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向兩無結局 — 中港通關無期,國際金融中心消失於無形?
儘管 10 月以來香港只有一宗新冠本地確診個案,但特首林鄭月娥為盡早與大陸通關,防疫措施勢必不減反加,即使有損香港經濟,「清零政策」看來也在所不計,堅持到底。
林鄭將「清零」的任務搬來香港,最感欣慰的相信是新加坡而非北京。北京從來沒有示意急於跟香港全面通關,反正未來一年政治任務繁重,由明年初冬季奧運會到年尾中共第二十次黨代表大會,都不容有失,全面通關只會加重工作壓力,更大大提高疫情以至政治風險。不過,林鄭既想全面通關,北京不會拒人千里,但也不會客氣,香港首先要百分百做足北京的防疫要求再說,勿妄想有特殊待遇。
林鄭堅持徹底「清零」同時表明兩點:一是嚴密的旅遊限制和檢疫政策(例如旅客若來自包括英美兩地的 25 個國家,抵港後需要自費在酒店內隔離檢疫三星期)將持續一段長時期;二是香港選擇大陸防疫的一套,拒絕跟從歐美地區的另一套 — 「與病毒共存」。結果是香港與外地往還成本十分沉重,也加深彼此間的隔閡。
有別於香港,新加坡上周恢復跟 10 個國家免檢疫通關(主要是歐美地方),旅客雖然只限已注射疫苗者,但他們只須在離境前和到達後檢測兩次,即可入境新加坡。官方認為此政策有望提振航空業和旅遊業,也有助新加坡維持與外地的聯繫,以至人與人之間接觸。
香港則只在乎與大陸通關,其他地方都不放在眼內。更奇怪是,一些外商組織要求放寬檢疫政策,方便人員往還,以免影響香港的國際營商地位,亦不得要領。今年 5 月,美國總商會發表調查報告,指出由於疫情和《港區國安法》,超過四成會員感到前景不明朗而打算離港。近日,在港的國際金融機構亦發聲,他們以亞洲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的名義,代表區內規模最大的 155 間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向財政司長發信,希望當局隨著不少地方恢復通關,盡快訂出放寬旅遊限制的條件和時間表,以釋除商界疑慮。
該會甚至坦白相告,近半數機構(48%)表示不清晰當局何時才放寬旅遊限制,正打算把人手和工作調往其他地方,而七成半機構亦因此需要挽留人才。換言之,當局若闊佬懶理(粵語俗語,意指不聞不問),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遲早不保。奈何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林鄭一心只求同大陸通關,根本無心考慮三星期檢疫期如何阻礙跨國商務往來、外籍僱員家庭團聚及往返原居地的需要等等,也顧不得人才及機構流失的問題,反而執著於放寬限制只會無法同大陸通關,而無法同大陸通關,對其而言,削弱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通關有何好處,林鄭沒有說,但維持嚴密檢疫政策而造成金融機構大量流走的話,香港有何損失,卻是清楚不過。金融業是香港經濟一大支柱,佔生產總值超過兩成,相關職位大約 27 萬個。更重要是,香港是國際資金集散地,至 2020 年底,有 1,319 間大陸企業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佔總市值八成(380,730 億元)。同時,香港是亞太區投資基金管理中心,資金之中六成半來自香港以外,有三分二投資於亞太區,單是中國大陸便有 18,000 億港元左右,而海外投資者可通過香港「債券通」,投資於規模達到 96,000 億美元的大陸債券市場,目前全球一百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四分之三都參與其中。因此,若有一半金融機構遷往他方,就不僅是職位流失,經濟產值下降,更難免波及大陸企業集資、投資資金鏈、企業借債來源,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甚至擾亂國家金融穩定。林鄭只懂一口拒絕,可有想過,事情向壞方向發展的話,她擔當得起嗎?
更何況其實特區當局盡一切努力,也沒保證可以同大陸通關。開關與否,北京自有政治考慮(上周已討論過),近日《金融時報》報道引述的中國官員指出,要等明年 11 月中共二十大結束後才會開關。果真如此,香港方面即使做足一切要求,也可能徒勞無功,又或者最多換取有條件的通關(削減檢疫期、開放指定地區、限定人數)。
最難堪的結局恐怕是,打了疫苗的依然不可自由(不用隔離檢疫)往還中港兩地。到時大家見不到通關帶給香港的好處,卻可能親身經歷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消失。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