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 那一年的香港,虧欠了那些少年
文/Jasmine(專欄作家、電影評論人) (原文發佈於2021年11月18日)
入圍金馬獎的電影《少年》讓人眼淺(編者註:粵語,容易落淚)。
對參與過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香港人來說,看到片尾,死志已決的少女被合力拉住的手臂特寫和黑白定幀的抗爭畫面彼此跳切,會把運動裡的所有身體記憶撲面帶回。少女的生死就是香港的生死,再徒勞都要救。電影乾淨俐落地收尾在這裡,反而格外重磅催淚——兩年過去,救不回的一切都變得更壞。
而香港之外,會看這部電影的觀眾一定關切香港事,因而也很難不被打動。
先來講《少年》最直觀的視聽優點:首先是剪輯出彩。被提名金馬獎最佳剪輯毫不意外,片中大量運用的「反修例運動」實景和敘事主軸之間剪接得流暢細膩。一個「救援」意圖輕生者的故事,又是角色眾多的群戲,既要透過奔波移動的鏡頭鋪陳爭分奪秒的緊張感,又要兼顧人物形象立體,這一切都需要精準的剪輯去實現。創作者大概反覆剪過不同版本,因為影片呈現出的節奏成熟克制,幾乎不見情緒沈溺。
其次,《少年》用剪影的手法去搬演抗爭場面,是資金所限,效果卻出人意表地好(後來讀到導演在訪問中說靈感來自柯波拉在《吸血鬼:真愛不死》裡處理戰爭場面的方式)。沒有那麼「寫實」的抽象演繹,反而讓人更容易「代入」自己。最後是電影的主題音樂——由日籍音樂人編寫的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恰如其分傳達出了運動裡的波瀾與深情,尤其在片尾「聲畫對位」的高光時刻裡,很多觀眾會哭到不能自已。
但事實上,《少年》並不只有來自那場「運動」的直覺式的力量。我甚至覺得,如果這部電影的背景不是無法在香港公映的「敏感題材」,它一定很賣座。因為它的結構本身就是好萊塢商業片最常用的「任務模式」,而且敘事又很有掌控力,完全沒有一般「新導演」的用力過度或是顧此失彼。
戲裡的「任務」是救人:短時間內透過社群召集組成的「救援隊」,要找到有自殺念頭的少女YY,避免悲劇發生——故事講的並不是在反修例運動中能見度最高、最受矚目的前線抗爭,而是很少被重點敘述但很多香港人又確確實實都有所參與的民間救援行動。
最壞的時代,也有動人的光。當以死明志的悲觀情緒在網路蔓延時,香港曾有自發組織的大大小小「救援隊」,去各區搜尋素不相識但有可能輕生的人。務求挽救一命的意義,恰恰與政治立場和抗爭訴求無關,那是最基本的人性價值:因為相信每個「人」都很重要。
《少年》裡的「搜救隊」,有少男少女,也有社工加入。在這個小群體裡,有「和理非」也有「勇武」,有可以選擇離開香港的少女,也有只能留在香港「打生打死」的少年,有人為了運動和家人反目,也有人爸媽都是警察只能偷偷去遊行。群像的豐富,讓我們看到身分背景迥異的年輕抗爭者。他們志同道合,但也有各自掙扎,尤其當搜救行動遲遲無功,而前線「手足」又在等待支援時,他們之間更有爭拗有分裂。流血受傷分道揚鑣之後,留到最終的少年,才對女友講出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去救少女YY。
於是我們被拉回2019年七月尾聲的至暗黑夜。那一晚,防暴警察在上環開了36槍強力清場;元朗港鐵站內白衣人無差別襲擊市民;香港人開始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18歲的少女YY在上環被捕,父母不在她的身邊,最好的朋友告訴她「香港不會因為你的不甘心而改變」,她萌生出走向末路的心念。而少年之所以非要救YY不可,是因為不想愧對那晚萍水相逢的人性之光。即使頭頂高牆,即使天不會亮,但是運動裡的夥伴「一個都不能少」。
