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年面對土地和房屋問題,近期更引起中央政府關注。特首林鄭月娥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增加房屋供應主要是靠「北部都會區」的長遠策略,其他與房屋相關措施,大多圍繞現已規劃中的項目,包括增建過渡性房屋、提供私營住宅用地、重建舊屋邨等。至於近日向傳媒放風的放寬新界祖堂地政策,林鄭僅承諾未來一年內完成檢討。她又提出進一步謀取綠化地帶土地,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

林鄭月娥表示,當局就未來十年(2022-23 至 2031-32 年度)已覓得約 350 公頃土地,可興建約 330,000 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該十年期預計的 301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但她承認,只有三分一能在首 5 年落成,故已督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竭力壓縮建屋程序,並要求發展局與運房局就 2027-28 至 2031-32 年度每幅公營房屋土地提交季度報告,如土地交付時間或建屋進度未如理想,她會親自作出指示。

林鄭月娥今日 (6 日)在立法會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

檢視坡道高及偏遠「綠化地帶」土地

她又指,會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而行政會議近日亦落實大坑西邨重建計劃,重建後可提供超過 3,300 個單位,當中 1,300個用於重置現有租戶,2,000 個為市建局發展的「港人首次置業」單位。她同時提出增建 5,000 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令未來幾年整體供應增至 20,000 個。

至於私營房屋,當局爭取未來十年有約 170 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提供土地,以興建約 100,000 個單位。

收地方面,林鄭指,政府於過去兩年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已收回 90 公頃新界土地作發展,未來幾年亦將收回 700 公頃土地。至於「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發展局正處理 3 宗申請,涉及 23 公頃私人土地、 17,850 個單位,公營房屋佔七成。

針對原定劃作保育自然環境、美化市容的「綠化地帶」,林鄭月娥表示,規劃署將進行新一輪「綠化地帶」檢討,集中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預計明年中完成篩選並隨即展開技術研究。她指出,目前陸續進行改劃的 210 幅土地中,約三成涉及「綠化地帶」,「只佔」香港約 16,000 公頃「綠化地帶」的 2%。她認為不少「綠化地帶」的生態價值較郊野公園低,可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的發展潛力。

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期間,多名立法會議員均曾閉目,狀似小睡。

研究精簡土地開發及建屋審批程序

多家傳媒近日引述消息報道,林鄭將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放寬新界祖堂地出售限制,但結果全份報告僅以一段文字交代。林鄭稱,她同意可考慮修訂《新界條例》,在尊重祖堂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合理權益的前提下,務實地處理目前祖堂地難以發展的困局。民政事務局局長將與新界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聯同發展局和其他部門,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地產商最近要求政府精簡土地審批程序,林鄭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加快土地和房屋供應,她已要求發展局更徹底、全面檢視現行城規、環境影響評估、收地和道路工程的相關法定程序以及行政安排,計劃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等提出建議和聽取意見,並爭取年內提出條例修訂草案。

至於市區重建,林鄭月娥指,市建局會按「油旺地區規劃研究」,在油麻地和旺角加快市區更新,並會試行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等規劃手段;並續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開展同類研究。政府亦會研究降低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