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危機是有預警的,而且比目皆是。

疫情、供應樽頸、通脹升溫 — 不能再多的危機預警

2021 年春夏之交,當美、歐、中都以為終捱過 Covid 19 疫症打擊,經濟雖未至於走上康莊大道,至少也擺脫泥淖。現實是各國迎來一個接一個的打擊,由晶片荒到供應鏈斷裂,Delta 變種病毒引發的新一波疫情嚴重窒礙生產及物流。

一眾強國的經濟增長令人失望,同一時間,物價上升的速度即使未到驚人地步,也夠讓民眾以至央行官員坐立不安。8 月份,英國通脤 3.2%,是近 10 年來最高;歐元區 3%,為 10 年來最高;美國 3.6%,是 1991 年 5 月以來最高。中國 0.8% 看似無害,但生產物價指數 (PPI) 升 9.5%,創 13 年新高。

那邊廂能源危機由東到西,鬧個不亦樂乎。歐洲天然氣價格過去一年飆升近 600%,英國油荒影響民生畫面吸睛,一連幾天成國際新聞頭條。中國則來個「能耗雙控」政策讓限電令遍地開花,企業生產步調大亂,而電荒背後,最關鍵因素是動力煤價格高企,令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產煤國上演「瘋搶煤」戲碼。(動力煤:以發電、機車推進、鍋爐燃燒等產生動力而使用的煤炭)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Andreas Felske@unslpash

能源危機 — 天然氣、煤電大合奏

彭博資訊日前引述消息指,主管能源和工業生產的中國副總理韓正下令煤炭、電力及石油等國企要「不惜一切代價確保今年冬季供應」,中國銀保監會隨即要求銀行金融機構保障煤電、煤炭、鋼鐵、有色金属等企業的融資需求。

中國是全球最大煤炭生產國及消費國,原本九成用煤均源自國內,但今年 4 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要「嚴控煤電」,新批出的煤炭項目大減,要一下子提升產能談何容易。

中國自去年起穩步增加從東南亞、歐洲以至其他地方進口煤炭,今年以來,從南非進口 440 萬噸動力煤和煉焦煤,而 2015 年至 2020 年均沒有向南非購煤。向俄羅斯購煤量則比去年增加一倍,來自美國進口量更升了七倍。

事急馬行田,近日更傳出中國悄悄解禁澳洲運煤貨輪進港口卸貨。澳洲原為繼印尼後,中國第二大煤炭進口供應國,近年中澳關係緊張,為「制裁」澳洲,中國封殺澳洲煤進口。去年 10 月以來,這道非正式禁令,導致累計約 100 萬噸澳洲煤呆在沿岸倉庫,遲遲未能清關。金融時報路透社均引述業界消息指,自 9 月底起,中國港口開始解封這批滯留多時的澳洲煤,只是大部分煤已轉運至其他市場,包括近日傳出煤炭庫存僅得 4 天的印度。

除了中印之外,同一時間搶煤的還有美國、韓國、日本和歐洲,根據彭博,東歐的進口商要幫襯遙遠的澳洲買煤,可見他們是何等困迫。屋漏逢夜雨,全球主要煤炭生產國在疫情下均被迫減產,而印尼和哥倫比亞的煤礦更受惡劣天氣打擊。

近年多國為嘗試扭轉氣候變化,紛紛削減煤礦項目及投資,煤炭成為「最不受歡迎能源」,但現在卻成為搶手貨。今年以來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動力煤期貨價格上漲近八成。澳洲紐卡素港(Newcastle)優質燃煤價格周一(4日)升至每公噸 240 美元,再創新高,較 2020 年 9 月的低位高出近 400%。

這次不一樣:是「超級混亂」不是超級周期?

過去幾次的能源危機由石油主導,這次是天然氣、電、煤大合唱。總部設於新加坡的 Smartsun Capital Pte 基金經理 Sumeet Rohra 認為,一個能源超級周期(super cycle)已經開始,並可能持續幾年。

《經濟學人》則指出,導致 2000 年代能源危機的原因相對「單純」,主要是中國崛起引發超級周期,商品價格在一段長時期持續高企。現在卻不再有單一因素推動商品市場,取而代之是一系列短期因素(包括Delta 變種病毒疫情打擊生產、各地政府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地緣政治等)互為影響,同時衝擊供應與需求,造成「超級混亂」(supermayhem) 局面。匯豐銀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部前負責人 Jean-François Lambert 認為,這場亂局可能持續到 2025 年。

