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兩個孩子去追夢 — 訪問以香港為家的 UTMB CCC 女子組殿軍
【文:孫立民】
8 月初 Eszter Csillag 從香港的國際機場起飛,抵達意大利的 Courmayour,為 2021 年的 CCC(UTMB 其中一項 100K 賽事,攀升 6,100m)作好準備,帶上機艙的,除了數之不盡的越野裝備外,她還帶著大量嬰兒用品和兩個孩子去追夢!
她的兩個孩子是三歲的 Emma 和五個月大的 Noemi。
8 月 27 日在法國的 Chamonix,在滿城的熱烈掌聲下,她以 13 小時 43 分衝向終點,勇奪女子組第四名,這絕不是夢,Emma 和 Noemi 早在那裡焦急地等著媽咪回來。見證了孩子絕不是追夢的障礙。
她是 Eszter Csillag,匈牙利籍,自 2015 年起她長期在港居住,也是我的跑班豐山跑精英組隊員(容我這些弱勢社群偷少少光環)。Eszter 今年 4 月剛在港誕下細女(她懷孕至 7、8 個月還在香港的山野飛馳),瞬即投入訓練。除了她的主場港島區,還有大帽山、大嶼山都見她的足跡,並參加不少本土山賽,可說香港的土壤有份滋養這位 CCC 殿軍人馬。她於香港大學完成 Art History 的博士課程,可謂文武雙全。
Eszter 現時身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10 月尾才回港,以下的內容是結合了 Eszter 的 IG 和透過 text 與她的對談。
賽事篇
問題:你是女子組第四名,對成績感到滿意嗎?你與第二及第三名選手 Abby 和 Petra 十分接近,有否想過可以超越她們?
哈哈,其實比我預期慢了點,下次努力吧。到第三個 check point La Fouly 時我與第三名女子選手 Abby Hall 十分接近,她很快離開了 check point,我卻花了不少時間補水。之後我有兩次都見到她的踪跡,不過最後一段她加速超越了第二位的 Petra Ševčíková,成為亞軍。
跑到 70K 時,其實我可以推快一點。不過我沒有 support team,沒有人告訴我前面是那幾位女子選手?領先多少?我擔心會太早耗盡,所以全程保持均速,還是保守一點安全。
記得我參加的第一個 100K 賽事,是 2019 年的 HK100,那時我剛誕下大女之後的六個月,我跑到 91K 時終於捱不下去退出了。我對自己說不可以再次 DNF,可能其他人沒有這個心理陰影。所以這次我能夠順利完成已感滿意,況且 CCC 不是我最後的一個越野賽,還有更遠的路要走,我有信心下次可以有更佳的成績。
賽事之前兩個星期我到達 CCC 起點 Courmayour,可能是適應的問題,在 Col Val Ferret 山腳跑了 20K 已覺得好疲累。腦海即時湧現好多疑惑 — 我真的可以完成 100K 的賽事嗎? 女生總是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懷疑,最後我決定關上潘多拉盒子,不再多想,跟足賽前的部署,有充份的休息,let the magic happen!
問:CCC 是你的 dream race 嗎?有什麼難忘的片段和感覺?
對於越野跑手來說,UTMB 絕對是朝聖的賽事,我跑過 100K 的比賽,我有信心應付到。CCC 的首 10K 十分邪惡,到 Tête de la Tronche 頂要攀升 1,000 m,甚具挑戰。我守在第五位。之後是落山,是 technical 的考驗,不過自從有了兩位小生命後,我不會不顧命的飛下去,還想回家見到她們。
我保持著輕盈的步伐到達第二個 check point Arnouvaz,越過了 Amanda Basham,緊守著第四位。跟著是攀爬 Col Val Ferret,進入醉人的瑞士國境。我要吃點東西,但那天腸胃有些敏感,只能吃少許補充蛋白質的食物。
跑到一半時,看見路旁熱烈地為選手打氣的小孩子們,我突然十分掛念著在終點等待我的女兒,特別是誕下細女只有四個月。由於我沒有 support team,沿途感到有點孤單,我決定不要放負,不如好好享受四周美好的景物。在 check point 有 pasta 加熱湯,配幾片帶酸的檸檬,令我有能量去跑前面的高山。
我離開 Vallorcine,踏上最後的一段攀爬,黃昏驟然而至,我沒有開頭燈,讓殘陽引路,山徑靜好,前面的 Mont Blanc 浮現在粉彩的雲端,十分超現實,此時有兩只山羊跑近身邊向我問好,好一幅天堂的圖畫。
在距離終點前的一座山 Tête aux Vents,遇上一位西班牙選手,他陪伴我直到去最後的 check point,他是當天唯一與我對話的人,他向我介紹最後一段的路況,更重要的是他告知我排在第五位女跑手緊迫著我,只落後我 5-10 分鐘,我頓時動起來,雖然不想突然加速,但也希望能守住第四位完賽。我感到需要食 gel,但背包已空空如也,只靠意志補夠。
衝線前穿過 Chamonix 的城鎮,氣氛熱爆,UTMB 是全城的大事,每個人都展露燦爛的笑容和鼓勵,你會感染到那份興奮和喜悅。人們在網上 follow 同支持我,令我覺得是他們的一份子。賽會的安排完美,完賽後還安排我乘搭巴士往意大利,重訪久別了的意大利,超美!我全程都浸浴在賽事之中,是一次畢生難忘的經歷。
問:比賽後是否十分疲累,有沒有瘦了很多?
