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打卡|順便談談我名字背後的故事
大家好!其實我來了大半個月,雖然爬文看到有 #新人打卡 這一個環節,但遲遲不敢浮出水面,因為第一印象很重要呀,新人打卡人生中只有一次嘛,我要慎重其事!
我是在比特幣仍是3000美金的時候就認識甚麼是區塊鏈,當時是因為工作原因要創作科幻故事,才去做資料蒐集。可惜年輕的我沒太多資本,也不懂投資,所以沒有買入,每次想起都悔。不。當。初!(不然我已財自了九世)希望現在不會太晚😫
當時公司有某位上司跟我解釋過區塊鏈的由來,尤其是創世區塊的形成過程令我很深刻,所以一直都想再認識,直到近一年看了高總的《區塊鏈社會學》,又重燃我的興趣,順道認識到matters平台,發現這裏的社群氣氛很好,居然有故事#接龍!彷如我中學時常上的武俠小說論壇,我出上聯,然後有很多人對下聯,很純粹的用文字娛樂。青春真可愛。
本來我寫簡介時,用了多種社會上的角色、身分、職業來標籤自己,希望讀者容易知道我的「賣點」,可是待久了,發現這裏不是IG、FB類社交平台,感覺不是那麼快來快往,反而比較著重深耕細作、細水長流。而藉著文字本身去認識作者,比看他開十個銜頭,更好玩,所以我在第3、4天就改了「梘液總落不中我的掌心」這個中二病很重的名字。
名字由來是真實經歷,從小到大,我對自動感應的水龍頭、洗手液、自動門等,很不在行,總是捉不到時機去接住它們,或許是存在感太低,感應不到我,到它感應到我,我就錯過了。
好像我人生的命題。(笑)
然後很記得大學時,跟男朋友(現在的老公)看了一次書院劇社做的實驗劇場。內容完全記不起,總之是玄妙的東西,但完場時,有一個演員走出來,射燈獨照向他。他拿起一條羽毛🪶舉高放下,羽毛隨意飄落,他就伸出另一隻手想接住,但總是錯過,羽毛落到地上,演員婉惜地望著數秒,這時某場外人敲響木魚兩聲;演員又拾起羽毛,重新拋向半空、伸手、錯過、落下、婉惜、木魚聲;重覆又重覆。
其他觀眾就當是完場的意思,在兩三次後就離場,但我很差呀,我跟老公說,不如坐久一點,看看演員是否真的重複做到所有人離場才停止。我們立心不良地坐看了十回左右,身邊的觀眾全走了。演員好像知道我們的好奇與惡趣味,奉陪到底,最後老公覺得夠了,我們就走,臨走時我還邊走邊看到最後。
可能是看了太多遍,這個近乎行為藝術的動作深深印進我腦海,直到現在,每當我又錯過了梘液時,我就會想起那演員;每次深思那動作間的張力,就更了解錯過是永恆♾️,錯過是日常,當看破了,就不會有錯,不會有過,也不悔過。
多多指教,希望你不會錯過我!
(暫時我的欄目有#育兒、#詩生活、#編劇小記,之後想寫 #科幻短篇小說,請多多支持和跟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