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麥明詩 Facebook

出席新城電台一個訪談,有幸與 Louisa 麥明詩的媽咪麥媽咪同台,分享教育經驗。

小弟單身未婚,還未有子女,在這方面發言權當然遠遠比不上教出了一位城中超級女精英的麥媽咪。於是獻醜了幾句,即洗耳恭聽。

Louisa Mak 出身女拔萃,升學劍橋法律系,公認才貌雙全,回香港卻毅然投身 TVB 港姐選舉,唔使問當然榮獲冠軍。取得可貴的影藝經驗之後,又另修美國法律專業文憑,取得那邊的律師資格,然後再成為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當顧問。

短短七八年,華麗轉身之頻密有如高台花式跳水,豈止三百六十度顫倒花式,簡直是燦爛過維港上空,一場萬紫千紅花款耀目的年初二煙花。

其中有何祕訣?麥媽咪說女兒自小已經表現叛逆個性,喜歡扮靚,而且不諱言要自由。去英國讀寄宿學校,故意要選一家男女校,講到明是想「識男仔」。

識男仔又如何?從善如流,含笑放一條生路。若是換了其他亞洲虎媽,必面色大變,要專心學業呀,小心平安夜或萬聖節俾人呃咗呀,然後告訴做大律師或醫生的老公,兩人面有憂色,在半山毫宅的套房,精英的老公搖頭輕嘆:「唔怪得我阿媽幾十年前都話:生個女出來,幾叻都係蝕本貨。」

但是麥媽咪不是這樣想,她同意女兒的說法:大學前後多認識一些甚至不同國籍的男朋友,也是開拓人生視野,豐富經驗。而經驗不只是生理方面,而是文化、社會、江湖。我恍然大悟:難怪後來回到香港,與充滿爭議的林作的那一段 drama,眾人注目的 Louisa,還是那麼定力穩如泰山兼收放自如,完全佔領了公關形象的高地。

The rest is history.

我只想講一點感想:英國的寄宿學校,人人都知道是所謂的 all round education。除了書房裡的溫習,課堂中的聽書,二十四小時都是教育的一部份,包括 prepare for 萬聖節著三點式,面上畫殭屍面具,和一眾鬼仔鬼妹喧嘩尖叫,在大學一年級的校園,好好地瘋狂一夜。

寄宿學校是名牌大學的飛機跑道。而開飛機,眾所周知,最難的是起飛的一刻。機師要有定力,視野要清晰。

當然香港的 DGS 也不是等閒學府。在生產線的上游,先有香港的精英教育奠定第一步,包括入學時的篩選,才有寄宿學校的中游,劍橋的下游,三段千錘百煉。互為呼應,就像出菜由採購、廚房砧板、侍應才到餐桌面,一條生產線上的承傳,才成就了一個 Louisa。

在這方面,麥媽咪的態度至為關鍵,若是以為媽咪的看法,高明過拔萃、Harrow、劍橋加起來,你全能全知則為何要將子女送出國?

所以,天下的媽咪:你的仔女是會長大的。Let go。

然而話又要說回來,打鐵還需自身硬。麥媽咪的經驗,可以聆聽,可以分享,如果百分之百模仿,我在此溫馨提示:你那位千金先天有幾多成生成是麥 Louisa?

圖片來源:作者 Facebook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