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梁非同雙足與及蹻鞋(竺諺民攝)

由晨刻藝術策劃的「不貧窮藝術節」去年因為疫情肆虐而停辦一年,今屆活動可幸能夠順利開展,此藝術節的特色在於向香港藝術家提供免費場地及宣傳支援,鼓勵他們搬演創新作品,而今屆節目全屬作品的首度公演,一才鑼鼓製作的《學行》(To Learn to Walk)就在 2021 年 9 月 2 日及 4 日假大埔藝術中心黑盒(Black Box)舉行。一才鑼鼓(The Gong Strikes One)從 2012 年成立以來,致力在本港推廣戲曲音樂,作品曾以音樂會、劇場、說唱等不同表演形式呈現。是次不貧窮藝術節的策劃團隊早在節目宣傳文字介紹《學行》演出以「戲曲演員的腳部動作、重覆的樂句和節奏」構成,強調從不觀賞戲曲演出的觀眾會對此節目出現的音樂和動作感到新奇,即使看慣傳統戲曲表演的觀眾也能被創作者帶領去接觸「一個和平常有點不一樣的世界」。具體來說,《學行》的主要表演成員只有三位,由負責劇本和舞台設計的陳志江拉弦兼掌鑼、演出監製李勁持彈箏,而粤劇演員梁非同則演繹戲曲藝術特有的步法,三人相互配合,以音樂和身段動作來完成是次嶄新的「實驗戲曲」演出。

演出定名為《學行》,其一大賣點是設有表演者跟觀眾的互動環節,正如劇名的英文解釋,「行」的第一層解釋顧名思義是容讓觀眾在演出期間可以藉由模仿演員來學習「步『行』( to walk)」,不過,我認為「行」字的更深層意思卻指向戲曲藝術獨有的服飾「行」頭及演員「行」當劃分。《學行》作為一場「實驗戲曲」表演,其最大特色就是回到戲曲表演的本質,亦即從演員的基本步功訓練開始探索戲曲演出的可能性,透過向觀眾展示生、旦行當的特定程式步法,挑戰他們對觀看戲曲演出的預期。李勁持在演後談就指出我們對於粤劇演出的想像要不是粤曲演唱會,就是演員全戲裝示人的全劇演出,卻忽略基功技藝演練也是恆常出現的表演項目。事實上,她的說法正正道出戲曲藝術的精粹,就是演員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基礎動作訓練,模仿特定行當的肢體語言、熟練連串程式動作,才能夠進入戲文演釋角色。換言之,演員在表演角色之前,先要接受「行當」規範訓練。另一方面,觀眾在觀劇過程,亦往往要學習一套特定的表演符號,再由此理解劇情,例如:當演員在舞台展現生或旦行專屬的步法,觀眾就能夠立即明白對方在演繹的角色之性別。

活用黑盒空間燈光 觀眾限時互動學「行」

早在觀眾進場前,陳志江就耐心講解參與方法,又再三提醒大家場地內的照明偏暗。一般而言,粤劇演出的舞台都慣常運用大白光燈,劇院又往往為遷就以長者為主的觀眾不時出入座位而維持場地有充足的燈光照明,比較起來,黑盒的現場燈光自然相對昏暗,演出期間的燈光未至於令人目不能視,惟場地整體燈光的主要來源就是演區周遭的燈條,與此同時,演員手持電筒照射出來的燈光也是另一光源所在。演出場地劃分為大、小兩個演區,各以小燈泡組成的燈條圍繞。兩位樂師處身大演區較邊沿的後方位置,演員就獨自坐在他們前方的小板凳,三人正對面是小演區,觀眾分坐在演區左、右兩側的觀眾席。

《學行》的製作團隊甚能活用場地空間和燈光,由於觀眾席跟演區的距離很短,舞台上出現的一切都被放大,而是次演出的主題正是演員的步法,當演員以電筒照射自己雙足(間或由樂師手持電筒),就無異於舞台為演員照射聚焦燈之效果,甚能引導觀眾的視線,令他們如同觀賞銀幕電影的近鏡畫面一般,可以特別仔細地留意表演者細微的足步動作。全場演出總共設有四次互動環節,每當小演區四周的燈泡亮起,觀眾就可以自由離開座位進入小演區,再模仿演員當下的身段動作。小演區細分為四個長型空間,能在同一時間容納四位觀眾並排而立。觀眾在燈亮時可以一直留在演區做動作,至燈泡熄滅,即表示該互動環節已經結束,觀眾隨即要返回座位。

