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生死有時》 這一次是為自己的
片商千叮萬囑大家不要劇透,更創造了hashtag #NoTimeForSpoiler。不過,在不劇透的情況很難說出解究電影在塑造角色上的魅力。
以下文章有劇透,請自行斟酌。
第一部占士邦James Bond電影於1962年公映至今已經50多年,無論觀眾特別喜歡這個系列與否, James Bond早就像這世界上一個活生生的人物。 《007:生死有時》(No Time To Die) 是Daniel Craig最後一部007電影,James Bond換角就好像一件世界大事。
除了Daniel Craig 卸任大件事之外,《生死》的周邊新聞亦引來不少關注。先是外界不斷推測誰將會是下一任的007,傳聞電影公司會將角色設定為黑人或女性;飾演Q的Ben Wishaw亦有提過希望007是一位同性戀者。不過,電影公司至今仍未公布花落誰家。另外,早在電影開拍之前,原定英國導演Danny Boyle因為創作分歧而辭去導演一職(謠傳選角上的分歧是他辭任的導火線,據說Danny Boyle想起用《冷戰戀曲》(Cold War)中的波蘭籍男主角,但電影公司則想用高知名度的明星作勢)。導演換人,電影公司隨即找來Cary Joji Fukunaga補上,而他成了007歷史上第一位的美國導演。
Cary Joji Fukunaga本身活躍於獨立電影界,風格偏向非主流方向。他較為人熟悉的作品有《簡·愛》(Jane Erye)及HBO劇集《刑警雙雄》(True Detective) 。他擅長塑造人物,他創作下的人物多面性,立體又層次分明,像他的Jane Eyre剛烈倔強,愛恨分明,他《刑警》中的幾位幹探就躊躇在痛苦的過去,深不可測。由他來執導《生死》其實相當合理,畢竟這是Daniel Craig最後一部007電影,可以讓大家看到一個前所未見的James Bond。
007系列電影的開首,在響起主題曲之前,一般會帶來大約30分鐘連串動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鋪排世界危機的伏線。《生死》亦跟隨這慣例。但這「序言」的重點已經不再是要先聲奪人,在響起Billie Ellish的哀嚎歌聲之前,電影讓觀眾目睹James Bond與愛人雙宿雙棲,遠走他方的幸福時光,他不用每一刻都在拯救世界,他是一個普通人,他同樣值得擁有他的快樂。而這開首也奠定了這是一部非平凡的007電影,它所呈現的Janes Bond是一個活生生且有血有肉的人。
就正因爲導演選擇了這個非一般的走向,讓重心偏向文戲,動作場面有所偏差就在所難免。雖然開首一幕在意大利的車戰,中段在挪威的叢林交戰,及尾段的拯救行動都可觀,但難免有感點到即止。再加上Daniel Craig年紀不輕,多年來擔任James Bond角色已經傷痕纍累,今次特別起用更多替身負責高難度的動作場面。
一向以來,007電影中奸角同樣是焦點,那些二元對立的角力往往負責製造電影的張力。不過《生死》在這方面礙於「劇情片」的格局,奸角Lyutsifer Safin (Rami Malek)的角色就未被完全發展出來。這個角色主要的目標其實是邦女郎,與James Bond的衝突並不明顯,不過反而造就了一個「三角關係」,延伸出James Bond人性的一面。
在毫無預警之下,《生死》給予James Bond一個家庭,與親情掛勾,用這點誘發出他最鐵漢柔情最脆弱的一面。電影結尾的危機一如以往與世界和平有關,但更加多是James Bond內心的掙扎,「If we don’t do this, there will be nothing left to save」,解決這危機已經不再單單是關於拯救世界,而是要為下一代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這次James Bond是為自己私心而行動。
全片最精要的都留在對James Bond的憑弔。M徐徐讀出美國小說家Jack London寫下的這句話向James Bond致敬 ——「The proper function of man is to live, not to exist. I shall not waste my days in trying to prolong them. I shall use my time.」內容大概是指人生不應只是存在,而是要活出意義。James Bond最後被奸角種下毒藥,永世再也不能靠近他的愛人,這完全扼殺了他存在的意義,若果他繼續活著但不能與她長相廝守,那活下去也沒有意義,這成就了James Bond最浪漫又最壯烈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