我沒有上磅的習慣,所以不知有否減磅,不過一定沒有增磅。跑完後我不是好累,吃了些蛋白質和維他命幫助復原。比賽前一星期我吃得多,因為要貯能量。反而當兩個女兒凌晨一點半在 Chamonix 見到我時,她們基本上沒有理會我剛跑完 100K 有多疲勞,永遠都是要先滿足她們的需要!我要幾日後才享受到一個優質睡眠。
訓練篇
問:賽前你如何在港訓練去適應 CCC 的賽道?你產後即投入訓練,有什麼運動和秘笈有助復元?
香港沒有如 Mont Blanc 的高山,但有很多可以跑的斜坡和山頭,例如大帽山和寶馬山,都是漫長的斜路而沒有石級,可以在那裡模擬 CCC 的賽道。在 6、7 月我開始較高的攀升訓練,在週末我會做長課,多在數碼港和香港仔一帶。香港的濕度高,可以訓練耐力。我沒有高山的障礙,在賽前兩週我到了當地讓身體適應,而且只做短跑,爭取多一點休息,並嚴格控制飲食,保持穩定的能量水平。
產後我有三個星期停止了訓練,每天只在家中踏健身單車。三星期後與跑班同學恢復操山。到了 6 月開始有系統的訓練,集中強化骨盆底肌肉 pelvic floor 和重力訓練。也有做 cross training 例如游泳和單車。
其實我沒有什麼復元秘方,我會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它會讓你清晰地聽見。我不會盲目跟從傳統智慧或其他產婦的經驗,因每人的狀況都不一樣。而且我已是兩名女兒的母親!
家庭篇
問:你在 IG 說你在比賽期間十分惦掛女兒,這樣的心情有否影響你的表現?你如何處理?
Yes,真的牽腸掛肚!但沒有影響表現,反而化為達標的動力,我知道 Emma 和 Noemi 都在終點等著我,為了盡快見到她們,我會更集中精神去比賽,期待著在終點與她們的擁抱,那一刻就等於擁有全世界。我回家後 Emma 嚷著要我把 CCC 的手帶給她穿上,讓她在家中也跑個比賽,她們就是我的動力泉源。褓母姐姐向我說,起跑當天我跟大隊往前衝時,Emma 在起跑線後大叫:Run, Mamma, run! 我的心都融化了!
說到女兒,令我想起數年前我在馬來西亞的「Magnificent Baling 100」賽事,還記得那天整夜下著傾盆大雨,我要穿過雨林,渡過幾條河流,跑進洞穴中,但水位高漲得厲害,我只得一人,渡過洶湧的河道時,我感到死亡離我咫尺之間,我想起女兒 Emma 等著我回家,我對自己說絕不能冒險。我跑了 30K 也見不到 check point,不知有否迷路,就是女兒給我的力量戰勝恐懼。特別最近誕下細女,那種 bonding 和一體的感覺更加強烈。
後記
我有幸與 Eszter 同是跑班的同學(知啦知啦),原來我與一位世界級跑手是那麼近(重要嘅嘢講三次)。她和教練 KFC 間中組混合隊跑本土山賽,都是奪冠而回。Eszter 卸下跑山戎裝時,溫柔和悅,帶同兩位超 cute 女兒出現時,總帶來一室的歡樂,很受大家的歡迎愛護。
整個訪問印象最深刻的,是 Eszter 多次提及對女兒的惦念和精神連結,可見她絕對是位以孩子為宇宙核心的媽咪。難得的是她沒有受困於母親/女性的角色框架中,放棄自己的理想和熱情,Eszter 仍努力去追夢,去達成自己的目標。她顛覆了懷孕期間要把世界停頓下來的傳統教條,繼續去操山奔馳,但她不是盲衝瞎試,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山徑!
希望不久的將來,在 170K 的 UTMB 賽終點,再見到她與 Emma 和 Noemi 的深情擁抱!
作者自我簡介:年紀大,跑齡短,膝頭痛,根又硬。但照登鳳頂踩蚺蛇。強項是不顧後果,唔怕樣衰。嘗試把山跑路跑精神,帶到職場管理,有興趣者可到我的 FB 專頁跑番轉。
原刊於《Fi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