演出壓軸蹻鞋穿戴 難得一睹綁蹻程序

演員梁非同在演出期間身穿黑色簡約服裝,先以赤足之姿示人,再依次換上四款生、旦腳演員專屬的鞋履,包括薄底京靴、繡花鞋、高靴和蹻鞋。整場演出在劇情上以人生階段的生、老、病、死串連,梁非同先穿京靴展現娃娃生的步法,扮演小男生以跳脫的步伐遊山玩水,隨意在人間塵世探索。接下來她換上一紫一青的繡花鞋,向觀眾演繹年青女子婀娜多姿的小旦步法,走出點步、碎步、雲步等,其後再轉換成較成熟穩重的閨門旦步法,意味角色年齡遞增。演員隨後又換上生腳高靴,角色性別即由女轉男,其身段動作亦盡現陽剛之氣。至於演出的壓軸就是蹻(通「蹺」字)鞋穿戴與及蹻功演練。

蹻功乃旦行專屬表演功架,演員綁蹻後,雙腳在外觀上會縮小成三寸金蓮,能在在舞台上模仿纏足女性之小腳性別特徵。簡單來說,蹻鞋的構造是在細小的繡花鞋內置放一塊有斜度的木板,蹻鞋的鞋沿跟長布筒相連,是以在整體外觀上不能看到鞋內木板。當演員穿著蹻鞋時,要將腳踩在木板之上,再以長布鞋帶用力將腳掌跟木板綁緊。演員完成綁蹻程序後,只有腳掌前端可以接觸地板,有如穿上沒有後跟的高跟鞋一般,所以,演員必須擁有高超的平衡力,才可以妥善在舞台表演蹻功。當今搬演粤劇紮腳武戲的伶人如王超群、鄭詠梅仍偶爾表演蹻功,不過,觀眾平常絕難一睹演員如何綁蹻,而《學行》最獨到之處就是讓此程序展示人前,而且很大程度加入表演性。梁非同坐在小板凳上脫去右腳的高靴換蹻,期間多次做出拋出和拉回紅布鞋帶的動作,行動完全跟隨音樂節奏,換言之,單純的鞋履穿戴在此已經完全轉變成一場表演。當演員換穿左腳蹻鞋時,更選擇坐在地板,再將腳擱在板凳上,以較艱難的方式綁蹻。由於演員穿蹻時必須嚴謹地將腳掌跟木板綁緊,稍一不慎或會帶來身體傷害,故此,製作團隊為顧及觀眾的觀看視覺和感受而特意安排演員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綁蹻,甚至作出高難度挑戰,由此足證演出設計之考究,表演者的心思及技藝之專業尤值得一讚。

演員梁非同將腳擱於板凳之上綁蹻(竺諺民攝)

最後,我還不得不談《學行》的音樂,在常規想像之下,樂師必須按照演員的身段動作來演奏音樂,音樂往往為配合劇情而生,是次演出卻教人看到參演者對音樂的著迷。正如陳志江在演後談分享,觀眾聽到特定的樂曲(是次演出較膾炙人口的曲牌就有【小鑼相思】和【漢宮秋月】等)就會聯想到特定戲曲故事的劇情,他卻決意將演出重點放在音樂,讓音樂先行,再探劇情。事實上,正因為演出焦點壓縮在演員的腳步動作,觀眾確實有極大空間去自行天馬行空聯想劇情。例如,梁非同一度以右腳蹻、左腳靴的方式表演,據她親自解釋,該段演出的概念是要展現男女依依惜別的談情故事。不過,觀眾也可以抽離故事,以性別角度切入思考兩性的不平等處境。至於參與互動環節的觀眾,更大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模仿演員的動作,甚至不會過份考究和詮釋劇情。總括而言,《學行》作為實驗戲曲演出的革新性在於能夠將傳統粤劇藝術手眼身步中的步功放大,讓觀眾再思程式動作之特色。最後,容我以藝術節團隊的自白為全文作結:「在這個世界,創新越來越難,好像什麼東西都有人做過了,而藝術家們的神奇之處正正在於仍然能夠在日常之中施展魔法。」經過一才鑼鼓的巧心安排,日常的腳步動作也能「行」出演出的新可能。

《學行》

主辦︰晨刻藝術
製作︰一才鑼鼓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黑盒
日期︰2021 年 9 月 2 日及 4 日
觀看場次︰2021 年 9 月 4 日下午 3 時
藝術類別︰實驗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