從敘事的角度上,《少年》不但結構緊湊衝突足夠,對群戲的呈現也很有功力。每個人物雖然戲份不多,但都不是走馬觀花的流水帳,創作者剛好抓到了他們各自最有張力的特質,哪怕一閃而過的路人,都能提供有效敘事。比如有一場茶餐廳的戲,方寸空間裡盡現整個社會的撕裂:父母都是警察的小男生坦然說出「黑警死全家」,茶餐廳老闆則堅稱年輕人上街就有三千塊收。所有的矛盾都太真實,因為全都提煉於現實。
《少年》裡剪接的反修例運動影像,諸如警方用水炮車清場時當街噴射藍色水柱,對親歷者來說,是劇痛場景。有位很投入運動的朋友就對我說,即使電影在香港上映她也不敢去看,怕自己受不了。但殘酷的實景之外,你並不會覺得這是一部「議題先行」的電影,因為它的發力點不是講抗爭有多勇武,而是照見運動裡的人性耀眼時刻——香港的少年們,在極端的抗爭情境裡展現出了很純粹的精神。
中老年人曾經認同的香港精神是守望相助,而這個世代的「少年香港」精神是「齊上齊落」。電影裡,才剛展開人生的十幾歲青少年就都很清楚,如果運動救不了香港,香港也不會因為個體赴死的決心而改變。但共同的信念與價值,會讓素昧平生的「手足」產生深厚連結,情感勝過家人;會讓人不顧一切去救一個陌生人,只希望對方能一起繼續走下去。
雖然前路也可能是絕路,但因為有這些最純粹善意,就有催人淚下的溫柔迴響。看到導演任俠在訪問中說:一群人一起去救一個不認識的人,就像武俠世界裡的義士一起去做一件不知有無結果的事。我想那大概是對「同行兒女為正義」的最好詮釋。
《少年》裡的齊上齊落,是還有玉石俱焚的勇氣留在2019年的香港一起面對黑暗。然而兩年之後時移勢易,很多人只能移民遠走。戲裡的激越故事戛然而止,戲外的悲涼故事才剛開始。好在有這樣的電影讓人記得:那一年的香港,虧欠了那些香港的少年。
世界走走原創文章/報導目錄(生成中)
- 長榮海運29年前另一樁海上意外
- 有刺客!一位幾乎改寫人類歷史的「愛爾蘭瘋女人」
- 為何歐洲男性政治人物打疫苗要拍半裸照?
- 南海不是中國的!從國境之南的曾母暗沙談起...「曾母」究竟是誰的媽媽?
- 血汗海灣:石油富國的「現代奴隸」
- 「壯陽神鳥」如何成為「外交工具」?
- 破碎的夢土:歐洲國家利用高科技工具監控難民
- 華府最有權勢的「Joe」除了Joe Biden,還有這位Joe Manchin
- 台灣新朋友索馬利蘭成中東富國戰略布局關鍵角色
- 你不知道的體育史》誰背叛了這群「國家之光」?
- 創設少子化大臣18年,大和民族卻越生越少!談談日本少子化政策失敗的幾個原因
- 美國中餐館用的「雜碎字體」有種族歧視?
-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 戰雲密布的海峽、危機四伏的運河,從兩段歷史看台灣的命運
- 摩登家庭:誰說婚姻一定要有「愛」?她們選擇和好友結婚去
- 推動雙語教育的台灣來看看瑞士的英語煩惱
- 半封城生活:防疫下的家庭關係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 全國三級疫情警戒:恢復往常還有多久?模範國家給你開卷答案
- 居家防疫是種「特權」:那些無法WFH、被迫WAH、沒有家的人們
- 當無國界的病毒遇上有國界的疫苗──「疫苗民族主義」禍延台灣
- 我與新冠病毒共處一年半的經驗談:旅日台灣人的緊急事態日常
- 防疫生活「心」指南:新冠時代如何照顧精神健康?
- 台灣成中國「疫苗外交」戰場
- 台灣人的疫情時差報告:這一次,世界示範給我們看
- 疫情時差報告.紐約篇:封城之下,被圍困的關係與慾望
- 世紀爭論的由來:鳳梨可以放在披薩上嗎?
- 緬北血翡翠:漫長軍事獨裁下,底層人民只有這個卑微願望
- 你我打疫苗對抗傳染病,要感謝300年前一位拿兒女做試驗的勇敢女性
- 疫情職涯考驗:30歲,他在越南替台商跑業務,她在美國當飛行教練
- 拍A片伸張女權?瑞典導演艾莉卡・拉斯特的「女性主義A片」之路
- 又綠又台:德國下一位總理還是「她」?
