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早上 11 時起在立法會宣讀,她早前預告發言時間長達兩小時,在前言部分「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中,表明會積極推展 23 條、打擊假新聞和保障網絡安全。

直播:

【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林鄭月娥稱,自國安法實施後,國安委和相關執法部門履職盡責,提升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但要做到全面保障,港府仍有大量工作,包括積極推展 23 條本地立法,保安局局長正参考過往的研究和資料、國安法執行經驗及法庭裁決,制訂有效和務實的方案和條文,不讓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蠱惑人心」,亦會「檢視、激活」現有法例,確保在維護國安方面執法部門「有法可用、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修訂電檢條例是一個例子,其他要「正視」的議題包括打擊「假新聞」、保障網絡安全等,這方面工作會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統籌。

她又提到要加強防範「恐怖活動」和學校、社團、傳媒、網絡等涉及國家安全事宜,並通過不同活動加強國安教育,特別青年人守法和國安意識,在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領導」下,紀律部隊會加強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維、守法意識」,更提及懲教處推出「並肩同行」計劃和設立「正向實踐坊」,協助在囚青年。

而為了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讓教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老師,更好掌握行政長官在「一國兩制」下的憲制地位和職權,她已向教育局長提議由她「現身說法」,為有興趣的老師「親自上一課」。

林鄭月娥亦有提到,要繼續貫徹落實新選舉制度,包括積極研究如何讓在內地的香港選民,在 12 月立法會選舉投票。

【北區都會、雙城三圈】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第三章,稱要為香港帶來「新氣象、新未來」,主題是加快發展新界北部和與深圳的融合。

其中提出「北區都會區」,包括元朗和北區約 300 平方公里的地域,「都會區」不是指一個有法定地位的規範,而是因應地理特徵、經濟功能、交通聯繫等因素,形成的城市空間。林鄭月娥指,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己發展的新市鎮,加上六個新發展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州、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會是香港未來 20 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地區,又提及這區域中,有多達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林鄭月娥表明,這區域是促進港深融合和大灣區發展的重點地區。

她又提及港深可以推動「雙城三圈概念」,雙城即香港和深圳,三圈就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以及「大鵬灣/ 印洲塘生態旅遊圈」,她稱這概念確立可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林鄭月娥指,這些新發展會以運輸基建先行,探討建設多條鐵路,包括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北環線會向北延伸,經落馬洲河套連接深圳新皇崗口岸,北環線亦會向東延伸,由古洞接駁羅湖文錦渡香園圍,再南下到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亦會探討將東鐵線延伸至深圳羅湖,直接接通現時的深圳羅湖站,改為在深圳做一地兩檢口岸,而現時的羅湖上水東鐵站之間,就會設非過境鐵路站。

她預計整個「北區都會區」,會提供 600 公頃住宅用地,連同現時元朗及北區原有用地,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可提供多達 90.5 萬個至 92.6 萬個住宅單位,可以容納 250 萬居住,區內職位亦會多達 65 萬個。

【提議政府政策局重組】

林鄭月娥又提出改組政府架構,包括提出下一屆政府設「副司長」,負責領導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兩大發展項目,另外提出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現時分散於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事務和商經局的創意產業和旅遊統整,推動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而蘊釀多時的分拆運輸房屋局,她亦正式提出,林鄭月娥指分拆可以令兩大政策範疇,可有更専注的高層領導,特別是新設的運輸局可以専注運輸基建和公共交通服務。她亦提出將創科局擴大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希望改變香港工業式微的觀感,以及將民政事務局重組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加強以地區方式解決市民關心的地區問題,促進及支持青年發展,但她強調這些只是「拋磚引玉」,讓下屆政府「參考」。

【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以人民幣計價】

林鄭月娥又指,金融業是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面對過去兩年前所未有的嚴峻環境,金融體系「穩如磐石」,早前北京派團來港宣講《十四五規劃綱要》,重申支持香港進一步推進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港府會在五個方面加緊努力,包括支持港交所,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發展,包括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

另外,亦會考慮提供稅務寬減,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支持港交所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合作碳排放交易相關金融產品等。

【重啟馬料水填海 建科學園/白石角港鐵站】

林鄭月娥又提出,發展科學園一帶,建議政府馬上研究撰大科學園,所以會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加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入岩洞騰出土地,為共提供 88 公頃新土地,土地用途亦由原先建議建屋,建議新增土地主要用作創科發展。

