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人們開始戶外活動。從電視廣告「收到,收唔到」,到港鐵燈箱「行山唔係搵命搏」,城內的人大概都感受到——行山的季節來了。

香港石屎森林的都市形象雖然牢固,但早年台灣作家劉克襄寫過《四分之三的香港》,以旅居者的眼光記下這城的鄉土面貌。都會與鄉郊不光是環境的迴異,同時也象徵著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平日在城內趕忙,偷閒到城外漫步。難再出境旅遊的今日,能夠到野外走走,喘一口氣,可能就是繼續行下去的力量泉源。

認識都市以外的香港,獨立書店的推薦書目多元。既有樂文書店的《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和田園書屋《香港野外活動倫理》一類的實用書;亦有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翔 雀陸香港》、七份一書店@大南街(市井書人)《野鄰居 — 香港兩棲》和解憂舊書店《尋牠》關注香港野外的生態。

從生態到人文關懷,七份一書店@東南樓(看腳下)帶來《再會!山川人:《邂逅!山川人——在地藝術》紀錄及延續》,說藝術入村的故事;從物理空間延展到人類情感,序言書室則介紹台灣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的《孤獨島嶼》系列,看以島為喻的創作。

樂文書店:香港山女《山系手記——香港100條行山路線》

「我有足夠的能力登上這座山嗎?」面對香港各種壯麗的自然環境,這或許是行山者在出發前的共同疑問。

本書收錄了100條精選的行山路線,遍佈全港各區,分為最容易的一星路線到最困難的四星路線,希望讓熱愛大自然的行山入門者由淺入深地一探香港隱密之境。作者更會按路線提供路途中可能會遇見的動植物,讓行山者除了探索美景外亦能深度認識香港的生態多樣化。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趙曉彤《翔 雀陸香港》

「有隻雀仔跌落水/跌落水 跌落水/有隻雀仔跌落水/被水沖去」大概在香港長大的孩子,都懂唱。飛翔於這城,郊野,屋簷,排水口,樹洞,那到底是隻怎樣的雀仔?

趙曉彤的專欄結集《翔:雀陸香港》描寫自身與各種市區鳥類邂逅的故事,正讓讀者攜着她的眼睛,重新看見那一群群着陸身旁的共居者。中大宿舍的紅耳鵯、離離回回的家燕、凌晨時瘋狂叫噢的噪鵑......不知不覺,原來牠們已融進這座石屎森林,築起與人類交錯並行的天空秩序。

記起九月,香港觀鳥會公佈,市區樹麻雀的數量為六年來最低;背後原因,或為鳥巢被搗毀,或屋苑大廈過度減蟲。雀仔空無的城,想來寂靜得難以忍受。用第一身的視角記述,情感流動,《翔:雀陸香港》恰提醒我們:親親大自然,走進野外前,也可以與城內的鳥兒聊聊天。

序言書室:台灣文化大學《孤獨島嶼》系列

香港三面環海,多區被高山隔開,海岸綫蜿蜒彎曲,如果不是羅湖與深圳僅隔一水,我城是否有點像島嶼?

島嶼環抱大海,但也有自己充滿高山的內陸,而島嶼與其他陸地隔開,又彷彿孤獨無依。這些特質,或許會令人想起每個人的獨特個性。

台灣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其大四下學期建築設計課一直有一個名為「孤獨島嶼」的創作計劃,每位同學需參考《寂寞島嶼:50座我從未也永遠不會踏上的島嶼》(Judith Schalansky)一書,以地球上一些偏僻角落裡的島嶼為題材,這些島嶼或鮮有外來者,或不曾有人居住。同學們各按選擇的現實島嶼特質,另行虛擬一座島嶼的故事,並冠以各種形容詞,例如:死亡之島、慾望之島、順從之島、出走之島、關係之島,製作一些繪圖或符號,講述一套建築論述。書的封面就是該島的形狀,故事以外,還有該島的描述及創作理念過程的分享。《孤獨島嶼》計劃下出版的作品已屆第三輯,每本從故事、文字、內容,到插畫、島嶼形狀都各有不同,彷彿個性各異的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有著不同的故事;而不同的書名,也引人入勝。

