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美國的中國哲學家李澤厚,於當地時間周二(2日)早上約 7 時,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逝世,享年91歲。其學生趙士林昨日( 3 日 )在社交平台透露恩師死訊,發文悼念。

李澤厚生於 1930 年,湖南寧鄉人,初中畢業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閱讀不少哲學與社會科學書藉,1954 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他同時是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以及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80 年代的「精神導師」

他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1958 年將入大學以來發表的 5 篇文章收輯成《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一書,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文革期間,在河南明港幹校接受勞改;到1978 年後,踏入他著述的高峰期。

他的著作包括《美的歷程》、《美學論集》、《批判哲學的批判》、《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等。李澤厚被視為 80 年代中國學術自由派及「美學熱」的代表人物,當時不少青年人尊稱他為「精神導師」,學術界普遍認為他的著作及見解,對 20 世紀中後期的中國美學發展相當重要。

批評中共處理六四手法

李澤厚在內地知識界甚有影響力,1988 年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翌年,官方鎮壓「六四」前夕,他曾與一眾學者共同發表《我們對今天局勢的緊急呼籲》,反對採取暴力對待靜坐絕食學生。此後,他受到官方批判,作品亦因而被禁。

1992 年初,他獲准移居美國,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教書、在不同大學出任客席教授,包括在 2002年,他曾到香港城市大學任客座教授,談中國傳統美學。至 1999 年退休後,一直旅居美國。

提出「告別革命」說

不得不提的是,李澤厚與學者劉再復於 1995 年出版對談錄《告別革命:回望二十世紀中國》,此後,提起李澤厚、隨即會想起「告別革命」。

他在書中批判 20 世紀強調革命、壓抑改良的歷史文化現象,認為中國變革應採取「改良」、而非「暴力革命」,並主張由此重新評估中國近、現代史。「告別革命」說一出,引起學術界關注,同時遭受批判,有人指他有「非學術的用心」, 亦有人認為是「左、右兩邊都不討好」。

 

相關資料:

明報 / 聯合新聞 / 台灣蘋果日報 / 中央研究院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