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棚學校二三事
天台學校是香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特色,直至徙置區清拆後,才成為了歷史。街坊帶路導賞員阿甄曾經就讀天台學校,他帶街坊走訪深水埗區的時候,便會訴說不少他口中「天棚學校」的舊事。對於昔日讀書的經歷,他侃侃而談,為眾人道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聽得大家津津有味。
五十年代香港教育並不普及,很多基層家庭負擔不起子女的學費,加上戰後香港人口急速增加,天台學校就此崛起。這些學校位於 H 字型建築的七層徙置大廈的天台,有些是一所學校獨佔全場,有些則有兩所學校同時經營,一左一右,中間用鐵絲網分隔。最初,老師和學生都要在露天地方上課,日曬雨淋,後來雖然有了課室,但數量也不多。當時,課室和學生主要的活動範圍在天台,而教員室、校務處和洗手間等則設於七樓,因此,學生上下課都要走多層樓梯,但由於學習機會彌足珍貴,大家都毫無怨言。
阿甄憶述當年在天台學校就讀幼稚園,印象深刻,那時學校地方不大,一般只有兩個課室,因此即使是不同班、不同年級的學生,也需要在同一空間上課,中間完全沒有間隔。聽到這裡,街坊也不禁問︰「怎能上課啊?同時有不同老師在說話,不是很亂嗎?」阿甄笑一笑,回了一句︰「也沒辦法,環境就是這樣啊。」相信當時學生為求得到學習機會,大家也是諸多忍讓吧。
當然,說起昔日讀書的情況,也不是只有欷歔的回憶。阿甄說當年也有「聖誕聯歡會」,不過只是老師選幾個學生出來唱唱歌,跳跳舞便完事,雖然慶祝活動遠遠不及現在的學校豐富,但也是學生重要的回憶之一。
不論是哪個時代,學生們最期待的都是小息時間。阿甄說當年小息是學生最歡樂的時刻,那時,有少數懂得做生意的居民會辦起家庭式作業的「小食部」,只要有一個小孩知道哪裡有零食賣,就能把消息帶給其他小朋友,有錢的孩子便拿著「斗零」,到附近居民家中購買零食。雖說是零食,其實一般就只有糖果、魷魚等。沒錢的小朋友買不到零食,就只能結伴玩耍了。阿甄說每逢小息,樓下的居民投訴最多,因為孩子的腳步聲總是「嘭嘭嘭嘭」的傳到了樓下,加上嬉戲打鬧的聲音,令居民不勝其擾。
有時候,也會有頑皮學生跟鄰校學生吵架,兩校的小孩隔著鐵絲網互相挑釁,對罵一些學生間流行的打油詩(向來品行端正的阿甄強調自己並沒有參與其中,更再三表示那首打油詩太「粗俗」了,不宜刊登出來,要是大家好奇,日後有機會參與阿甄的導賞團時,不妨問問他當年學生對罵的事哦!)。鬧事的結果可想而知,這麼細的一間學校,有任何騷動,都逃不過老師的雙眼,這些互罵的行為在當時來說已是犯了「大過」,不論涉事學生還是其他無辜學生,一律「打手板」處置。這種「連坐法」的懲罰,要是放於現代社會,相信家長們一定會群起反抗,最後遭殃的絕對是學校。
除了犯大事會被打手板外,阿甄還說背不出書也要受此懲罰,但當然程度較輕,有時老師只會象徵式地用鉛筆輕輕打學生的手腕一下,不會太痛,這算是老師對學生的另類疼愛嗎?
到了六、七十年代,有些天台學校遷移到獨立校舍,有些則直接結束辦學,天台學校逐漸式微,成為了為香港教育的一段歷史。
圖片來源:香港電台,〈香港歷史系列 IV — 有教無類〉(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