七份一書店@大南街(市井書人):&dear《野鄰居香港兩棲》

藝術團體 &dear 自2011至今,透過插畫、壁畫設計等創作,分享動物及環境保育的資訊。今年六月發起網上眾籌製作生態繪本,兩天便成功達標,促成香港第一本兩棲動物繪本《野鄰居 — 香港兩棲》的誕生。《野》以可愛生動的資訊圖表 (infographic) 介紹24種香港可見的兩棲動物,讓讀者認識和學習欣賞同樣以香港為家的「野鄰居」,建立與大自然的聯繫。

今年7月2日,城規會宣佈有關青衣寮肚(青衣西路)的綠化地帶改劃申請,項目包括興建3座高達50層的屋苑。青衣西路寮肚河是香港難得的天然河道,連同毗鄰日趨成熟的次森林,成為不少動物的棲息地。常見蛙類包括班腿泛樹蛙、花狹口蛙等,均在《野》有所介紹。當具緩衝作用的綠化帶也可以發展,我們的野外動物朋友該往哪裏去呢?在這語境之下,《野》作為一種記錄香港大自然的創作,更顯珍貴。

七份一書店@東南樓(看腳下):創不同協助《再會!山川人:《邂逅!山川人——在地藝術》紀錄及延續》

說起郊野,除了登山和野豬,大家有否想起藝術?伴隨著城市化,鄉郊也變成炙手可熱的藝術舞台: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活化了十幾座寂寂無聞的四國小島、雲門舞者在台東池上稻穗田翩翩起舞…藝術X自然既成為了地方創生的新策略,也多少回應了城市人對自然的眷戀。

香港有四份之三的土地覆蓋在山林之中,而這片廣闊的山林不止動植物棲居,也是人的故鄉。2018年春夏,藝術推廣辦事處在大帽山腰的川龍村舉辦公共藝術項目《邂逅!山川人———— 在地藝術》,當時的在地藝術伙伴「創不同協作」(MaD)帶領十幾位藝術家和歷史學者,用一年時間與村民「交往」——駐村、參與村內活動和慶典、發掘客家文化和川龍生活的有趣事,然後和村民一起創作和生活緊扣的藝術,例如用川龍泥土燒成的「川龍杯」、輯錄在川龍田野出沒的「葉上精靈攝影圖鑑」、為村民家中的山水喉裝上「山水龍頭栓」等等。

此書是《邂逅!山川人—— 在地藝術》的紀錄及延續,穿插了藝術家和村民訪談、川龍歷史、藝術品剪影,詳實呈現一個與村落生活、土地倫理密不可分的社會參與式/社區藝術案例,讓人打從心底驚歎,香港真美。

田園書屋:生態巴士《香港野外活動倫理》

本書由「生態巴士」一群義工撰寫製作,這是本港第一本有關野外倫理的書籍。作者以有趣生動的文章及漫畫,加上實質有用的建議,講述為何及如何將野外倫理在香港的大自然中實踐。

生態巴士ecobus 積極於香港推廣香港野外活動倫理的概念,透過工作坊和野外露營體驗活動,讓公眾人士認識保育大自然的重要性。生態巴士ecobus 擁有多名具豐富戶外活動經驗、經美國戶外領導學校 (NOLS) 認可的「無痕山林」導師,帶領參加者學習「無痕山林」的七大原則,以及示範如何在戶外活動中實踐。

本書出版於2015年,事隔6年後重讀,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香港野外的景色世界聞名,但當聽到「明日XX」等大躍進式的大型建築工程準備展開時,我們對香港美麗的郊外公園,能否保持原始風貌,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深切哀傷。

解憂舊書店:葉曉文《尋牠》

秋高氣爽,最適宜到郊外舒展一下,尤其現在大家都困在石屎森林中。這兩年來香港人對郊外已不陌生,很多人已走遍所有山。有否想過到野外找朋友?同是香港居民,香港野外住著許多「牠」—哺乳類動物、鳥、兩棲或爬蟲。可能偶爾碰到,但沒有細心認識。葉曉文的香港野外動物手札《尋牠》中,記錄了她遊走香港山林中遇到的野外動物,她把牠們逐一繪畫下來,並記下牠們的習性,也引用典籍,寫下自己的回憶。五十個不同的「牠」,配上美麗的圖畫,各有溫暖的故事。了解這些朋友後,我們是有責任保護牠們。我們要保衛家園,牠們的家園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