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hit, what a bold statement
詞人黃偉文近日一口氣替 Mirror 兩名成員填詞。Edan 是一路合作開的,由 E 先生到小諧星,再到蘋果批。Wyman 也開玩笑說,是 Edan「(音樂起跑綫)的『歌詞 chief designer』」;至於 Anson Lo 卻是首度合作,令我好奇的是 Wyman 會在跳唱音樂填上怎樣的歌詞。
初聽《Megahit》,我確實覺得歌詞不怎樣,但「乒鈴嘭唥」留下了深刻印象,覺得「好地」,又好 match 歌裡其他形聲詞。在 uh-oh、boom 同 bang 之外,「乒鈴嘭唥」簡單四個字告訴我:形聲原來可以不用拼音,粵語漢字都能夠寫得出來。這份執著,我覺得是 Wyman 的小小心意。說是「近10年最難寫嘅作品」,詞人的心思怎可能只得那四個字?
《Megahit》上架之初,朋友圈大多用情色角度切入,說很 sexy。我也要承認,first impression 也是 1997 年 Sammi 《非男非女》的感覺,「事事也也許,醒了不知抱著誰」。25 年前,這樣的歌詞被人鬧「意識不良」;25 年後,「離開 comfort zone 隨處吻」也可能會容易招人話柄。不久之前,「名校家長」指控 Mirror 「帶起不良風氣荼毒青年」;Anson Lo 「陪做功課」的帖文又惹來家長投訴,話「偶像滲入校園」。
身處風眼,你可以選擇迴避,但《Megahit》偏在這個時間推出,跟這些是是非非幾乎撞個正,還要唱出「這是震央」。不可能是巧合吧?他(們)有心要做個回應,一次強烈的立場重申——我就是要:撼動,帶來改變——這也呼應著 Anson Lo 去年作品《一所懸命》(梁栢堅填詞)所唱的「來自我創大時代」。
「開心派對」背後的「幽閉格局」
相對演戲,唱歌比較個人。演戲,你要投入角色,做人哋;唱歌,你雖然都要投入情感,但歌詠作為一種抒發,比較貼近歌者自己,容易為人理解成「唱出(歌者的)心聲」。情感與態度直接表達,從而建立歌者的面孔,而今次《Megahit》的宣言也甚為明顯。
Anson Lo 解說《Megahit》的千字文提到,聽 demo 時首歌給他「派對」、「開心」的感覺。不過,在這麼不快樂的時勢,party 怎可能繼續照開?一輪「碰碰」和「吻吻」的歡快之後,音樂放緩的一段,唱詞揭出「開心派對」背後的暗黑面貌:
空屋裡沒有聲
剩低只得手語與及想像
煙花焫著爆仗
願將這種幽閉格局點亮
沒有聲的空屋,「格局」還要是「幽閉」的。這種「無聲」應該不是萬籟無聲那種舒泰,而是帶點恐怖的肅穆。在無聲的空屋裡,人們只能靠手語溝通,憑著想像去突破悶格。此時此地,有人願意去燒煙花、點炮仗,「將這種幽閉格局點亮」。這一句沒有主語,不好推測是誰人願意點亮幽閉,但在緊接的英文唱詞很快就找到答案——I’m ready for this。I,第一身,是歌者,是 Anson Lo 本人。Baby you’re mine I’ll blow your mind,你是我的人(神徒常說「我是你的人」嘛),我會令你神魂顛倒。與「碰碰」和「吻吻」一起看,它可以讀出情愛的意味;但同「這是震央」夾起來,再結合種種環境氣氛來看,它又可以變成「撼動」宣言的延續——我可以做出一些震撼得叫人停下腳步的事,衝擊大腦。
Aye, It's been a while
Baby you’re mine I’ll blow your mind
Cause everything I do , I doing with the passion
I’m ready for this so just come and hit it
短短兩段,唱出了誰和誰的心聲,可能是我吧?我每次聽到這裡,就因為「點亮幽閉」而感動不已,好像見到一個人扛起使命,嘗試去作出改變。改變,不是我生安白造的,Official MV 的簡介第一句就是「勇敢嘗試,勝於原地踏步」。
不論任何關係,都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特別是戀愛路途,縱然遇上性格不一樣、價值觀不等同的人,走在一起,會是衝突連連?還是幸福快樂?
