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影片截圖

曾有一位中文達母語程度、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同學對我說,她之所以能學好中文,全「歸功」嚴父地獄式高壓死命逼迫,回首走過處盡是血淚。不過現在,當她回望自己家鄉文化,只覺得陌生得不能再陌生,她更像一個認識新文化的「他者」。香港自詡為多元文化社會,對於這位同學而言,何以「學得好中文」與「擁抱自己文化身份」,只能二擇其一?在斷言二者無法相容之前, 我們必須首先質問,現時的教育體制,是否有負他們。

今月 4 日,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有議員問教育局官員:現時為非華語學生而設的「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已行之有年,不過非華語學生成績一直未見起色,到底局方能否拿出數據,證明「學習架構」的成效?然而,教育局回應,至今仍無系統綜合數字說明一切,只能據老師證言佐證成效。

按特定情況,非華語學生可以應考受國際認可的中文考試,用以代替中學文憑考試中文科的資歷,入讀大學。據立法會文件數據計算,每年有超過八成的非華語學生獲教育局資助應考「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的資歷」。當中最主流的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文科考試,程度只相當於本地小學二、三年級的水平。此外,從最新的數字來看,在 2018 至 19 學年,只得 106 人報考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當中得只 20 人考獲第三級以上的成績 — 而學習架構當時已經施行五年。

完善的語言教育,是本地少數族裔跨越語言障礙,開啟人生其他機會大門的鑰匙。一個只得小三中文水平的替代資歷,無疑是一劑糖衣毒藥:它鼓勵學校用十二年的小學、中學光陰,去為少數族裔同學準備一個不足以讓他們在未來社會立足的語言考試。有同學笑言,小學一年級我在學廣東話「蘋果橙」,到中學學的,還是「蘋果橙」。這樣的教育,只為他們的未來開了一個小孔,而非大門。如果學生想開拓更多機會,則須作出本來不必要的重大犧牲,包括投放不成比例的時間去摸索,甚至自我的文化身份認同。

或許,非華語生中文教育政策的問題根源在於施政思維。政府現在是時候摒棄「幫助他們擁有入大學資格」的補救弱勢社群式思維了。僅僅考慮非華語同學「能否進入大學」,此後成就貴客自理,最終只會令他們一身武功在社會上無處可施。我們是否願意相信,只要有一個完整的課程配套,十二年的中小學教育,對於他們掌握中文,其實綽綽有餘;我們又是否願意相信,即使扎根文化各異,少數族裔也是我們一份子;而他們從來就不是一班永恆地嗷嗷待哺的求助者,而是一班只要有合適扶助,必有能力貢獻這個多元社會的人?說到底,他們並非只能應考簡單考試,而是被教育體制親手推向應考這些考試的。

明日,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宣讀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其就任期間,少數族裔政策在社會福利範疇內確有一定進展:成立外展隊、增撥資源,為少數族裔朋友稍減眉睫之急;教育方面,亦設計了非華語生適用的教科書、調整了學校支援非華語生的資助。平情而論,不可謂無功。現在,融樂會要請問特首:任期正式屆滿之前,可有勇氣大破大立,重建中文第二語言政策,守護本地多元文化背景的認同,同時捍衛少數族裔的中文學習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