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瞞日報》的 logo,四隻大字下的語句,概括了它的前世今生(背景圖片素材來源:Nathan John @ Unsplash)

今夜 8 時許,澳門的網上媒體《愛瞞日報》在其社交專頁登出告示,內容如下:

「致讀者們:

由於前所未有的環境變遷,資源稀缺,《愛瞞》社交平台將自 2021 年 10 月 20 日凌晨零時起停止運作。

長久以來,《愛瞞》克盡己職,堅守新聞自由價值,呈現澳門的多元面貌。

承蒙讀者錯愛,有幸運作至今。

在此,再次感謝大家歷來的支持和指正,再會。

2021 年 10 月 19 日」

是的,這個澳門最具影響力的網上媒體將要停止運作。

老實說,大家都不驚訝 — 自從澳門民主派 DQ 事件發生後,《愛瞞》的停運基本上已是寫在牆上,只是時間、形式為何;而更不驚訝的是,《愛瞞》大概不會是最後一個停運的理念載體,畢竟澳門的民間力量向來都如蛛網般縱橫交錯、緊密相連,所以,縱然難受,但今天我們見證的,恐怕只是第一塊骨牌。

那沒有了《愛瞞日報》,代表的是甚麼?

  • 第四權的進一步失效:本來已是嚴重失衡,現在,就只剩《論盡媒體》繼續支撐
  • 再一條民間發聲管道的堵塞:君不見過往有多少匿名投稿,而當議會內已經沒有民主派代表,這媒體的倒下,是否又會令人少了一個發聲管道?
  • 社會輿論發酵、成型的平台:別忘了,它向來都是集網絡動員、報道於一身
  • 民怨疏道的出口:雖然在當權者和建制派人士眼中,這個媒體只是「搞事」的代名詞,但其實不少民怨和怒火都藉著留言而發洩出來,不致谷到爆

雖說人人都是記者和自媒體,但沒有了一個能整合資訊的平台,加上澳門社會的先天條件、後天加工,大概只會是眾聲喧嘩,卻很難道出一個所以然;而沒有了《愛瞞》,沒有了這個訊息集散點,要把消息控制,也就變得比以往容易。

我們愛說「蓋棺定論」— 雖然《愛瞞》與大家或許還會有再會的機會,但此時此刻,我還是想起了幾個月前《蘋果日報》被停刊時的一幅網上插畫,大約是:

死神來到,要把《蘋果》帶走。

《蘋果》問:「我是一間好傳媒嗎?」

死神答:「……不見得,也有很多人想你倒閉」……「但不應該以這種形式」

告示用上的字眼是「再會」,那再會究竟是何時?大概就只有一句「有下次嘅話」。

 

原刊於作者 Patreon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