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將會投放資源,將全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珍貴中文報章資料庫數碼化,把中大獨有的中國研究資料開放予全球學者使用。數碼化項目涵蓋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特藏(「中心特藏」)上世紀中葉的珍貴而脆弱的紙質資料,以配合中大新策略規劃「中大2025」其中一個重點研究領域「中國:傳統與現代」。

該項目預計為期36個月,涵蓋上世紀40、50和60年代的地區性報紙,合共有41份刊物,將約一百萬頁報紙數碼化。每篇文章皆會建立索引,上載至網上公開平台,以確保全球學者皆可閱覽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期的重要資料。數碼化項目進行期間,「中心特藏」會繼續開放予學者使用。

中大圖書館最近亦任命Miriam Seeger博士為首任當代中國研究特藏主任,以體現大學對有關重點研究領域的重視。Seeger博士已於本年10月上任,致力進一步鞏固中大在當代中國研究方面的領導地位。

隨著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今年早前與中大圖書館整合,大學隨即展開籌備數碼化項目,讓「中心特藏」納入中大圖書館,配合中大圖書館作為區內領先研究圖書館的資源、專業知識和資訊科技基礎設施,令「中心特藏」於中國研究範疇的地位更為突出。

中心特藏顧問小組亦於近期成立,進一步標誌著「中心特藏」於中國研究領域的戰略重要地位。顧問小組成員包括耶魯大學Deborah Davis教授、史丹福大學Andrew G. Walder教授,以及中大的李磊(Pierre Landry)教授、楊凱里(Jan Kiely)教授及何曉清教授。                                                                                                 

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表示:「這個項目為當代中國學者所珍視的資料賦予新生命。中大立志成為全球中國研究的中心,而『中心館藏』的數碼化將確保我們成為更開放和充滿活力的中國研究基地。」

中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唐小兵教授表示:「中國文化研究所(ICS)成立近60年,旨在就中國研究的廣泛領域,為其他學術機構和學者提供一個研究和合作的國際中心。以往由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籌辦的所有學術活動及服務,將由ICS繼續主辦,或與中大圖書館合作進一步擴展。」

Miriam Seeger博士表示:「此數碼化項目將保存現時極為珍貴的報紙館藏,當中不少更見證著現代中國發展最重要的時期。憑藉中大圖書館在保存及管理珍貴館藏的經驗,以及開放學術研究的承諾,這數碼化項目可令我們真正地將現代中國研究拓展至全球。」

有關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特藏

1963年,研究當代中國的學者在香港設立了「大學服務中心」,專為海外來港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服務。1988年中心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及後改名為「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中心特藏」是其中一個擁有後中國(1949-)國情研究最齊全、最方便使用的特藏。

2021年1月,「中心特藏」併入中大圖書館,豐富了圖書館的逾500萬件東方語種的館藏,使圖書館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卓越中國研究中心。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全面向本地、內地和全球學者開放,為訪問學者提供閱讀空間,以充分利用中心的資源。與中大圖書館合併後,由中國文化研究所(ICS)繼續進行各種交流和學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