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需要新思維 武力威嚇無補於事
回應北京對兩岸統一的論述,台灣總統蔡英文近日提出「四項堅持」,表明兩岸互不隸屬,立即惹起對岸強烈抗議,甚至台灣也有人指責蔡故意挑釁中共,不過他們都彷彿忘掉了,她所講的除了是無法抹殺歷史和現實,也是台灣未來走向的起步點。
不錯,蔡英文的論述,確有前總統李登輝一九九九年「兩國論」的影子。她的「四項堅持」,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要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等,不外依據民進黨的黨綱,闡述當年李登輝的主張:「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不同的是,李登輝強調中華民國始自一九一二年,以標示海峽兩岸憲政來源各有所依,並行不悖,但沒有突出新建立的民主政體。廿二年後,蔡英文的表述,把他的遺漏視為重點,強調九十年代的修憲有兩大特點,一是台灣還政於民,由全民選舉產生政府,二是所謂中華民國只限於台灣地區,擺脫國民黨戒嚴四十年來的政治空想,即不再自認其應有領土,除了台灣之外,還包括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
換言之,蔡英文不外說出台灣的歷史和現況。一九九六年以來,台灣總統以至立法機關全部改由人民直選產生,不管北京是否喜見樂聞,但無可否認,這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台灣的新憲政秩序,也代表放棄蔣介石、蔣經國年代「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等等反共主張。從台灣政府看來,他們只求現況不變,不再圖謀中國大陸寸地片土,那麼過去海峽兩岸國共爭逐代表全中國,及由此而產生的敵意,也該煙消雲散。
不過,從北京來看,偏守台灣的中華民國不再爭議中國大陸是其失去的領土,絕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放棄台灣屬於其版圖的一部分。更不能接受的是,經過四分一世紀的發展,加上政黨和平輪替執政,台灣已逐步鞏固自由民主的憲政秩序,並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和支持,以此抗衡北京統一台灣的論述。
過去北京的統一論述,是以一個中國為原則,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既然是中國唯一代表,那麼兩岸統一自然是由北京恢復行使台灣的主權,台灣最後降格為類似香港,但享有更大自治權的特別行政區。正因如此,蔡英文政府聲明台灣疆域不涉中國大陸,也無意代表「一個中國」的企圖,以甩掉被統一的政治宿命。
香港「一國兩制」的破局也是台灣人無法接受統一的關鍵因素。特別在國安法下,香港的自由民主迅速倒退,誰在台灣主張以「一國兩制」統一兩岸,形同政治自殺。加上台灣的憲政體制類近西方國家,政府權力完全源自人民,自由權利得到保障,而且經濟表現不俗,按照購買力計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台灣排名全球第十三(中國排名七十)。台灣過去數十年,見證民主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因此,兩岸統一所引起的疑慮,除了涉及如何確保自由民主權利,也關乎經濟民生能否持續發展。
應對新課題,北京需要新思維開闊局面,共創雙贏的統一願景。相反,北京收窄政治空間,過往強調「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雙方從中探討共同基礎,再走向統一,但近年已敲定以「一國兩制」為兩岸統一的既定方針,台灣不贊成此方針,等於對話也無意義。再者,北京不斷以軍力侵擾台灣,單是十月一日至五日,便有一百五十架軍機闖入台灣西南空域,以顯示強大軍力,擺出敬酒罰酒任君選擇的架勢。
問題是,香港式「一國兩制」對台灣人只是反面教材,北京需要另闢天地,爭取台灣人認同,而非強人所難。同時,以武力威嚇,製造民間恐慌以迫令政府讓步,接受「一國兩制」統一台灣,更往往適得其反,民眾變得恐懼北京的話,恐怕更抗拒統一。
當武力威嚇主導台灣政治議題,不啻又一次製造時機,令民進黨政府在台灣的集體危機中取得強大的民眾支持。只須看看,蔡英文「四項堅持」的強硬姿態,在野國民黨即使罵她挑釁中共,分裂國人,其實也出於保守台灣現狀的本土意識,試問又有誰跳出來為「一國兩制」背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