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空戰 — 史上首次空對空導彈實戰
【文:Gunslinger 不曾遠去的硝煙】
在 1958 年八二三金門炮戰前後,兩岸空軍在炮戰前後持續在台灣海峽上空進行空戰,精銳盡出。在一連串空戰中,以九二四空戰對世界軍事發展影響最深,不只是因美蘇兩國製造的戰機正面較量,還因這次是空對空導彈首次投入實戰當中。
空對空導彈,早於二戰末期德軍已著手研發,以對付盟軍蜂湧的轟炸機群並奪回制空權,他們先把一戰中曾被廣泛使用的非制導空對空火箭炮如改良至陸戰用 42 式噴煙者(21 cm Nebelwerfer 42)的 BR21 火箭炮(Werfer-Granate 21)及匿稱為颶風(Orkan)的 R4M 火箭炮,再以這些為基礎開發出線控的 X-4 導彈(Ruhrstahl Ru 344 X-4),但未及投入實戰便已敗陣投降。
雖然德國的空對空導彈開發功敗垂成,但不少國家都意識到空對空導彈在未來空戰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付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故爭相研發各式各樣的空對空導彈,昔日的有線導引也被無線電遙控及紅外線導引所取代。可是,無線電遙控因無法應對轟炸機附近的護航戰機,故被雷達導引取代,而初期靠主動發射導引信號到目標上,讓飛彈在信號波束中飛行的雷達乘波導引技術,由於無法應對遠距離目標,而被由戰機提供目標位置讓飛彈追蹤的半主動雷達導引,以及飛彈自己搜查目標的的主動雷達導引所取代。另外,追蹤目標的雷達信號及熱源的被動雷達導引及紅外線導引也大行其道,當中紅外線導引飛彈更經常出現在不少電影之中。
在九二四空戰中,中華民國空軍所使用的 AIM-9 響尾蛇飛彈便是世上第一款紅外線導引飛彈,當時,三個大隊共 300 架次、台灣購自美國的 F-86 軍刀戰鬥機從桃園空軍基地起飛,搭載了響尾蛇飛彈及 50 機炮,飛往廣東、福建、浙江一帶作戰,並掩護 F-84 偵察機進行高空偵察。中華人民共和國空軍及海軍航空兵則在福州軍區指揮下,從潮汕福建一帶派出數百架次改裝自蘇聯米格 17(MiG-17)的殲-5 戰鬥機應戰。有見台方戰機配備飛彈,但飛彈需要在一定安全距離下發射,故中方戰機改為近距離包圍台方戰機,避免台方發射飛彈,只是台方仍成功發射數枚飛彈,按台方說法共 9 架中方戰機被擊落,2 架被擊傷,自身則毫髮無損。中方則聲稱只有一架解放軍戰機在被 12 架中華民國空軍戰機包圍下仍成功擊落兩架台方軍機後,才被飛彈擊落,另有兩架台灣軍機被擊傷。
雖然,雙方真實傷亡數字眾說紛紜,但至少肯定空對空導彈在這場戰爭中被實際使用並成功擊落至少一架戰機。不過,空戰後響尾蛇飛彈的數項弱點也為解放軍所知悉,如紅外線靈敏度不足及缺乏敵我識別功能,三枚未爆的響尾蛇飛彈也被解放軍截獲研究,在《人民日報》刊登圖片作文宣之用後,再作逆向工程開發自己的飛彈。無論對國共雙方,這場空戰皆成為很好的宣傳工具及研發飛彈技術的契機。雖然,台海空戰在同年 11 月因中華民國空軍退守台海中線以西而暫告一段落,只剩下不定期派遣偵察機收集大陸情報,但這一系列的空戰,使的兩岸更重視空軍發展,使雙方的空軍力量皆在世界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