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 每周一書】魷魚的聯想
Netflix 韓劇《魷魚遊戲》上架以來,相關討論不絕。煲劇熱潮席捲全球,《牛津詞典》最近也收錄了 26 個韓語拼音的新詞,再度引起大眾關注韓流。乘著《魷魚遊戲》大熱的背景,我們邀請獨立書店推薦相關讀物:有人從韓文化出發,有人從人性出發,也有人思考流行文化的影響力。
七份一書店@東南樓(貍奴居)和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不約而同想起了記者麥可·布林所寫的《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通過作者第一身的觀察剖析韓國社會。
田園書屋捕捉的是《魷魚遊戲》故事呈現的人性掙扎,藉著蘇菲.漢娜的《成大事者,懂記仇》,提出心理角度去看暗黑劇情;序言書室則遊戲設定延伸到比喻社會的思考,引介茱利亞‧卡熱《民主的價碼》,反思民主體制與特權階級的糾結。
從海外到本地,解憂舊書店借用湯禎兆的《雜踏香港》,通過文化觀察的文章,思考潮流與社會互為作用的關係。
序言書室:茱利亞‧卡熱《民主的價碼》
近日播放的韓劇《魷魚遊戲》,再令觀眾們思考現代民主體制下,一般民眾會否為了償還鉅額債務,而放棄自身的個人自由。這個問題不單牽涉到個人自由,更有可能影響民主體制,令民主體制成為鉅富或特權階級的保護傘,對富人的挸範充滿漏洞,政黨淪為富豪間的走卒,就像「魷魚遊戲」中為自身利益拼命的玩家,不過是看台上貴賓們的玩物。問題在於自由經濟學家們都認為,政府不應妨碍市場上的自由,然而就捐獻來說,這種自由將對國家或民主制度造成威脅。針對此一問題,各國政府皆有不同規定,其目的為令小額捐款者(也就是貧苦大眾)受惠,並限制大額捐額者的影響。法國經濟學家茱利亞‧卡熱的《民主的價碼》,就談及選舉捐款及補貼、政治獻金或金錢資助對政治制度的影響。作者以統計比較西方英美法德意等國家的政治獻金規模及相關規定,思考政府補助、捐助上限,還有稅捐制度(把稅金中的份額捐給政黨)等問題,思考各國現存制度孰優孰劣。讀過皮克提《21世紀資本論》等著作的朋友們,可將《民主的價碼》視為以政治捐獻補助及選舉經,闡釋其對平等經濟學理念及實踐或對政黨發展影響的相關著作。
七份一書店@東南樓(貍奴居):麥可·布林《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
「韓國,不斷創造經濟、文化奇蹟,讓世人無法忽視它的影響力。從蕞爾小國躍進世界舞台,來自首爾現場的剖析與未來預言」這本書著眼於從韓國的民族性和歷史解釋南韓從貧窮的農業國家開始,如何在一個世代內實現經濟發展、民主化,以及受全球關係的文化勢力。
本書作者從1980年代擔任《華盛頓郵報》的駐首爾記者,一方面長期紮根南韓親身觀察,另一方面以外國視覺分析南北韓局勢、南韓社會、文化及政治等議題。《新韓國人》是作者根據近年韓國的轉變和發展所寫的更新版。書中探討韓國人的民族性、歷史、文化如何驅使南韓的經濟、文化實力迅速發展,亦實現民主化。
一般讀者較熟悉的應是第二十四章後討論的已備受世界關注的南韓。這章節探討韓國人在與世界文化接觸時,努力保留自己文化,並逐漸獲得國外歡迎的過程。我們熟悉的韓國電影、音樂、電視劇及文學等文化影響力如何孕育出來,政府、大企業、藝術家各自的角色定位轉變等皆有論述。
我們在了解熟悉的現代「新韓國人」時,閱讀此書可追溯回韓國自古的變化。在對韓國人性格及文化有更深認識外,亦探討了韓國未來轉變的展望。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麥可‧布林《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
不少論者提到,Netflix 生存遊戲劇集《魷魚遊戲》熱播的原因,非因其製作質素,卻在於其出眾的市場營銷。回看,韓流自2000年起躍上世界舞台,與南韓硬實力的堀起密不可分。
英國學者麥可‧ 布林《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一書仔細拆解南韓工業經濟與民主政治的發展,解釋了或連人民自身也不太能理解的國家奇蹟從何而來。例如,PSY 的騎馬舞〈江南style〉全球囑目;背後,網絡媒體YouTube 的興起是運氣使然,但,支持娛樂公司龐大造星工程的經濟基礎亦不容忽視。藉着扶植財閥家族,保護並補貼國內市場,南韓政府有效施行中央計劃的經濟體系,飛躍成長。
經濟體的增長充份體現於文化產業。音樂以外,1990年中後期,三星集團與新一代製片人合作,大力投資,造就了本地電影業的復興,奉俊昊《殺人回憶》、朴贊郁《原罪犯》、金基德《聖殤》等作品屢獲國際影展獎項,正證明南韓電影業的逐步成熟。雖然書中,布林指政府官員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極為遲鈍,但其不干預與激勵措施仍某程度上開拓了海外韓流的文化出口。
理解韓流,對香港人來說十分重要。畢竟其已緊扣我們的生活與娛樂。追看《魷魚遊戲》,玩椪糖,順便研究南韓現代影響力的源由,不失為一假期樂事。
解憂舊書店:湯禎兆《雜踏香港》
韓國近二十年影視娛樂發展強勁,深受年輕一代追捧。我自己不年輕,對韓風沒有感覺,相對較喜歡日本文化。現在這種此消彼長的狀態想起湯禎兆在《雜踏香港》中提及傳媒一向分析現象以二元對立的取代思維下筆。「我們習慣把一個潮流代替一個潮流視為常態,而有意無意中抹殺了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作者對文化研究十分在行,文化研究著作眾多。《雜踏香港》是他對香港各種文化觀察的結集,雖然是舊作,但正正道出各種潮流的「千絲萬縷的關係」。韓國影視是在參考港產片及日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今天我依然覺得韓劇老土),這提醒我們曾經是東方荷里活而現在已沒落了。
田園書屋: 蘇菲.漢娜《成大事者,懂記仇》
南韓電影《魷魚遊戲》把數碼時代以前流行過的童年遊戲,搖身變為致命生存挑戰,以一場殘忍的生存遊戲為主線,結果在全球掀起熱議。有人直呼過癮,有人則認為寫出如此引人入勝的暗黑劇情,應該是有強烈記仇的心理。
值得推薦英國心理推理暢銷小說家蘇菲.漢娜的這本書,她發現很多成功人士都懂得如何「記仇」,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認為,「記仇」有損身心,應該學會原諒與寬容,才能往前走。她為了顛覆大眾對記仇的刻板印象,推崇記仇是正面又有益的行為,特地請教劍橋大學心理治療師與情緒治療師,提供專業心理觀點與意見。
其實,記仇是人生慘痛、受到傷害、被冒犯的不滿情緒,需要好好照料,像是送給自己最有價值的紀念品,可以成為驅動自己前進的原動力。「記仇」甚至啟發了歌曲、電影、書籍、政治、運動、建築……美國樂壇歌后泰勒絲經常以歌曲表現內心的怨恨,公諸於世,大受好評; 奧斯卡獎得主安娜.坎卓克在推特發文:「我一輩子都在訓練自己記仇。」《衛報》引述研究:「人類以建築表達怨恨」
中國有句古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似乎是記仇的最高境界,只可惜,在香港和中國都沒有創作自由,否則,一定會出現比《魷魚遊戲》精彩得多的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