- 萬物皆可「訂」:疫情拉抬的訂閱經濟來襲,你也剁手手了嗎?
- 毒品使用者可以「正常生活」?美國這位大學教授要你相信
- 80年前歷史慘劇讓立陶宛更捍衛自由
- 矽谷之祖,亦是矽谷之恥!諾貝爾天才的「失敗」人生啟示錄
- 疫情結束後,「辦公室生活」是上班族唯一選擇嗎?
- 能拯救世界的超級食物?全世界都在瘋海帶
- 中共建黨百年:出生註定階級命運,「社會主義」真相是不平等
- 疫情時差報告:走過沒有疫苗時的巴黎,與超佛系防疫的瑞典
- 疫情時差報告:他見證5%人口感染仍樂觀的阿曼,她從杜拜「逃亡」到放下恐慌
- 東京奧運為什麼不取消?其實決定權不在日本手上
- 東京的第三場奧運夢
- 跑道之上,誰是合乎標準的女人?
- 林月雲,第一位挑戰奧運的台灣女性跑者
- 呂頻: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女權主義者應該慶祝嗎?
- 東京奧運閉幕,回顧7位女子選手的傳奇時刻
- 韓志瑛:我為什麼在南韓發起 #女性短髮運動
- 想像一個沒有金牌的全紅嬋
- 聖文森駐台大使柏安卓:我的結婚誓詞沒有「服從丈夫」這句話
- 從BBC紀錄片,看帝國夾縫中的阿富汗兩百年
- 塔利班再臨:女性重返黑暗年代
- 48年人生、42年戰爭:阿富汗女孩的悲傷綠眼睛
- 江懷哲:在《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裡,有台灣與日本的距離
- 被塔利班懸賞的阿富汗獨立女子樂團:「身體不是用來藏的」
- 新冠肺炎教我的民主第一課:疫苗公共化
-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一)
-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二)
- 舉報墮胎有錢拿、Uber司機也受罰?德州墮胎法案上路一週記
- 閻紀宇:天荒地變二十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 一個穆斯林認識的阿富汗,它的食物、藝術與愛(三)
- 內褲裡的革命:月事史
- 大屠殺後27年,這個長在傷口上的新國家,接納了阿富汗的女孩
- 俗女養成,三十而已:假如陳嘉玲遇到王漫妮
- 終於要下班的梅克爾:從東德女孩到自由老媽的16年
- 何韻詩的舞台,在親愛的黑色裡看見光
- 「長太醜」也能辱華?Awkwafina挨罵的1000個理由
- 來自北京的她,讓台灣與斯洛伐克彼此看見
- 「子宮是每個人都待過的地方」:她在大學開了一門月經課
- 手榴彈與性感內衣:在矛盾與創傷中面對自我的「獨眼女俠」
- 波士頓會有台裔女市長嗎?不做模範少數的 Michelle Wu
- 她單身、借精、生子,然後拍了這部紀錄片|影展走走
- 逃離喬治亞:當LGBT被捕獵,她們以身犯險|影展走走
- 凍卵同路人| 影展走走
- 紀念陳柔縉:十一本書,她用「小寫歷史」復刻時代舞台
- 他跨性為男人,卻懷孕生產。他是爸爸,還是媽媽?|影展走走
- 當她們在場、採訪、直播,並從賤民階層身份中解放 | 影展走走
- 香港最後的舞台上:花旦、天后、梅艷芳
- 誰是那個壞女友?一顆腎引發的創作、種族和階層爭議
- 身體、記憶與愛的人生觀賞集:文潔華的女身書寫
- 彭帥,一則殘破的發聲所得到的共鳴
- 美女社會學家臥底富豪夜店:階層流動通道裡,女孩如何成為貨幣
- 吳媛媛專欄:「媽媽去哪了?」瑞典媒體上的性別意象
- 三毛離開三十年後,她寫出屬於自己的撒哈拉故事
- 時光倒流500年,我們會看到一個這樣的伊斯蘭與明朝| 展覽走走
- 那一年的香港,虧欠了那些少年
本文原刊於《世界走走》。《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電子報,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路遙遠,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