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5 月母親節,由義務急救員,轉做網媒記者的何家欣,「入行」約 2 個月,到旺角直播示威情況,期間人有三急趕赴洗衣街女廁。她憶述當日走入廁所,看到兩名女子被上索帶,於是拿起相機拍攝,旋即被警方制服落地,期間疑遭四警膝頭跪頸、近距離噴胡椒噴劑,她一度失去知覺且失禁。她事後被捕,早前被裁定拒捕罪成,判處社會服務令中最高時數的 240 小時。

除了案發經過,她說至今回想起審訊過程,都令她心有餘悸。尤其是當日警員作供的聲音,喚起她被制服及受傷的情景,多次出現心跳加速、甚至作嘔等反應。有臨床心理學家表示,上述反應或反映當事人有 PTSD (創傷後遺症) 傾向。若未處理好情緒就要出庭重看案發畫面、聽證人重述事發經過等,或會引起身體強烈不適或迴避反應,建議患者作供期間,感到不適就要申請休庭,「畀自己抖吓氣」,長遠而言應尋求協助。

警方則重申不評論案件,指使用武力有嚴格指引,又指警務人員只有在必須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適當武力。

「轉行」因覺得  影相不亞於救人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期間,主打直播示威現場的網媒如雨後春筍般冒起。前網媒《娛賓》女記者何家欣,是其中一人。

傳媒界有個亙古不息的道德難題,就是身為記者,應先拍攝還是先救人。

她記得第一次掛起記者證到銅鑼灣直播,看到有人在電車路附近,吸入催淚煙後暈倒,看似近乎休克。那一刻,她選擇了拿起相機拍攝。

她相信,透過拍攝記錄真相,重要性不亞於出手救人 —特別是如對方是受害者,「受害者暈低咗,有其他人講返畀佢聽,係邊個人搞到佢暈低咗;又或者受害者屋企人(睇到張相)知道,啊,佢唔係無緣無故受傷㗎喎......我嗰陣會咁諗。」何家欣解釋。

不滿外界批運動假新聞 投身記錄工作

這想法在爆發運動半年後萌生。何說,一日她走過便利店,看見報刊架上有報道抨擊「黑記遍地」,質疑假記者報假新聞,她即有一疑問在腦內盤旋,「使咩話人係假?難道嗰件事係無發生過咩?」

她愈想愈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想把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告知公眾,遂與運動期間認識的友人合辦媒體,「如果你覺得第一間係假,第二間係假,第三間又係假,當去到間間都係話呢一個情況嘅時候,你仲會唔會相信呢一樣嘢其實係無發生過?」

翻查網上資料初步統計,由 2019 年 7 月起成立的網媒達兩位數字,包括《拾玖傳媒》、《蛋蛋俱樂部》、《熙熙直擊》等,其中《娛賓》於去年 3 月成立,截至今年 8 月 14 日,其 Facebook 有 6,785 人讚好,11,305 人追蹤。

由「記者」變「被告」

不過人多未必勢眾。部分網媒直播時,不時夾雜主觀言論及評述,遭批有失中立或公正性,不是人人接受。何家欣坦言,最初《娛賓》成立時,確有同樣傾向。但她稱,受傳播系出身成員影響,成員慢慢同意媒體責任之一是監察政府,報道漸從指罵中抽離,趨向較中立報道。

去年母親節,何的角色再轉換,今次由記錄者,變成被告,更於事件中受傷。

2019 年反修例運動中,何家欣曾任義務急救員,其後「轉行」做網媒記者。這年間,她稱出現皮膚敏感,雙手、背脊等位置最嚴重,「中咗 TG 或 中椒,啲汗淹住,損哂。」

說場邊話題,何家欣「雞啄唔斷」。但一問及案發經過,她即如遭電擊般怔住,雙眼警覺又不安地四處瞄,接著她開始抖大氣、不停撥弄手指,眼皮止不住跳動抽搐。每回憶一小段,她都會沈默良久,多次欲言又止。

