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內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涉及面積約 300 平方公里的土地。林鄭月娥稱,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 905,000 至 926,000 個,一共可容納約 250 萬人居住。團體及市民擔心計劃須動用巨額公帑,林鄭在記者會上拒絕交代預算支出,推說「我們談的是一個願景, We are talking about a vision」。

林鄭月娥在下午記者會的開場發言上花了不少篇幅講解「北部都會區」,她指出,「北部都會區」是綜合性發展,裏面應該多姿多彩,就如現時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維港都會區」,如今要建設另一個都會區。政府選擇在北部。涵蓋北區、元朗,範圍涉及3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三成香港土地面積,期盼日後南北兩部均有發展成熟的都會區,各有特色。

林鄭月娥硬銷北部都會區大計,惟始終沒有交代計劃預算。

「跨越深圳香港行政界線的雙城故事」

她又說,發展「北部都會區」意義重大,不應該被深港之間的行政界線限定發展,形容此計劃是突破思維、跨越深圳香港行政界線的「雙城」故事,期望透過規劃整合、開拓不同產業發展。她形容,該區將會是香港未來 20 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地區,區內擁有七個跨境陸路口岸。除卻能增加房屋用地,亦能用以發展產業,配合內地前海擴區方案,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為達致職住平衡,政府亦建議盡量把 「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北部都會區。

「明日大嶼」預算耗費  6,240 億元香港人公帑,記者問她,「北部都會區」預算開支為多少?林鄭月娥未有正面回應,僅稱「我們談的是一個願景,  We are talking about a vision」,又指在土地開拓上「無可能會蝕」,市民不用擔心財政負擔,在現金流方面,有不同方法可以考慮,例如發債券等。至於新都會區的鐵路發展,林鄭月娥指,香港的鐵路是靠物業支撐,該區有「大把地」,可以發展物業。在晚上的記者會,再有傳媒查詢「北部都會區」預算,她批評只看開支是短視,記者再問是否需要一萬億元,她說:「冇計過。」

北部都會區涉及 300 公里土地,預計發展完成後可容納超過 250 萬人口。

「明日大嶼」不會放棄

《施政報告》對另一大計「明日大嶼」著墨不多,有團體質疑是否「壽終正寢」。她否認此說法,強調政府不會因為「北部都會區」放棄填海,發展新界北不是取代交椅洲填海,更進一步透露,當局正爭取在 2026 年開始人工島填海工程,比原定計劃提早一年。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批評,《施政報告》大談北部都會區,卻一直未有談及銀碼的問題,擔心政策將會花費市民大量金錢,因庫房的錢一直被政府耗用,「一個咁大規模嘅發展,一啲現實環境,交通配套問題唔講住,整體而言,錢從何來?呢啲問題提到無提過」。

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韓俊賢續稱,《施政報告》中不少交通政策均是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但他指出,在2014年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中,林鄭月娥有很多本身既有的、已規劃的,並應該上馬的鐵路線的「找數仍是無影」,這次又重複了新的鐵路發展,很多都是連接深圳、前海一帶,「舊債未清,又出現新的發展項目」。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擔心政策將會花費市民大量金錢,質疑錢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