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製圖

【文:凌家健醫生(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醫生委員會委員)】

阿基里斯跟腱(Achilles Tendon)是一條位於足踝後側的肌腱組織,也是人體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條跟腱。不少體壇名將都曾經因為阿基里斯跟腱受傷而退出比賽,其中包括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杜蘭特(Kevin Durant)、美國網球運動員「細威」莎蓮娜威廉絲(Serena Williams),以及中國「欄王」劉翔等等。

阿基里斯跟腱(Achilles Tendon)的位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少人會把「跟腱」與「韌帶」兩者混淆。事實上,跟腱(Tendon)負責將「骨肉相連」,即把肌肉連接骨頭;而韌帶(Ligament)則負責把「骨骨相連」,即將骨頭互相連接。而負責「骨肉相連」的阿基里斯跟腱,其上方連接兩組主要肌肉,分別是腓腸肌(Gastrocnemius Muscle)和比目魚肌(Soleus Muscle),而下方則連接足部跟骨,將肌肉收縮的力量傳到連接的骨頭,使腳跟抬起來。因此,不論走路、起動、跑步、蹬腳,以至跳躍等等動作,都需要依賴阿基里斯跟腱傳遞力量。假如阿基里斯跟腱受傷、甚至撕裂的話,絕對是運動員的惡夢。

在醫學層面,當任何組織出現撕裂的情況,我們都必需要先探討最基本的問題核心:為什麼它會撕裂呢?診斷阿基里斯跟腱撕裂時,先要判斷在撕裂之前,跟腱本身是處於正常的狀態,還是病態的呢?打個比喻,當吊橋斷裂,也要思考到底大橋斷裂前結構是否正常?如結構正常,可能要遇上極度強烈的外力因素才會導致斷裂。相反地,假如吊橋本身已經嚴重生鏽,輕微颱風亦有機會帶來影響。

回到阿基里斯跟腱斷裂的問題上,如果患者的跟腱本身處於正常狀態,但在踢足球時被其他人從後「剷跌」而引致嚴重創傷(即跟腱遇上強烈的外力因素而致斷裂),其處理方法一般都是透過手術治療。相比起其他保守的治療方法(如打石膏),手術修補的好處是加速復康及減低再次撕裂的機會率。加上現時科技進步,手術治療的技術亦由傳統手術方法進步為微創手術,風險亦相對較低。在香港,不少修復阿基里斯跟腱的手術都以微創方式進行。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過往舉辦工作坊實況

然而,如果阿基里斯跟腱本身已經出現病變,情況則較為複雜。病變的病徵包括持續出現腫、痛,或在運動後跟腱的位置時常出現不適感等等。在此情況下,患者應盡快尋求醫生或專業的物理治療師的意見,對症下藥。一般來說,醫護人員會建議患者做強化運動、磁療等等,因為上述治療能有效地改善阿基里斯跟腱的問題。現今社會科技發達,網上不乏與運動和治療相關的影片或資源,不少病人認為可自行做強化運動或治療,無需醫護人員的指引。然而,治療的重點是適當及漸進式負重(optimal and progressive loading),專業醫護人員能為患者跟進康復進度,當進度達致某個水平後,便可設計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和適當的負重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物理治療或其他非入侵式治療方法,仍未能解決阿基里斯跟腱出現病變的問題的話,醫生有機會採用其他治療方法,例如藥物注射。以往,注射類固醇是一種頗為常見的方法,但由於類固醇有機會增加跟腱斷裂的機率,因此,目前的趨勢傾向減少使用類固醇,改為注射透明質酸或富血小板血漿(俗稱 PRP)。普遍來說,注射富血小板血漿的治療效果不錯,可是,目前仍未有相關科研數據指出注射哪一種藥物才最為有效,我們仍需要等待更多相關研究數據。

若患者的腳跟後方持續地出現痛楚時,醫生大多會安排 X 光和磁力共振檢查,進一步找出問題原因,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哈格倫氏症候群(Haglund’s syndrome)。Haglund’s syndrome 是指患者後跟骨的位置突起呈拱形,當步行、跑步或按壓時,突起的後跟骨經常與跟腱磨擦,久而久之令阿基里斯跟腱容易出現發炎和病變。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微創手術,利用微創內視鏡將突起的骨磨平,令跟腱不再受壓。然而,假如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阿基里斯跟腱有可能因長期受壓而處於霉爛狀態,甚至很大機會斷裂。

在這情況下,醫生會為病人施行清創手術,將病態的跟腱切除,然後再進行修補。若情況非常嚴重,更有機會需要轉移其他位置的跟腱,以修補和重組阿基里斯跟腱。不難想像,修補和重組是一個更大更複雜的手術,復康時間亦較長。事實上,大部份情況非常嚴重的病人在接受手術後,其運動機能和功能也無可避免會變差,完全復原的機會率較低。筆者曾經有一位熱愛籃球的病人,其跟腱問題拖拖拉拉了接近一年多,情況非常嚴重,最後需要進行清創和跟腱轉移手術,患者雖然未能完全回復受傷前的巔峰狀態,但仍然可以回到球場入樽。

最後,筆者希望透過本文帶出一個老生常談的訊息,就是「病向淺中醫」。運動後,若感覺腳跟後方位置有疼痛、腫或其他不適感,建議盡早檢查清楚,在跟腱尚未撕裂、霉爛或出現其他不能挽回的情況之前,簡單地把傷患好好處理。

凌家健醫生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醫生委員會委員(2020-2022 年)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助理教授

 

原刊於《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