩蛋:徐克在1989年做客黄沾、倪匡、蔡澜的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中酒后吐真言,结合今天的主题,非常有看点,详见视频内容

我是玛力,我们下次见,拜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