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人類群星閃耀時》全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跟歌曲的意思完全不一樣!」所以很好奇,為何挑這本書作為歌詞或歌名的參考?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書名由德文原文書名直譯,1927年出版,第一版只有五個故事,後來再版增潤成14個,英文譯本比較直白就叫作Decisive Moments in History 。活躍於20世紀初的奧地利作家Stefan Zweig是當時全世界最被廣泛翻譯的作者之一。但沉寂半個世紀以後,才隨著90年代英譯本重新出版而再度被人記起。我翻著這本書,心裡不斷思疑,Stefan Zweig挑了歷史上14位名人生命其中一章的故事來寫,當中貫穿的精神、他想傳達的史觀是什麼?

他自己在序中這樣寫:「所有非凡之事都需要蘊釀,一個民族總是上百萬人中才湧現一位天才,世界總是在荒疏了漫長的無謂時光後,真正的歷史性時刻,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才登場……它們平日優哉悠哉按部就班地進行,卻在一個決定一切的時刻,一個決絕的肯定或否定的時刻,一個對眾生來說,無法逆轉的或早或晚的時刻,聚集在一起。這一時刻決定了個人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乃至人類的命運。」

這14個故事是:

1. 拿破崙將領導權交到一位平庸的軍官手上,在滑鐵盧戰役中大敗

2. John Sutter 在加州發現金礦引起淘金熱,自己卻破產及精神崩潰

3. 欲成為第一位征服南極之人的英國人Robert Scott功虧一簣

4. 德國大文豪歌德70多歲愛上17歲少女,寫成不朽情詩

5. 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刑場逃過一劫,經歷生死後寫成傳世巨著

6. Vasco Núñez de Balboa 的狂妄個性助他成為第一個發現太平洋的歐洲人

7. 將領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領導鄂圖曼,同時在一個巧合的加持下,1453年攻下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

8. 作曲家韓德爾從中風絕境逢生,走上創作高峰

9. 馬賽曲的誕生

10. 企業家Cyrus W. Field在無人看好下首度鋪設橫跨大西洋電纜

11.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寫成The Light Shines in the Darkness劇本最後一幕

12. 1919年流亡的列寧登上火車回國領導俄國共產主義革命

13. 羅馬共和國思想家西塞羅晚年思想改變

14. 美國總統威爾遜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締結和約失敗

以上14個嚴格來說有多少是改變歷史走向的事件?滑鐵盧戰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跨大西洋電纜等肯定是,但西塞羅放棄政治專注哲學創作和韓德爾創作《彌塞亞》等,他們的精神與傑作自是塊寶,但要說是是決定民族存亡和人類命運還需要更多證明。

更有趣的是,Stefan Zweig挑的都不盡是「成功」的故事,例如當中有功虧一簣甚至戰死沙場,有賠掉整個王國,有被自己的「偉業」害至家破人亡,這樣的選材其實未必夠貼題,因為當中他們未必在「閃耀」,但一件事的成敗又如豈是即時的結果能量度?例如書中將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君士坦丁堡時描繪成偉大將領加上個人意志的功績,看來是個偉人無誤,但當時全個歐洲即基督教世界,因為君士坦丁堡這個宗教和歐洲精神重地落入穆斯林手上以為是文明崩潰;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二世入城後默許軍隊肆意屠殺,破壞部分基督教的文明瑰寶;但你也可以說是他的鄂圖曼帝國,重燃了君士坦丁堡這個偉大歷史名城的榮光,並超前時代地建立一個對多民族和宗教(相對地)包容的帝國。歷史中的成敗,不是一場戰役的結果能定義。

所以我不斷思考,Stefan Zweig選的故事與其說是人類,不如說是名人(也不一定是偉人),其實也不一定是在閃耀。中文版每章只有十多至三十多頁長不等,以這樣集中在一個人的一瞬間(當中也有一些是關於一個人十多二十年的事),注定是將歷史發展去脈絡;Stefan Zweig這種以散文或文學寫作向度寫作歷史,容易將主角的個性和一些瞬間變得浪漫神秘而吸引讀者,但也看不到Stefan Zweig所說的歷史的力量。他寫Cyrus Field鋪設橫跨大西洋電纜的故事在這方面反而是個例外,也是我印象最深之處。

鋪設橫跨大西洋電纜,讓歐洲和美洲能通訊自然是科技進展的里程碑,他集中寫Cyrus  Field如何有先見之明同時力排眾議,堅定地投資這項無人看好的技術,但有數句側寫這項創舉背後,其實受惠於很多同時代的科技發展,更重要的是人類建設現代社會後,首次接觸到電力以後的短短幾十年,社會和生活的變化有多大,以至對電力應用的追求甚殷,令Cyrus Field的夢想在十年來不再變得狂妄和遙不可及。

