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絕不是環保小先鋒,但作為家庭主婦,每天面對膠袋膠樽膠兜、保鮮紙牛奶盒包裝飲品,自然會想怎樣能好好安置好它們、善用它們,讓它們將來不會危害下一代。就在數個月前,我終於得知西貢有一個「不是垃圾站」,在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回收物資,送去負責任的回收商,例如Mil Mill 貓坊,生產再生紙巾。自此家中灶頭下多了一袋袋的回收物資,川川也學懂了紙包飲品可以「回收」再用,不用扔去垃圾桶。


然而,回收只是環保其中一環,但不是萬能,其一是回收速度遠遠追不上生產速度;其二是就算回收到,只有1、2號的膠有重造的方法,其餘3-6號膠都是推去堆填區,其三是回收過程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沒有政府補貼,很難成事,更別講獲利!


如果每個人都「以為」物資可回收,而肆意用不能分解的物料,那其實只是給自己一個「藉口」,去讓下一代承受大家這一刻的方便。


這個藉口很可能由石油商家提供。(塑膠是石油的副產品)


近來netflix有一套叫《消費大陷阱》的記錄片,談及1970年代,美國有一個著名環保廣告「哭泣的印地安人」,改變了一整代甚至後世的觀念,廣告暗示垃圾問題是消費者個人問題,引起當時至今日由消費者自發的回收運動。有趣的是,拍攝廣告的組織Keep America Beauty其實與生產塑膠的商會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疑似是商會的影子分身,志在將處理垃圾的責任推卸到消費者身上,但負責設計、生產包裝的生產者就可避免責任,繼續獲利,這樣看來,消費者不是被耍了嗎?


還未完呢!


消費者「以為」回收是出路,所以更放心、更沒有罪惡感地購買包裝不能分解的產品,這個騙局一而再、再而三令商家獲利,令消費者習慣到不能自拔,下一代也在這惡的循環中失去自制,為何我們仍不覺醒?為何仍不立法要求生產者負起責任?(德國已立法)因為我們未親身體驗垃圾帶來的問題,已發展國家一直將垃圾送往發展中國家,很多小朋友生於垃圾山。


當我們以義工身分,坐三小時飛機,走入垃圾山探望「受助者」,踩著的可能是一星期前隨手扔在垃圾桶的「垃圾」,世上有比這件更荒謬的事嗎?當我們察覺到這件事的荒謬,而繼續習慣荒謬,這將會是更荒謬的事!


近來有幸認識到一位候任區議員,她原來很久沒買衫褲了,衣物都是二手、朋友贈送、執返來,總之慳得就慳,但她依然穿得很好看,這就證明生活中很多東西是「多餘」的了,源頭減廢才是最重要!共勉之!


P.S. 各區都有「不是垃圾站」或友好組織,可上網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