供應鏈危機惡化,通脹升溫

當煤價瘋狂,油價觸及 7 年新高,美國天然氣期貨價創 12 年新高,全球食品價格比一年前貴了三分之一,物價飛升已是「普世現象」,面對通脹惡化,央行似乎無可避免要出手。韓國在 8 月底加息,是三年來首次。挪威於 9 月下旬加息四分之一厘,央行表明 12 月可能再加。新西蘭 10 月 6 日加息半厘,明年將繼續有加息行動。美國聯儲局 9 月底事先張揚將盡快「收水」,縮減買債規模,一直堅持通脹只是暫時性的主席鮑威爾,承認全球供應樽頸將持續至 2022 年,令通脹維持一段較長時間,暗示加息步伐會比預期稍為提早。他亦警告,若供應鏈危機惡化,可能引發嚴重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停滯但同時通脹及失業率上升)— 如夢初醒的投資者近日開始重新部署資金調配,反映市場對通脹預期的 10 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二(5日)升穿 1.5% 至 1.528%。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6 月時提出,溫和滯脹跡象已經出現,包括所謂的「痛苦指數」(即「通脹率」與「失業率」的總和,反映令人沮喪的經濟狀況)持續上升,警告導致 1970 年代滯脹及 2008 年債務危機重演的條件漸趨成熟。

現代滯脹 vs 1970 年代滯脹?

9 月中魯賓尼再度撰文,警告供應鏈危機若持續打擊全球經濟,將可能導致全球陷入嚴重滯脹,目前不論是公共以至私人債務比率,都遠高於 1970 年代,一旦通脹推動實質利率上升,一場滯脹引爆的債務危機隨時展開,負債高、收入低的公營及私人機構或現破產潮。

不過,經濟師並非一面倒悲觀。英國資產管理公司 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 首席經濟師 Seema Shah 向《金融時報》表示,不少業界仍然傾向相信通脹是暫時性,但他預期通脹壓力會持續到 2022 年,到時消費市道將面臨真正考驗,又指這是「現代滯脹」,不是 1970 年代的滯脹。

《經濟學人》也指出,今天的情況跟 1970 年很不同。首先,當年高通脹伴隨的是極度疲弱的經濟,以美國而為例,通脹率見雙位數,失業率達 9%。2021 年全球經濟即使開始現疲態,仍然好過疫症爆發前的水平,生產力有所提升,失業率下降。其次,當年央行為穩住勞工市場而犧牲通脹的慘痛經歷仍然歷歷在目,鮑威爾最近對 2% 的長期通脹目標仍然念茲在茲。

讀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留意到,問題核心已不是滯脹會否出現,而是它可以有多糟,當中的關鍵,又在於由疫情引發的供應樽頸到底是暫時性,還是會持續一段較長時間。央行官員及國家領袖堅持是短暫的,但愈來愈市場人士覺得前景不容樂觀。

「Covid 令消費模式出現極大轉變,大家減少外出用饍,對服務需求顯著下降,對貨物的需求卻急升,這股力量足以令中國祭出限電令。」獨立研究機構經濟師 Dario Perkins 說。將強勁的貿易活動結合供應樽頸,以及諸如人手等各式各樣的短缺,得出的結果是消費物價急升。

不過,隨著各國政府的補貼就業計劃陸續到期,現時的就業市場緊張會否只是過眼雲煙?至 9 月底,英國強制休假計劃(furlough scheme)涉及近 100 萬勞工,當中大約一半在做兼職。自疫情爆發以來,另有 82 萬人失業或離開勞動力市場,當強制休假計劃功成身退,政府的資助終止,企業開始要計數 — 是否需要更多雲端技術人員,同時縮減招待員的人數?100 萬職位還存在嗎?之前離開職場的人又是否有相應的技術配對這些職位? 疫情不會長存,即使 Delta 之後還有 Gamma, Theta,Vega,世界終究會調整過來,只是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預期長。

或許這次真的不一樣,70 年代式的滯脹不再重現,但全球經濟在重重考驗下,又會走進一個怎樣的境地?能源荒及物價升始終是重大威脅,二者不單強化通脹預期,亦影響廣大打工仔對工資的要求。政府要是終於痛下決心以「收水」應對,讓多年來充斥熱錢的市場「回復正常」,難免打擊投資,再而影響消費,但需求放緩卻有助紓緩全球供應鏈緊張。打工仔辛辛苦苦走過兩年疫情,迎來的仍是節衣縮食。

至於政府層面,全球化已令國與國之間形成一個龐大網絡,由金融市場到供應鏈,環環相扣,互相依存,但各國自疫情復甦的步伐各異,將對某些環節構成重大壓力。面對危機就寢食不安的政權可能會囤積資源,結果是進一步擾亂經濟。

是的,預警很多,但絕不代表可以預先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