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完善」的立法會選舉,將於下月十九日進行投票,而提名期早前結束後,選舉事務署亦於日前確認,接獲的 154 份提名當中,只有一份被判為無效。

雖然早已遠去的 2016 年換屆選舉,接獲的提名同樣為 154 份,但就算在這一次選舉裡,沒有一個界別出現「自動當選」的情況,但候選人的分佈,跟五年前已出現偌大的改變,市面上也完全感受不到熾熱的選舉氣氛。

2016 年的換屆選舉中,地方選舉總共接獲的報名名單共有 89 份,可是來到這一次,卻只有 35 人;功能組別的候選人數字亦維持於六十多人;即是說,候選人數量的改變,幾乎全部轉移至跟你和我俱全無關係,屬於「小圈子」的選委會界別中。

昔日曾積極參與選舉的民主派、本土派等,因人所共知的原因,在這次選舉裡已全部(被)缺席,只剩下一些光怪陸離、立場含糊的「中間派」;而保皇陣營雖也有不同版塊的人士參選,看似能塑造一些取態上的分別(亦因如此,已有人努力地在洗白,說這選舉並非『清一色』),但坦白說,阿爺吹雞,話之你係邊個,其實都要歸邊,這種虛假的競爭,其實也沒有甚麼意思。

回到 2016 年的時候,在提名期還未有開始的時候,不論哪個派別的有意參選者,早已在各式社交媒體上磨拳擦掌,地區事務忽然多了人去關注和介入,候選人也會盡量出席各類型的活動,增加曝光,甚至有為疑似候選人「度身訂造」的活動;而招募選舉義工的帖子,亦早已此起彼落。距離投票日越來越近的日子,很多人的周末周日,甚至是平日工作以外的時間,俱全身投入選舉工程裡,無暇理會其他的事情了。那年的自己,在投票日後,也要請一天假去回一回氣。

可是這一年,只見那些保皇派的 KOL 在網上自吹自擂,但就著選舉文宣作呼應的網民,已買少見少,網上其他選舉相關的討論,亦屈指可數;在街上,到了這一刻,也很少聽到候選人喊咪、助選義工派發單張以至當面對質的場面,完全沒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凡此種種,跟五年前,落差很大。

也許如某些人所說,所謂的候選人,仍要努力跟相關界別的特權人士拜票,爭取提名和「入場券」,但這些都是普羅大眾視線範圍外所發生的事情。當公眾人士已經對如斯的選舉制度沒有期望,又沒有很多的參與空間,誰還會去揭力地關注?

今年九月,澳門的立法會選舉,在最溫和的泛民候選人也被 DQ 的情況下,投票率低見 42%。這,可能亦會是下個月香港立法會選舉的一種寫照。


去年尾政府策劃「安心出行」的時候,社會上已有眾多聲音預視其將會慢慢演變成「港版健康碼」,肆意監控市民的日常生活行蹤。為積極推進與中國通關,特衰正苦就算在良久沒有錄得本地武肺確診個案的情況下,近期仍不斷收緊本已嚴苛的防疫措施。繼進入政府場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不再允許填寫表格登記的方式後,有消息指,類似的安排,將全面推展至在餐飲場所堂食。

過去自己去餐廳堂食,仍然選擇以「填紙仔」的方式,但坦白說,若要因為這個情況而全面去買外賣,對我這個常常獨食的人來說,也非一件易事。儘管現在不少餐廳也會容許顧客自攜器皿購買外賣,市面上亦有大量可重用餐具產品供應,但買好外賣,要找一個適合的地方進餐,對不少人來說,已經是一項挑戰,去年全日禁堂食那兩天的慘況,相信大家依然歷歷在目。而且,坐在餐廳裡的時間,也是不少打工仔短暫「放空」的重要時刻,而很多食物其實亦不適合以外賣形式供應,放得久了,味道和質感也會走樣。

年近歲晚,友儕間的飯局和聚會亦顯得普遍。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亦非很多人有空間可以找到一個私密的地方進行朋友聚會,倒頭來還是要跑到餐廳去。當食客光顧餐廳時需強制使用「安心出行」,也是剝奪了好些人參與社交活動的權利。

看到有網民表示會以拒絕堂食作為餐廳需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的回應。自己雖然也明白對於「安心出行」只能抱住捱得一日多一日的心態去面對,但是否要在這一次正式「屈服」,倒仍然未有想好,也許面對多兩三次生活上的制肘時,就無法避免不走這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