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震撼下的氣候談判
【文: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
一連十三日的全球氣候變化峰會,今日開局。然而,暫時攤得出來的,卻只有一手爛牌。
東道主英國的首相約翰遜月前在聯合國表示「邁向綠色很容易」,可是歐亞等地近期接連出現缺電危機,大家爭搶能源,可再生能源卻發揮不了緩衝作用;與此同時,英國風電場欠風,迫得主辦國要重啟燃煤電廠應急,何其尷尬。
難怪《經濟學人》會以「能源震撼」(Energy Shock) 作封面,形容這場全球能源大恐慌,把綠色能源殺個措手不及。而約翰遜週前亦轉口風,承認這次峰會將非常艱難,不知是否意味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勢危?他如是說:「我非常擔心,因為大會可能出亂子,亦可能無法達成我們需要的協議。」
這並非說可再生能源不中用,問題是各國投放的資金實在遠遜預期。國際能源總署(IEA)上周四就指出,在全球投入疫情經濟復甦計劃的16.9兆美元中,潔淨能源僅佔總額的3%,低得不成比例。再說,可再生能源是長線投資,要成氣候的話,預計還需15至20年的光景,遠水救不了近火。
屋漏偏逢連夜雨,歐洲的低風速和乾旱天氣,令風電和水力發電的表現失準。以英國為例,去年風力發電佔全國供電量的25%,而且天然氣價格低廉,供應不缺;沒想到今年北海狂風不興,風電佔比下滑至只剩7%。天氣不似預期,可再生能源難免被人多踩兩腳,質疑供應的不確定性。
即使沒可再生能源,不是還有石油、煤碳、天然氣和核能這些選項?先撇開爭議性大的核電不談,石油和燃煤在氣候變化的熱議下,近一兩年幾近成為過街老鼠,受到股東的挑戰、環保團體的圍攻,還有全球近140個國家都聲言要追逐碳中和,要跟高污染的石化燃料說「拜拜」。
結果是,可再生能源來不及進場,石油、煤碳又速速退去,加上疫後經濟復甦,大家於是爭相奪取污染較少的天然氣。由於歐洲國家不想過度依賴俄羅斯的供應,僧多粥少,遂刺激歐洲天然氣價格水漲船高,今年的升幅達兩倍以上。
供給不足下,連帶去年被嫌棄的化石燃料,也重新獲得青睞。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周前一度一度衝破85美元,較年初增長超過六成,達到2014年底以來的最高位,需求可見一斑。
中國是煤碳消耗大國,對發電和減排應有深切體會。
習近平去年九月在聯合國大會宣示,中國力爭在2060年前做到碳中和。言猶在耳,中國便因上半年疫後經濟急速反彈,迎來生產過度的高碳排放量。當局試圖扭轉形勢,八月下旬在多個省分限電限產,甚至供電說停便停:繁忙時段馬路上的紅綠燈熄了、有人的電鍋在煮飯中途突然「罷工」,有人被困升降機等待救援、有人因手機沒電陷入與世隔絕的恐慌感⋯⋯當限電演成日常,更莫說工廠被迫停產。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預期,全球將連續第二年出現「拉尼娜現象」,意味北半球這個冬天將更冷,各國為寒冬儲能,會導致更激烈的爭搶能源局面,同時突顯全球能源失調的亂局。
《經濟學人》指出,五月以來,全球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的一籃子價格飛升了 95%,代表電費要加了,生產成本高了,通脹亦隨之而來。
加電費,對低收入的國家及家庭而言,尤其艱難。《路透社》數據顯示,在2019年和2020年,收入最低的一成家庭,能源花費佔總支出的比例,是最富有一成家庭的三倍。缺電及增加能源開支在民間帶來大量「嬲嬲」,若果公眾把不滿投射到氣候變化政策上,難免會挫掉近年好不容易醞釀出來的對應氣候風潮的銳氣,恐怕也會令不少出席氣候大會的領導人卻步,拒絕作出進取的減碳承諾。
這次氣候大會的牌局難打,正是如此。
說實在,在可持續發展三大元素環保、經濟和社會中,環保是最根本的一環,要是我們放任地球持續升溫,只會令經濟和社會停擺,大家死路一條。偏偏在這個三角秤上,環保往往被看輕、被忽視。
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例,要回歸宜居的氣候指數,濃度得維持在350ppm (百萬分之三百五十),然而,這個數字對上一次在此星球上出現,已經是1988年。之後的溫室氣體濃度拾級而上,2016年更衝破400ppm大關 (403.3ppm)。當年科學家直言從未試過在一年間錄得這麼大的增幅,警告接下來的生態和經濟都要付上代價。而所謂的大增幅,不過是3.3個ppm。奈何到2020年,這濃度已遞增至413.2ppm了。
當各國都說要壓抑地球升溫,以上數字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甚麼是口惠而不實。而口惠而不實的,豈只數字。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今年八月發表報告,綜合評估氣候變化的最新形勢,以便各國訂定對策。這份報告被視作氣候大會重要的談判籌碼。不過,英國BBC近日披露外洩文件,指沙地阿拉伯、日本、澳洲等能源生產或消費大國都曾遊說IPCC淡化氣候報告內容。其中沙國石油部顧問要求報告刪除「須全方位採取緊急和加快的緩解(暖化)行動」等字眼;澳洲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則拒絕接受「必須關閉燃煤發電廠」這結論⋯⋯
國際間自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以來,作出一個又一個的減碳承諾,但各工業國均沒有兌現過;與其說大家有決心,不如說最缺的就是心。
大家心裡明白,2050、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是一張長達三十、四十年的遠期期票;屆時即使跳票,今日座上的政客早已不在其位。
我對這次氣候談判不抱樂觀,更擔心它遏止不了氣溫上升2℃的災難,但這不代表大家應該就此「撟埋雙手」。畢竟,愈爛的牌愈要用心打,國際能源署 (IEA)今年五月發表的報告「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指出若能同步部署,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節能、碳捕捉和新質能等,將有望在2050年把新能源的供電比率提升至九成,即減碳有望。也因此,大家必須監督和推動各國,制訂更進取的2030年減排手段,以確保2050年做到零排放。不然,待氣溫升過3℃、4℃後,連牌都冇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