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斯】

在巴洛克音樂百花齊放的十八世紀,年邁的巴赫以一曲《賦格的藝術》攀上賦格音樂的顛峰之作。其結構嚴謹之餘又不失理性之美,成為後世許多作曲家的學習對象兼靈感來源,當中包括莫札特、海頓、貝多芬等人——貝多芬甚至將自己的一首作品名為《大賦格》,可見《賦格的藝術》影響之大。

《賦格的藝術》共有十四個賦格以及四個卡農,全長七十至九十分鐘不等。主題由十二個音符所組成,再發展成我們所聽到的宏偉篇幅。當初巴赫動筆譜寫本曲的真正動機尚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賦格的藝術》是一首未完成的作品,而標題是在巴赫死後,由其女婿在手稿上所加的。德國音樂學者Hans Heinrich Eggebrecht認為,《賦格的藝術》是一種抽象音樂的呈現,比起感官它更能訴說思想;儘管《賦格的藝術》高深得甚至達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但其史詩性以及在人類文明上的貢獻乃是不容置疑的。

由於巴赫並未為《賦格的藝術》指定樂器,現今錄音常見的樂器包括鋼琴、管風琴、弦樂四重奏。最近DG所推出的《賦格的藝術》新錄音由俄羅斯鋼琴家Daniil Trifonov所灌錄。

在訪問中,Trifonov稱巴赫為一名情感豐富以及善於用音樂表達內心的作曲家。「巴赫儼然是一個傳奇人物,一位站在顛峰、凡人觸不可及、無法比擬的天才……其創作力的來源無疑是來自他那對音樂充滿的靈魂。巴赫身處在那個啟蒙運動尚未發生的時代,音樂創作被視為一種奉獻行為,是揭示自然規律的一種手段,凡人得以窺探和解構上帝的法則及宇宙萬物之奧秘。」

Trifonov認為,巴赫視複音音樂為描述和表達自然最有力的工具,而其中賦格就是他的最愛。《賦格的藝術》作為巴赫晚年的曠世之作,揉合了巴赫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當中涵蓋了愛、知識、哲學、精神、宗教,全都濃縮在十四個賦格以及四個卡農之中。「《賦格的藝術》可以被我們解讀為建築和寓言——無論在物理或是形而上學的層面上——在今生和來世都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