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間諜法》頒佈實施七周年 官媒:環保組織收海外資金監測軍事目標危害國安
今日(1日)是中國頒佈實施《反間諜法》七周年,官媒《中央電視台》及《環球時報》均報道指,內地一間環保組織,由 2014 年起收受多間海外機構資助,以研究、監測海岸線為名,收集中國海洋數據,部分監測點鄰近軍事目標,「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央視報道引述海軍研究院研究員指,這些訊息一旦流向境外,極易被境外軍事情報機關利用,對國家和軍事利益安全將造成潛在威脅。
兩篇報道無公開該環保組織的名稱,但根據報道的相片,翻查資料,該組織為「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組織的「守護海岸線」項目,就是被指控收境外資助,監測中國軍事。該組織的微博現時仍有發文,不過見到最新一則帖文下的留言,均批評組織是「間諜」。
央視報道指,海洋數據一直是國家安全機關關注的重點。中國國內一間環保組織,在 2007 年成立,以清理海洋垃圾為名,實在海外機構資助、培訓下,研究中國海岸線。該組織由 2014 年起在沿海地區設立 100 多個監測點,收集海洋數據,之後發表中國海洋垃圾地圖、研究報告等。
批數據與事實嚴重不符 成境外抹黑依據
央視批評,這些「虛構海洋垃圾數據,為境外抹黑『喂料』。」今年 2 月有海外科研機構發表研究文章,引用部份來自該環保組織的數據,報道指「文中任意虛構誇大稱上海海岸線的垃圾密度是澳洲和美國的十倍,與事實嚴重不符」,又引述中國學者指,相關環保組織收集的數據無說服力、垃圾數字被高估。
報道指,組織之後引起國家安全機關的關注,期間發現組織有複雜的境外背景,由2014 年起持續接受 20 多間境外機構資助,單在 2018 年到 2019年一年多,共接受境外資金約二百多萬人民幣,但當中只有一筆有向國安部門備案。
稱組織收境外資金 傳送中國海洋數據予海外
報道引述一國家安全部幹警指,部門亦發現組織設立的多個監測點中,22 個鄰近中國重要軍事目標和海軍䚀艇航道,最近的一個監測點與軍事目標只有 700 米直線距離,又指該組織大量搜集監測點經緯度、風速風向、水溫水深、海灘坡度等海洋數據,並傳送到海外。有海軍研究院研究員指,這些訊息一旦流向境外,極易被境外軍事情報機關利用,對國家和軍事利益安全將造成潛在威脅。
《環球時報》指,這些監測點覆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區域。
國家安全機關取締監測點、組織面臨處罰
央視報道指,「參與活動的大量志願者,他們的環保熱情,就這樣被別有用心的組織利用。」而報道引述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指,該組織已對中國軍事安全構成現實威脅,違反《反間諜法》實施細則第8 條第 4 款,利用設立社會團體或者企事業組織進行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規定。
央視指,今年 6月,在國家安全部指揮下,全國國家安全機關行動,根據《反間諜法》及實施細則規定,取締 22 個敏感監測點,並對該組織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其全面整改,不得再從事上述活動。《環球時報》另外指,組織面對「沒收違法所得」的警告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