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茵:關於施政報告的長文慎入
【文:林妙茵 Miu】
昨早(7 日)閱報看各界對施政報告的回應,建制派眾口稱善,紛紛讚許「北部都會城」計劃有心有力有遠見。比較有趣的是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的一篇,他將施政報告「拆骨」,分年將多項新政策表列,講到明方便各界監察政府。由明年將軍澳工業邨先進製造業中心完工、數到 2025 年石澳水上中心開放,劉勵超提出一個觀察:北部都會區、五大鐵路、到降低強拍門檻,都沒有啟動與落實時間。短期內緩解房屋短缺的招數只有一項:將過渡性房屋由 15,000 伙加碼到 20,000 伙。我認為是他含蓄地表達了對這份施政報告的觀感。
沒有 when 沒有 how 沒有 how much
日前寫了初步觀察後,本想抽點時間詳細看看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北部都會區。但我閱畢有關的章節及記者會的答問筆錄後,發覺可供評論的具體資料不多,於是再翻查同日公布的《發展策略報告書》,口號不缺:雙城三圈、兩灣一河、四新精神……;圖也多,其中一幅有一個圈,圈住維港商業區,再加幾個箭嘴指向北面:寫住西部經濟走廊、東部知識科技走廊、南北運輸走廊……。具體提及的地點包括洪水橋厦村、新田、古洞北、羅湖文錦渡,但孰先孰後?每區目前有多少土地?是甚麼類型?需要收回多少?各區的收地過程會有何困難?何年開始收地?何年開始有住宅落成?全皆欠奉。我只能理解到目前為止這仍是「概念」,就如政府跟你說「喺北區起多啲樓,製造多啲就業機會好唔好呀?」除了話「都好吖」之外,還可以如何「評論」?
特首林鄭這兩天被多次追問北部都會城的造價。《信報》社論估計,交椅洲填海要 6,000 億,北部都會城或要 10,000 億。政府 2021/22 年度的財政儲備是 8,000 億。林鄭日前將土地發展描繪成只賺不賠,目前問題只是工程進行期間的現金流,並說發債可以解決。就當這是對的,但一項可能總值比全部儲備還要多的工程、一項可能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型的都市規劃,哪管多粗略的估算,不是也該公布讓大家評論嗎?更何況,政府對以上區域將來可建多少住宅、製造幾多就業,卻毫不含糊報告稱(「初步估計可增加約 165,000 至 186,000 個住宅單位,及新增約 84,000 個工作職位,當中包括約 66,000 至 68,000 個創科產業職位」)為何有些數字可如此具體?有些估算卻又如此含混?
對小市民來說,輪候公屋上樓時間已屆 5.8 年,中短期多建公屋才最實際。林鄭在記者會上說:「現在我們看到未來 10 年的房屋供應該是到位的,有 330,000 多個公營單位,私營單位有 129,000 個。……從現在開始到往後的 20 至 25 年間,我們的整體供應是超過 100 萬個單位,相等於現在 290 萬個房屋單位的 36% 至 38%,這個肯定可以滿足香港市民未來的需要。」這 100 萬個單位,是計及交椅洲填海與北部都會城的單位供應的,如上段所說,時間表仍含糊之時,這條數似是遙遠得交關的遠水。
「想幹事」
有一項政策,影響不比政策局改組低,但卻較少引起討論。施政報告提及,「首長級公務員,包括屬公務員中最核心、最高級別的常任秘書長和部門首長,……我已要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按着『能者居之』的原則……檢視選拔聘任機制」。
她在記者會上指「『「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當中最難的是『想幹事』,如何讓身處重要位置的人每日都『想幹事』?……現在不夠『想幹事』的動力……我們要物色一些最具能力、最適合、最有抱負的公務員或者外來的人擔任那些職位。……即使是『能者居之』,大體上也是公務員團隊中的能者進入該些位置。」重點詞,是「大體上」。
近月政府中最「想幹事」又「幹成事」的代表人物是誰?是廣播處長李百全。不難想像,在「新時代」下,公務員團隊中「李百全類型」的人才,會獲破格任用。「傳統 AO」,亦即外界認為較著重程序公義、較看重公眾觀感、較蕭規曹隨、較官僚的一批,亦可能要靠邊站。這類型人才不夠多?不要緊,已開定後路:「大體上公務員」而已,找些外面「想幹事」的翹楚來做常秘吧。
如果真的如此發展,我建議取消問責制。以前推問責制,正正是說公務員要保持政治中立不用孭鑊,所以找些外人做局長,常秘只做執行嘛。如果現在要求已改變,局長要「想幹事」,常秘又要「想幹事」,而且後者必由 AO 擔任的獨特性都打破,則何必再分兩層?慳返好過啦。
政治倫理
講開政府改組,林鄭解釋為何不任內改組?她回答:「我們現時任期只剩下最後八個月,如果現在我們匆匆忙忙改組,下屆政府將硬食……這個在政治倫理上是不正確的。本人是不會做這些政治倫理不正確的事情。」
一聽到這裡,我立即想起施政報告亦提出「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額長生津,劃一採用較寬鬆的資產上限,領取高額津貼」。這措施是 2020 年 1 月,反修例仍未完全平息之時,政府「突然派糖」的一籃子建議之一,同期「德政」還有長者 2 蚊搭車降至 60 歲。但後來政府自己暫緩,去年施政報告,攝在附篇中說要再研究。今年 6 月 9 日,有立法會議員問「合併長生津」是否走數?勞福局局長回應:「優化措施涉及龐大的經常開支……政府須再評估落實的時間……需詳細考慮政府現時及預測的整體財政狀況」並講明預算案已沒有包這條數。
事隔四個月,林鄭宣布,在出年下半年,即最快明年 7 月後,亦即新任特首上任後,實行合併。比起 6 月時,有甚麼改變了?難道現在不涉及龐大開支了?既然金額令本屆政府也一度卻步,為何緩到下屆政府又會是合適時機?這樣下屆不是硬食嗎?又合乎政治倫理嗎?如果不同題目用上不同倫理,這樣的倫理又會不會有點亂?
關於反省
如果這是林鄭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任內香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她好應該總結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好這份工。無論是多麼於是無補都好,承認自己的不足,才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記者會上有人問她,第一份施政報告「承諾致力重建和諧社會,恢復市民大眾對政府的信任,政府施政亦必須更加貼近民心。」事隔幾年,距離這目標是遠了,還是近了?如果有機會任內重新做一個決定,會是甚麼?她的答案、念茲在茲的、是她頭兩份施政報告獲立法會致謝(她甚至記得《信報》社論讚過她起動九龍東,考第一的記憶力可不是鬧著玩的)。
然後她說:「我付出了我的努力,我亦很誠懇地把不和諧的社會,特別是一些政治板塊的分裂,盡量建立成一個比較有共識、和諧的社會;但發生了的事大家都看到,有很多政治團體已經在一段時間内變成反中亂港的勢力,令香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甚至危害了國家的安全。」
對政治領袖來說,考驗並非風平浪靜無事無幹時搞和諧,而是在危機發生了,仍能拉近分歧、安然度過。更理想的,是盡量避免危機發生。逃犯條例修訂是她自己提出的,她三番四次澄清過這不是中央指令,是她的意思。無論後續發展的解讀如何,是激起市民激烈反抗好、是反中亂港勢力恃機而動好,客觀而言,那個「機」也是你有份掀起的。怎樣計,也是政治判斷的嚴重失誤,在「重建信任、貼近民心」上,無論用甚麼尺去度,也是遠了吧?如果連這一點都不願承認,如何談未來呢?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