歷史的發展除了個別的名人或偉人的靈光一閃,背後還有這種因為各種因素形成的洪流。也許這更符合Stefan Zweig在自序中開宗明義所說的:歷史事件發生以前,是由無數不起眼的瞬間累積,但且讓我們將目光再放遠一點,這些不起眼的瞬間,其實遠不只是在名人的生命裡,還是存在於所有平凡人、物料和科技、思潮、甚至大自然和氣候之中。

這樣的寫作方法從Stefan Zweig的生平或許可以看出端倪。19世紀末奧匈帝國末年生於維也納一個富庶的猶太商人家庭,年紀輕輕在文壇聲名大噪,維也納是當時歐洲人文藝術思潮皇鎮,他就生於一個文化知識分子的黃金時空。191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跟眾多歐洲帝國一起瓦解,雖然他為維也納被戰火蹂躪而感傷,但他後來憶起1924至1933年即希德拉上台前的十年,那是難得的平靜(Stefan Zweig今天最為人知是他的自傳《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此書有詳述這一部分),他被各國廣邀到處講學,所到之處大受歡迎,同時結交各地的文人雅士,成為一名「歐洲人」。

1927年初版、後來由5個故事增潤成14個故事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在歐洲一戰後,奧地利由帝國變成小國後的重建與相對平靜,直至納粹和法西斯的興起寫成。身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和「歐洲人」,1934年Stefan Zweig為了逃避納粹德國對猶太人迫害離開奧地利,暫居英國和美國最後於巴西定居,他起初以為巴西是他的新歸屬,但1942年他完成傳記翌日便偕妻子自殺。自傳以他離開歐洲、在歐洲各地面對的反猶情緒作結,反而沒有提及他在巴西的生活(在其他著作倒有提及)。

他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說:「我這樣稱呼這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像群星般照耀著暫時的黑夜。」而自傳取名為《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大概說明對他而言「文明」歐洲消亡,遁入黑夜。

柳應廷、小克和Carl叔叔為《人類群星閃耀時》所賦予的意義,從這方面來說就是截然不同。它不等待一個百年一遇的天才在決戰瞬間拯救偉人,在黑夜所迸發的光芒其實是屬於每個人、屬於自己。所以我更喜歡歌曲的深意:不是名人,而是凡人;不是個別的天才,而是芸芸眾生。記得去年有陣子陷入情緒深淵之中,在街上走著便能哭出來。有天我的內心對自己說:「人生很苦,而原來我已走了那麼遠的一段路。想對自己說聲,感謝你一直在努力,你已經做得好好。」聽著《人類群星閃耀時》我不斷想起自己這段內心小劇場,借柳應廷的歌聲對自己說一句:「我愛你,謝謝你。」

星、月跟太陽都會發光,但不同的是,前者在黑暗時閃耀。我想起20世紀德國思想家Hannah Arendt 在著作《黑暗時代群像》所說:「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凡夫俗子發出的熒熒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然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遭,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當眾星火看見彼此,每一朵火焰便更為明亮,因為他們看見對方,並期待互相輝映。」(想了解更多Hannah Arendt ,請在YouTube 看港台節目「哲學有偈傾:鄂蘭難唔難」)

Hannah Arendt的學生為Arendt所寫的傳記名為「For love of the world」,本是這是她為另一本書起的原名。我特別喜歡她背後的意思。Hannah Arendt也是一名猶太人,貫穿她思想體系的其中一條重要主線,就是如何理解和對待充滿屠殺和戰爭的世界。她說愛這個世界,不是說世界好完美所以你愛它,而是你直面世界的一切苦難和問題,思考與它的關係並參與其中,你還去愛它,才是真愛。

我跟大多數人一樣都不是名人偉人,沒有一人開創歷史時刻的意志,而名人偉人背後的依靠也是千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堅持。所以在生活中最感動我的是在不同的限制裏,人怎樣發潛能在生活創造一些東西,不論大小,這對我來說才人類最感動、最有力量的部分,所以你要有愛,跟自己、家人和時代和解,才可以欣賞你自己和身邊的人在困難面前創造可能性的勇氣,看到這個時代不完美中的完美。

柳應廷、小克和Carl叔叔和眾多幕後合力完成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星期幾乎每天聽十次,每次都有新的畫面和感動。我愛你,謝謝你。

 

作者ig:mirror_etc

(文題原為「《人類群星閃耀時》-身為歷史宅,柳應廷/小克/Carl叔叔的歌比Stefan Zweig的書更打動我」,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