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豪宅所在地九龍塘廣播道,半世紀以來佇立着兩層高、設計簡樸的港台教育電視中心,在一排樓高約 10 層的住宅旁,特別惹人注目。大樓在今年被放入賣地表,並在今日(22日)中午 12 時截標。教育電視大樓 1971 年啟用至今,隨着香港電台的萎縮,終於逃不過清拆命運。要數香港半百樓齡,能展示戰後建築、現代主義魅力的建築物比比皆是,教育電視大樓又有何與眾不同? 

只有兩層高的港台教育電視中心,在一排樓高約 10 層的廣播道豪宅旁,特別惹人注目。

位於廣播道 79 號的港台教育電視中心,出自第一代香港華人建築師 Eric Cumine(甘洺)的手筆。甘洺同時是邵氏片場、油麻地信義會真理堂及澳門舊葡京等經典建築的設計者。從正面看,僅得兩層高的大樓呈長方型,中間有一圓柱體貫穿,白色外牆在陽光下非常亮眼。相對鄰近電台啡色直筒形設計,港台教育電視大樓來得「輕盈」得多。

兩層高的大樓呈長方形,中間有一圓柱體貫穿。

大樓的輕盈感,源於一樓以懸臂形式向外延伸,外牆物料及顏色與地下有別,令一樓更為突出,加上整排窗的外牆,設有垂直遮陽板,再以稍斜角度向外伸出,成為建築物的顯著特徵(significant features / characters defining elements),更令一樓如在空中「漂浮」。

一樓以懸臂形式向外延伸,外牆物料及顏色與地下有別,令一樓更為突出,如在空中「漂浮」。

垂直遮陽板,不單是建築物的特色,還有實際作用。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Alfred)說,大樓剛好面向西南面,在建成當年能夠直望港島,或有西斜問題,「建築物有節奏得來,可以解決問題,你會見到邊啲大廈真係有用,有啲放北面就冇用」。

大樓剛好面向西南面,在建成當年能夠直望港島,垂直遮陽板正好解決西斜問題。

除了「上重下輕」造成的懸浮感及垂直遮陽板,在大樓外牆可見、垂直貫穿大樓的半圓樓梯亦稍微凸出,和一樓及地下分隔。Alfred 說:「樓梯唔係一個隱藏嘅元素,而係 express 出來,係建築師有心放喺出面,令人見到樓梯,同其他不同係方中有圓,如果唔係就會刻板、沉悶。」

細心一看,在外牆形成圓柱體的半圓樓梯,並未有完全將大樓分為兩半,反而稍微靠近入口位置,加上向著街到的入口設於大樓正面靠右,兩者均形成非對稱的狀態。Alfred 強調,這正正反映現代主義建築的非對稱設計,「睇落唔似一個 T 字形」,沒有因為功能所限,將建築物變得異常笨重,「其實 studio 入面的空間不需要對外,係內向型空間,可以好似戲院咁一個盒,但 ETV 大樓唔係,用簡單元素令使用者,附近經過嘅人都會記得這座建築物。」

在大樓外牆可見、垂直貫穿大樓的半圓樓梯亦稍微突出。

大樓亦善用曲線修飾,曾任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項目主任吳韻怡(Wendy)說,大樓建築師甘洺喜歡「玩線條、玩比例」,「現代主義好多時都俾人話好似一個火柴盒,或者因為由功能性主導,喺空間上嘅考慮比較實用,方方正正,實用上點讓將佢唔好硬梆梆,就要玩曲線」,例如入口位置,轉角的外牆做成曲面,凸顯上層的方正之餘,更和應中間的圓樓梯,雖然整體是橫向的建築物,但並非一味強調直線。

在顏色方面,大樓使用了現代主義建築常見的單色(Monochrome),不過它在入口位置的外牆,選用以藍色磚砌成一面曲面牆,與整體為白色的外牆作區別。Wendy表示,「做到 way finding 嘅效果,一睇就知道係入口。」她補充,60 年代的建築物外牆比較常使用油漆作顏色區別,公共屋邨也常見、舊政府合署西座的紙皮石(即馬賽克磚),而教育電視大樓則使用了磚牆。

入口處有一面以藍色磚砌成的面牆,與整體為白色的外牆作區別。

石牆上的生活痕跡

正門車道有一道石牆,在旁的鐵閘顯得格格不入。Wendy 說,石牆由麻石砌成,是戰後建築物常見的裝飾元素,更是「時代的象徵」,反映當時香港的經濟結構,「戰後本身採石發達,雖然嗰陣已經發展到用石屎起樓,反而會用來做圍牆、石級,或者外觀上都會實用麻石修飾。」

