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樂】60年代的青春事 — 西西《牛眼和我》
【文︰朱鳳翎】
「牛眼和我」,聽起來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卻是西西在九十年代已停刊的《快報》上寫的散文專欄。西西今年83歲,而寫《牛眼和我》的,是三十多歲的西西,她以年輕的眼睛寫盡六十年代的新鮮事,記下了當時思想前衛的知識青年眼中的社會與文化氛圍。原本這些文稿已經匿跡多年,猶幸近年有人拿出當年一百四十八篇珍貴的剪報,結集成此書。
牛眼和西西
為甚麼是「牛眼」?現在的學生可能會想起生物課必經的劏牛眼實驗,但在六十年代,「牛眼」的聯想可沒有那麼恐怖。西西所指的牛眼bull’s eye,是當時最流行的裝飾鈕扣之一,也就是那種一個圈藏著一個圈的標靶圖案。至於西西和牛眼又有甚麼故事,當年幾乎每個人也問她一遍,於是她便寫了一篇<釋牛眼和我>作解答。
西西一直也很歡迎他人誤讀她的文字。有人將牛眼聯想到牛眼糖,又或是解讀為以天真眼睛看世界,也無不可。在百多篇散文中,她寫了電影、音樂、繪畫、文學,以至時事、潮流、明星、旅遊、兩性相處、親子關係等等。西西以非常獨到的觸覺,把當時的現象看得很透切,有些事情如戀人間的潛台詞、三姑六婆的麻煩事,過了半個世紀,仍然讓人有所共鳴。
西西向來很少直寫愛情,在此專欄卻甚有驚喜,例如在<朋友男朋友女>一文,她以幽默的筆觸寫「甚麼叫做男朋友呢?」西西說,「男朋友就是一個捨得請你看電影和上餐館的人……在沒有別的男朋友之前,你現在的男朋友總是最好的。」一針見血,讓人會心一笑。而她寫女朋友,形容「你不喜歡他看到你一頭捲髮筒的模樣,但又希望他每天看到你一頭捲髮筒。」含蓄地把少女心事寫得透切。
舉重若重的文字
「牛眼和我」這專欄的風格以輕鬆為主,以淺白的文字展示西西廣闊和深邃的視野。她寫各種生活日常,也寫文藝經典和國際大事。當時的西西是個語文老師,卻沒有一副長輩的口吻,反而用年輕人的眼球去看世界,甚至為當時的年輕人平反。她會寫化妝和星座,和現在的女孩關注的東西沒甚麼兩樣,文字總是輕逸親切,又帶一點反叛。西西曾有一個「凍齡宣言」,說自己27 歲後,就停止長大了。這些文字,也看到她的確保持着年輕的心。
西西寫經典,也與一般人寫經典不同,例如她講蒙娜麗莎的眼睛「無論在那個方向也會看著你」,她會形容為「想想就恐怖了」,文字十分佻皮。但她又會給你講講三角形構圖概念,當時應該為不少讀者提供了知識和樂趣。
雖是短短的專欄,西西也不吝嗇展現文學的美和力量。在<這樣的城市>一文,起首便寫「那個城市,像一枚腐爛了的牙齒」,跳脫的比喻,又讓人聯想到灰暗的色調和痛楚。此文寫的是越戰時的西貢,細寫「瘦狗和肥鼠」、求生的女人和孩子、老得像祖父的的士,筆下充滿人文關懷。文中不少精妙的金句,如「一個美麗的城市,人們都要生存,只講生存的話,沒有人知道甚麼叫生活。」此話放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依然讓人唏噓。
(本文原刊於星島日報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
---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