Megahit 與 Ultralink
用戀愛打個比喻,《Megahit》想說的可能是「ultralink」(超連結)。Beatbox 同古箏,同是音樂上發聲的方法,但一東一西、一古一今;真皮、玻璃膠,同樣都是物料,但質感不同。將「唔啦更」的事物擺在一起,雖然可能難免有磨擦,但「不必怕將彼此刮花,世界對話𥚃優化」,甚至「即使碰出一天碎花,留下浪漫事,鏗鏘嗎」。有分歧都好,試著溝通,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哪怕可能會火花四濺,總有意想不到的好事發生」(MV YouTube 簡介語)。
歌詞,你可以話是詞人寫的,但 Anson Lo 自己也多次提到,MV 是跟經理人花姐在車上傾出來的。這支 MV 也是沿著同樣路線拍出來,連他在新歌相關的訪問也多次提到跟其他 Mirror 成員的溝通。《Megahit》想要說「連結」的意圖顯然易見。
就說最多人討論的嘉賓:Dee Gor、麗英、欣宜、鄭中基。我試著這樣分類一下:來自 Error 的 Dee Gor 對 Mirror 的 Anson Lo 來說,算半個同事吧?但其實 Dee Gor 參賽前,早就在 YouTube 很活躍,「學舌鳥」和 CapTV 都有他的身影。同樣,麗英雖然都不時在 Viu 節目出現,但出身於網台「小薯茄」。相對而言,欣宜和鄭中基不但是前輩,也算是「傳統」傳播平台出身的藝人。線上與線下的合作,前輩與後輩同台,雖然不至於超級驚喜,但也可算是「跨界超連結」的象徵。
這都是螢幕內的事,但教主沒有忘記神徒,以及其他螢幕以外的人。今次 MV 的舞步排得像《星光夢裡人》,是那種音樂劇(電影)的群舞,沒太多個人炫技的尖叫位。Anson Lo 也在訪問中說過,知道有粉絲覺得之前的跳唱舞蹈太難學,所以今次特意設計簡單動作,讓大家都可以跟著做。那個 uh-oh 的 signature pose 更是簡單易做,有如 1990 年郭富城《對你愛不完》的標誌性手勢。「uh-oh手勢」比「愛不完的甩手」來得更低調,一般人在街上做也不會太奇葩。門檻那麼低,他就是要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他在 Instagram 發起 #megahitchallenge,呼籲聽眾一起做手勢拍片拍照,你可以當成是谷宣傳的手段,但也可看成:他不但要你看他表演、看他跳,讓他來逗你笑;也想你一起參與,參與就是連上。連結,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手勢。
燒滾氣氛安撫世人
由《一所懸命》到《Megahit》,從「我耗盡我這生,盡變我命運再去攀登」的立志奮力,到「是我去實現,痛也自願」的無悔,來到「願將這種幽閉格局點亮」的明志,再喊出「I’m ready for this so just come and hit it」,我好像可以感受到當日何桂藍因為《一所懸命》迷上教主的心情。我曾經擔心 Anson Lo 脅著高人氣好容易變「大殺傷力武器」,寫文叫他「Show me your ego」。人氣變武器的威脅雖然尚未解除,但在《Megahit》彷彿聽出他的 ego,ego 可能放得很低很低——舞者和歌手雖然台上閃閃發光,像明星;但其實也可以很卑微,如一片小小的磁鐵,用表演吸引和凝聚不同觀眾、聽眾的平台。
早排查映嵐和趙雲不是討論過偶像真身與假面的話題嗎?我開始覺得盧瀚霆本尊是甚麼人已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喜歡舞,透過舞,獲得他人認同,接通身外的世界;他再透過舞和表演,將這份獲得認同的能量傳開去,去感染世界裡更多不同的人。由此展開的維繫與連結,你可以說是形象、可以視作平台,總的是說就形成你我所見的「Anson Lo」。
「Anson Lo」成名走紅,藝人名利雙收,但也自有得失取捨。睡眠不足,私人生活大大壓縮,一言一行都要被人評頭品足……《Megahit》的 MV 中,巨星去到油站都被人跟蹤拍攝,似是歌手的生活寫照。Anson Lo 雖然澄清那個「巨星」不是自己,但他近期也說過成名之後最不習慣是去哪裡都是時刻檢視儀表。名人也有名人的負擔,人們總愛說「食得鹹魚抵得渴」。想要大紅大紫,想要成為巨星,想要變成 icon「燒滾氣氛,安撫世人」(何韻詩的《艷光四射》,同樣是黃偉文詞),Megahit 背後不無代價。
《Megahit》MV 入面,巨星化身油站小子,輕鬆自在地起舞。現實中,Anson Lo 想要做回「平凡人」嗎? 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普通人和藝人之間,他在近期訪問中說仍然會選擇做藝人,「因為我想在台上跳唱表演」。得失取捨心中有數,不如「捉緊青春試溫度」,看看熱潮可以燒得有多燙,「I’m ready for this so just come and hit it」。你感受到這份宣言的重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