翻查紀錄,香港的採石業有近 200 年歷史,在50、60年代非常興盛,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研究團隊早年發表研究發現,在 19 世紀香港開埠時,全港有超過 100 個礦場,盛產一級石材花崗岩,更出口海外,是香港曾經的經濟支柱。不過,香港現時只剩下屯門藍地石礦場依然運作,營運合約亦將於 2022/23 年屆滿,屆時或會被收回。

麻石石牆是戰後建築物常見的裝飾元素,反映當時香港採石業發達。

現代建築未有受惠於「組合價值」 

70 年代的廣播道曾經屹立着一座「五台山」,小小的山頭集齊全港各大廣播機構,包括「無綫電視」、「麗的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及「佳藝電視」。不過,隨著「佳藝電視」在 1978 年結業、「無綫電視」在 2003 年遷入將軍澳工業邨、「亞洲電視」在 2007 年遷入大埔工業邨,現時廣播道只剩下「香港電台」廣播及電台大樓及「商業電台」。

Wendy 說,「港台教育電視,咁多間機構,其實好好象徵到「廣播」道」,增加不少的組合價值,意思是整條廣播道,都有類似的建築,可被視為一個建築群體,反映城市發展、某些年代,令保育的價值大大提升, 「當時政府規劃這個小小的山,其實有一個意義,因為成個山頭都有呢一類的建築物。」

古蹟辦現時以 6 個項目為建築物評分,包括社會及地區價值、歷史價值、組合價值、建築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其中「組合價值」的指標,是建築能否在顯示相同文化價值或香港歷史發展的建築群中,佔有一定重要性。

Wendy 批評「組合價值」標準非常「落後」,尤其是對戰後建築不公平,「通常在戰後發展的區域,附近一般冇已評級的戰前古蹟,咁就定性為冇組合價值,其實個考慮係不適當,思維都係落後。」她舉例指,受惠皇都戲院在 2017 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在其附近的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北角堂,若希望申請評級,在「組合價值」下會得到較多分數。該座教堂 1966 年建成,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司徒惠設計,以樹枝結構為特色。Wendy 說,並非所有戰後建築物都如此「好彩」。

《立場》已經就「組合價值」是否造成不公等問題向古蹟辦查詢,正待回覆。

70 年代的廣播道有座「五台山」,小小的山頭集齊全港各大廣播機構,包括「無綫電視」、「麗的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及「佳藝電視」。(受訪者提供)

建成年期就是一切?

Wendy 和 Alfred 兩人均認為,在保留建築物時,重點不是考慮它的年期,而是建築物能否代表一個年代的特色和價值。Alfred 解釋,無論是決策的古蹟辦抑或大眾,均先入為主,特別著重建築物的「歲數」,「公眾會睇個 age,話自己年紀仲大過皇都啦,但對香港發展有象徵意義,佢年期短都值得保育。」

他形容,香港為國際所認識的時期,正正是從戰後經濟起飛開始,「這個時期興建的建築物,其實是象徵香港由一個不太國際的城市,變成一個國際知名的城市,現代建築物先係同大部分的香港人有直接的關係。」他指,100 多年前的廟宇、祠堂,甚至清朝時的建築物,其實同大部分與香港人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清朝建築物,其實一般喺中國都搵到啦,戰後先係有香港特色的建設,先令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認得同聯想起香港。」

Wendy 形容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社會越是覺得建築物建於近期,越覺得沒有逼切性去保留,「喺 50 年前,當時我哋就考慮緊戰前嗰批建築物,啲人都係覺得剩返好多,冇逼切性保留,但而家咪又係一樣拆剩好少,其實同一個思維,每一個年代都要去反省。」

大樓在今年被放入賣地表,並在今日(22日)中午 12 時截標。

ETV 職員:「拆大樓係好小事㗎咋」

政府在去年財政預算案,將港台學校教育電視節目在 2020/21 年度預算減至零,至同年 4 月,教育電視中心已停止製作節目,至 9 月被教育局以港台毋須每年製作教育電視節目收回大樓。

今年 2 月,大樓所屬地皮被政府納入下年度賣地表,同年 3 月,港台教育電視人員遷離大樓,轉往觀塘租借辦公室。上月,地政總署正式公開招標,出售大樓所在的九龍塘廣播道 79 號的新九龍內地段第 6638 號用地,即教育電視大樓所在位置,今日(22日)中午 12 時截標。地政總署至少收到 15 份標書,投標地產商包括信置、長實及華懋等,地盤面積約 2.39 萬平方呎,可建總樓面約 7.2 萬平方呎,市場估值介乎 10.7 億至 15.75 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 1.5 萬至 2.2 萬元

短短年半間,港台教育電視經停止製作、收回大樓、遷移、賣地....... 