「我只記得好混亂情況......即係噴胡椒噴霧......撳住我,督我個頭......」

她說,事件細節已記不清,獨獨抹不走「受傷緊嘅過程」。她說,「......有 5 至 6 個人喺我背脊度......有人問,『仲有無第二支胡椒噴霧?』」

庭上重見拘捕警 何稱「成個人打冷震」

何家欣其後「踢保」,相隔半年,去年 11 月被警方上門拘捕,遭控一項拒捕罪,審訊歷時約半年。庭上,控方傳召多名警員作證,包括當日在廁所拘捕何的數名警察。

何指,當時聽到其中一名警員作供的聲線,突然「成個人打冷震」、「起雞皮」、心跳加快。她稱案發當日被制服地上,視線受阻,故特別記得壓著她、說「仲有無第二支胡椒噴霧?」那把聲音。

「果個時間......我係又驚又呆咁樣」,她憶述當時在庭上,無法在筆記簿上記下任何事,試過數次「啲雞皮開始竄起,跟住會想嘔」。

何家欣說起受傷過程時,會有不停撥弄手指等不安反應。

稱怕遭監視 開審起養成抄車牌習慣

何續說,自開審後多了一個習慣,「有一排我見屋企樓下多咗好多陌生嘅車...... 我就每日慣咗,如果我見到有『生保』嘅車,會記低佢車牌。後尾有一日,好神奇嘅事情發生咗,真係有個警員落車......不過查我屋邨另一個人。」她坦言怕被監視或再被起訴,「始終喺呢個世代,都唔知有咩講得有咩唔講得。」

她意識到不對勁,曾經求醫、服藥,但都「治標不治本」。

臨床心理學家稱與 PTSD 症狀相似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表示,上述反應或反映當事人有 PTSD 傾向。一般而言,PTSD 症狀有三大類。其中一類是身體反應變得強烈,「最明顯反應係聽到少少聲都成個彈起、跳起,甚至行唔安、食唔落,好似有蟻咬咁。」另有一類是「逃避」反應,患者會用盡方法去逃避事件提示物,例如難重返事發現場,「有啲係會嚴重到解離狀態,例如突然變咗另一個性格;有啲無咁嚴重嘅,可能會感受唔到自己隻腳係邊,或者 blank out 咗唔認得你。」

鄭說,一般而言,身體會隨時間漸漸適應,大多於事發後 3 個月就能平復。但如未獲適當治療便重提事件,「再勾起返(反應)都唔出奇」。

若審訊無可避免,鄭建議須出庭的人,在庭上重看案發畫面,或聽證人重述事發經過時,以 10 分為滿分,不適感到 5 至 6 分宜提出休庭,「唔好去到頂唔順先叫停」,「畀自己抖吓氣」。

鄭寶君又說,面對創傷事件,每個人的情緒反應都不同,只要覺得有困難或不舒服,都應及早求助,「求助唔可恥,照顧好自己先可以重新開始。」

何家欣提到當日在旺角女公廁受傷過程仍心有餘悸,但記錄不亞於救人的信念不變。

不甘被判社服令 但無悔決定 

何案原於今年 6 月被裁定罪成判囚四週、緩刑兩年,主任裁判官嚴舜儀同日說拒捕罪不可判緩刑,「我必須覆核我自己」,宣布押後一個月再判,最終改為 240 小時社會服務令。

而何原屬的《娛賓》,已於今年 6 月結束營運,所有報道同步下架。

回首短短兩個月網媒生涯,有否不負初衷?曾否後悔決定?何家欣沒有答案,「我未夠班去評論自己有否做好應該做嘅野。」但她說:「如果再有機會再有能力既,都會企返出嚟,繼續以中立角度去記事。」

何家欣稱事件後身體有後遺症,但寧願忍痛做倉務等勞動工作,「我唔使見咁多人,會覺得舒服好多。」

警方:使用武力有嚴格指引

至於她指稱疑曾遭警員膝頭跪頸,何家欣指不排除向警方投訴,但坦言「社會變化咁大」,對投訴結果不抱有期望。

《立場》就投訴向警方查詢,警方回覆指不評論案件,僅重申使用武力有嚴格指引,警務人員只有在必須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適當武力。而在使用武力前,會在情況許可下盡量發出警告。

警方又指,若接獲相關投訴,投訴警察課會按既定程序,確保每宗投訴個案都得到公平公正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