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政府不信任 已到難以討論公共事務嘅境地
1. 我在新聞系教公共事務分析,但我對今日的施政報告完全失去興趣,真大鑊。
2. 咁身為一位負責任嘅老師,我覺得我都要分析一下自己點解會失去興趣。特別係我發現其他講開公共事務嘅時事評論員原來同我一樣,都唔想講呢份施政報告,似乎係一個社會現象嚟。而當好多平時評論開嘅時事評論員都唔想評論,亦會有一定嘅社會後果。
3. 唔想講嘅理由,其一,應該係唔覺得啲高大空嘅內容有必要太認真對待。都最後一年任期,同你講一堆「願景」,之前四年講嘅又唔見有落實幾多,之後嘅都係聽住先啦。好似洪水橋起鐵路去蛇口,最遠可以數到 2000 年嘅「后海灣線」,然後又有 2007 年曾蔭權「十大建設」入面嘅「港深機場鐵路」,到 2014 年擱置,嚟到 2021 年嘅今日又重推,人生有幾多個七年。我諗起有中國研究嘅學者數過中國有幾多乜乜物物開發區,最後有幾多真係成事,有幾多只係開個頭吹完一輪又冇件事。都係嗰句,聽住先啦。
4. 香港政府響呢方面嘅往績又真係差到一個點。唔好講當年錦上路方案咁遠,近近地土地大辯論好冇?當時話要滿足 1,200 公頃需求,已經有質疑話吹大咗;亦有意見話新界好多地,唔洗填海。政府點答?一定要 1,200 公頃呀,又話新界啲地好多問題,一定要填海解決。填幾多呢,佢又無啦啦話要填夠 1,700 公頃出嚟喎。去到今日,又忽然話新界北係重點,但係填海亦唔放棄喎……條數越吹越大,我望住當日 1,200 公頃呢個 number,諗緊:做乜仲要同呢個政府理性討論呢?如果佢當日冇開 1,200 公頃呢條數出嚟,淨係話「總之有幾多要幾多,多多都殺」,咁我今日條氣可能都仲會順啲。
4. 再深一層,其實係社會對政府的不信任已到了一個難以再討論公共事務嘅境地。正常社會,公共事務最常拗啲乜?一邊話自由市場,另一邊話政府監管囉。講土地問題,咪一邊話唔好管咁多俾發展商起樓,另一邊話「嘩發展商通過破壞農地賺錢政府唔應該鼓勵」咁囉。問題係正常嚟講,你要進入呢個討論,首先你要搞清楚政府響你心入面嘅本質先。例如你起碼要相信政府係公眾利益嘅代表,咁你先可以話塊農地唔好俾地產商直接轉做住宅地,應該政府自己收咗塊地先再賣,等等。但係今時今日,有幾多香港人仲信呢點呢?當冇咗呢個基礎,仲點傾落去呢?
5. 呢個問題唔係今時今日,我諗起碼出現咗十年,但今日已去到極致。例如以前會問,政府啲錢應該派咗去定係投資社會基礎,例如起老人院社區中心之類,好似後者比較有針對性,用得其所喎;今時今日,唔傾喇,有錢就派咗佢啦,因為唔信呀。呢個改變,後面就係對政府嘅極度極度極度不信任。
6. 咁樣當然好衰,但係冇辦法喎。可以點信呢?三個字:七二一。
7. 最後一個可能性,亦係最差嘅一個可能性……或者我用一個例子去解釋:以前同我講馬尿水填海,我會嬲:「嘩,做乜攞走中大人嘅與世無爭」。但係自從入中大要拍卡之後,呢間中大已經唔係以前嗰間中大;如是者,再有任何對中大校園嘅破壞,坦白講,感覺已經唔同咗。
8. 我好怕大家(包括我自己)唔想再討論施政報告,其實就係因為咁。
(標題由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