在港台教育電視任職超過 5 年的 Kary(化名),曾拍攝大大小小超過 20 部作品,有教育題材、對談節目等。Kary 說,去年被告知需要遷出大樓時,的確感到不甘心,到今年得知大樓被放入賣地表,情緒反而較為平靜,「上年反而會問點解無啦啦呢個時候就收番,係咪 EDB (教育局)真係有需要?但一年後佢就攞去賣地。哦,即係當時唔唔係真係咁需要拎返走啦?」

她說,近年大樓只有一個錄影廠,設備殘舊、本來沒有天花燈,拍攝時必須有燈光師協助打燈。不過,錄影廠在幾年前曾裝修,加裝天花燈,配合製作需要,豈料使用僅約 3 年,大樓便被收回賣地,「冇嘅,我係覺得有啲嘥。」

有變化的不止教育電視大樓,《鏗鏘集》面目全非、人事不斷變遷。種種衝擊讓 Kary 覺得可惜,但認為並非非拆不可,「以前太平盛世就話要搬會覺得個情感好大,港台歷經咁多變化,搬大樓、拆大樓係好小事㗎咋。」

大樓員工 Kary 說:「以前太平盛世就話要搬會覺得個情感好大,港台歷經咁多變化,搬大樓、拆大樓係好小事㗎咋。」

笑是因為那是自己的地方

記者問她:「其實棟大樓靚唔靚?」Kary不禁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咁多年,我哋淨係笑佢殘、笑佢舊,啲渠又成日唔掂,話佢所有嘢好霉、好唔掂咁。」究竟大樓有多殘舊?Kary 著記者想像一個情境,「如果以前有啲節目係要拍番 90 年代,咩醫院條走廊,喺返 ETV 拍就好啱喇,就係嗰個年代咁舊、唔光鮮」。

今年 3 月,教育電視大樓的員工遷往觀塘的租借辦公室。 Kary 說,觀塘的辦公室有約 10 個剪接室,和一個只有原來錄影廠高度約五分之二、僅一般辦公室的兩米多高的「錄影廠」。她說除了要多預點時間安排交通,「演員喺廣播道度化妝,你就要預鬆一個鐘到,等佢由廣播道來觀塘(拍攝)」,對實際運作未有太大的影響,「觀塘 location 方便,可能食飯多啲選擇添!」

那麼如願以償搬到就腳的觀塘,以後上廁所不會再遇到堵塞的渠管,豈不是員工樂見的?

Kary 卻說,「當你喺一個地方做咗咁多年有感情嘅時候,呢個情感就會好直接,你會笑佢,但係其實你好鍾意,先會咁講,為佢覺得驕傲,但我唔會對觀塘有任何咁嘅感覺。」

Kary 形容,以往他們上班的是一棟「大樓」,但現時只是「高樓大廈的其中一兩層」,「之前講笑話,覺得廣播道都係我哋嘅......好似每間 U (大學)會有 boundary 咁,有一種我哋喺廣播道惡晒嘅感覺 」,「以前真係以為嗰個地方係自己,但係而家就係好飄蕩,唔知道個 office 會租幾耐,兩三年之後,我個人又會喺邊?」 

送別同事時會走上天台看看獅子山

「ETV 當然有一個很美嘅樣子。」

工作超過 5 個年頭,Kary 說對大樓最深刻的地方反而是天台。在晴朗、送別時,她與同事都會走到天台,在獅子山下,抬頭看看獅子山,「你行上去,然後擰轉面就係獅子山。諗到一個機構喺過去幾十年,好多嘢都同香港好緊扣......唔單純係一個舒服或者靚嘅風景,而係會覺得有一種驕傲喺裏面。」

Kary 說,早年有同事不知在何處,找到大樓落成初期的照片。黑白的照片,讓大樓的線條更加菱角分明,「 我就會覺得好型,棟嘢好正,原來我係喺一幢咁嘅嘢返工......曾經喺嗰段時候,我哋剛好喺嗰度返工,當時可能係最好嘅時候,係相對無憂無慮、可以好專心做節目嘅時候。」

今日中午,教育電視大樓所在的豪宅地段結束招標。在不久的將來,「廣播道 79 號 香港電台」牌面不復存在。Kary 坦言:「周圍有咁多變化,你問我係咪仲要掹住個 building?可惜係可惜,好唔捨得又唔會囉。」

港台教育電視中心落成初期的照片。(受訪者提供)
黑白的照片,讓大樓的線條更加菱角分明。(受訪者提供)
大樓內一條圓樓梯,與內部的分明的直線形成對比。(受訪者提供)
工作超過 5 個年頭,Kary 對大樓最深刻的地方是天台。
 
文 l 王靖琳
攝 l Nasha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