在擴大用地同時,政府認為應同時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會邀請港鐵,研究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站,而教大運動中心就會重置到大學本部附近的地點,政府亦會利用科學園╱白石角站用地與毗鄰土地發展潛力,提供更多房屋、車位、商舖和公共設施,林鄭月娥指已指示發展局、運房局和教育局聯同港鐵及教大全力推展這項目。

【重推修訂《版權條例》】

林鄭月娥指,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港府會從多方面推動香港知識產權貿易發展,港府亦會「強化」知識產權制度,計劃重啟修訂《版權條例》,展開公眾諮詢,目標是在下一屆立法會提交修訂《版權條例》的條例草案。

【研究釋放新界祖堂地】

林鄭月娥又指,房屋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讓市民安居」,需要的不是短期「招數」,而是持之以恆供應土地的決心,和不會因經濟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升跌而動搖的「勇氣」,例如今屆政府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 60:40 調整至 70:30,持續覓地亦見成效,未來十年覓得約 350 公頃土地,可興建約 33 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雖然香港公屋輪候時間居高不下,但今屆政府五年任期內已興建 96500 個公營房屋單位,較對上五年多 3 萬個,她亦已要求發展局與運房局,就 2027/28 至 2031/32 年度,每幅公營房屋土地提交季度報告,如土地交付時間或建屋進度未如理想,「我會親自作出指示」;而在私營房屋方面,爭取未來十年準備好約 170 公頃土地,透過賣地或鐵路物業招標,提供可興建約 10 萬個單位的用地。

她又提出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邀請房委會研究在合適條件下重建這兩個樓齡約 60 年的舊屋邨。

林鄭月娥亦提出多個新措施,加快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進一步檢視「綠化地帶」發展,規劃署會有系統檢討「綠化地帶」,檢視坡道較高和距離已建設地區較遠的用地,預計明年中完成篩選並展開技術研究。

另外,她亦提出釋放新界祖堂地,林鄭月娥指在《施政報告》諮詢會上,收到不少意見認為應修訂《新界條例》,放寬出售祖堂地,她同意在尊傳統和保障祖堂成員合理權益下,務實處理這問題,民政事務局局長會與鄉議局成立工作小組,在一年內完成檢討並制訂具體修訂建議。

【積極推動交椅州、龍鼓灘填海】

林鄭月娥又指,為確保十年後有持續土地供應,政府會積極推進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以及新界北多個發展區相關研究,在近岸填海方面,發展局會審視約 220 公頃的龍鼓灘填海,以及約 220 公頃屯門西地區規劃,爭取明年上半年立法會撥款啟動工程研究,並透過搬遷政府設施往岩洞,預計由 2027 年起將陸續騰出超過 40 公頃土地。

【不反對修訂保護香港條例 但非為填海建屋】

林鄭月娥又指,政府一直致力「優化」維港兩岸海濱,不少市民對維港有特別感情,加上近幾年政府一系列措施,維港兩岸海濱已成為非常受市民歡迎的公共空間,她指近日有意見認為應修訂《保護海港條例》,她表示不反對檢視,但修訂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海濱暢達性和增加公共空間,而不是非為填海造地來賣地或建屋,發展局局長稍後會展開有關討論。

【結語一度貌似哽咽】

長達兩小時的施政報告宣讀,到結尾總結部分,林鄭月娥稱在總結五年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我想說幾句感性的話」,指自己從 41 年前離開大學校園加入政府,一直相信以「為民服務」的理念和「積極有為」的作風,可以在政治體制內建設「更公平、更仁愛」的香港社會,而她四年多前就任行政長官「深感任重道遠」,是她公務生涯最大的榮耀和人生中最大挑戰。

她提及自己上任不到兩年,就因「修例風波」、社會「暴亂」、外部勢力「干預」和疫情等,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支撐她「排除萬難」,是「中央永遠是特區堅強後盾的諄諄囑咐」,她就職時承諾為香港市民護航的「不變初心」,她家人的信任及支持,她講到這部分時多次停頓並貌似哽咽;而目前香港在國安法和選舉制度「雙重保障」下,已回到「一國兩制」「正確軌道」,她比任何時候都對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林鄭月娥又指,明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 周年,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委員會開始籌備慶祝活動,務求「普天同慶、共賀回歸」,她指有人曾形容香港特區成立 25 周年是「五十年不變」中途站,開啟「一國兩制」下半場;但她我的看法是一國兩制在「中央督導、特區配合」下,已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只要特區堅持「一國」為本、為根,在「愛國者治港」下「兩制」肯定「枝繁葉茂」,「香港仍然是祖國的掌上明珠」,而在這個「新起點」上,這份施政報告展示了「新氣象」,勾劃「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