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默宗徒堂

聖多默宗徒堂的外牆只用上紅色及白色,加上外型特別,所以很容易一眼便認出位置。而且顏色與附近屋村的顏色相襯,獨特之餘又不會礙眼。 


聖堂頂的鐘樓

這鐘樓在彌撒開始之前十五分鐘會被敲響,提醒教友及附近居民參加天上的宴席。

在外牆的聖母抱子像
樓梯直上聖堂

聖堂位於二樓,除了行樓梯之外,也可在側面乘電梯。在宗教建築之中,拾級而上也代表上山朝聖,同時在彌撒之先準備自己的心靈。聖多默宗徒堂的設計之中,就可以完全體會到這意義﹕在地面已經看見部份耶穌與聖多默的畫像,拾級而上之時,便見到更多的畫像,直至完成這朝聖旅程之時,聖堂便豁然開朗呈現於眼前。

聖堂的大門

這大門有三個主題﹕左面四幅銅畫是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發展;中間八幅是救恩史;而右面一行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歷史。 中間的救恩史第一個(左面第二行第一個)是聖母領報,向下發展為耶穌誕生、死亡、復活、多默認主、耶穌升天、聖神降臨及聖多默的死亡。值得一提是聖多默死前是被人由背後用長矛刺死。

聖堂內部

聖多默宗徒堂的左面用了玻璃外牆,用以採納自然光線作照明,而且可以令聖堂與民居感覺更接近。

聖洗池

聖洗池是十字架的形狀,池底中間的十字架是聖多默的十字架,與景教的十字架十分相似。而門兩側的彩石鑲嵌畫表示了新舊約的救恩史﹕左面是梅瑟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及過紅海的事件;右面是耶穌在約旦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禮;中間是三位一體的天主。

鑲嵌畫表示了正是天主把這兩救恩事件連繫,也與現今的聖洗聖事有聯繫。 在畫的下方,有幾艘帆船,同時代表了教會及香港,也有普世教會和地方教會的意義。

聖洗池上方的大圓形天窗

聖洗池地面附近有一個大圓形,然後直指到祭台。可能是表示了基督徒洗禮,「經由」聖神重生 (門眉上的聖神,及地下的圓形代表母胎形狀),然後到祭台前享用筵席。

天窗的外圍有七扇彩色玻璃表達聖神七恩,同時也表達出基督要用聖神和火施洗的含義。

[註﹕上圖只有五扇玻璃,另外兩扇在橫樑之後]

多默與基督

根據聖經,耶穌復活後顯現給門徒看,但當時多默並不在場。之後見過耶穌的門徒告知多默,他也不信,多默要求親眼見到耶穌,並用手探入祂的釘孔。當耶穌在他面前顯現時,他就稱耶穌為天主。整幅圖像,無論是顏色或是線條的運用,都是十分有動感。 多默顯示耶穌是「我主,我的天主」(若20:28);而耶穌則手指直指向聖三。

聖所與祭台

祭台、讀經台及聖洗池都是用了大理石。三者的顏色、材質、風格相同,表達出彼此呼應、互相關連。根據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的描述,祭台面也有特別之處﹕

在祭台的面上,也有一個和聖洗池底相同的聖多默十字架。十字架立在蓮花座上,在十字架的頂端,還有一隻雀鳥,象徵聖神。

這與聖洗池中的聖多默十字架,以及大門的門眉上的聖神圖像,有一個非常緊湊的聯繫。

十四苦路
若瑟抱子像
聖母像

小聖堂位置聖堂聖所的下方,它們兩者的風格完全不同。聖堂的設計是富有現代感,而小聖堂的設計令人好像回到耶路撒冷的初期教會一樣。

小聖堂
聖體櫃

小聖堂的前方是聖體櫃,聖體櫃後方的光,源自於上方聖所的圖像。

聖體櫃
聖體櫃 (特寫)

聖體櫃是由宗座外方傳教會贈送,已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此聖體櫃有五餅二魚的圖案,也有ΙΧΘΥΣ的字樣,意思是﹕「Ι: 耶穌, Χ: 基督, Θ: 神的, Υ: 兒子, Σ: 救世主」。

聖髑盒

這聖髑是聖多默的一節手指骨,屬於一級聖髑。在教區網頁紀錄,在1995年籌備建堂時,由歐陽輝神父致函意大利Ortona 的主教Enzio D'Antonio,獲其批准送贈的珍貴聖物。

聖髑上的聖像畫(Icon)

聖像畫左邊是聖母瑪利亞,中間是耶穌,右面是多默。 聖像畫下方有一個盒,盛載了聖多默的聖髑。

聖母抱耶穌畫

這聖像畫是仿製羅馬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中的作品。畫的上方兩則有「天主之母、耶穌基督」的字樣。

大秦景教碑

大秦景教碑的真跡位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碑文內容是主要記述景教的教義。

----------

聖堂資料
地址 : 青衣青綠街5號
電話 : 2432 2933
傳真 : 2436 4772
網址 : http://www.stthomaschurch.org.hk
建築風格 : 現代化建築

----------

參考資料

1. 天主教香港教區歷史建築探索 (聖多默宗徒堂)
2. 聖多默宗徒堂 - 聖堂設計
3. 輔神禮儀研究中心:禮儀專題「聖藝」
4.梵二 禮儀空間手冊,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編著,2014
5. wiki - 耶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