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品牌進軍大陸反被控告又添一例。日本無印良品旗下兩家公司,遭到大陸公司中國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控告,指日本無印良品編造傳播北京無印搶先註冊「無印良品」商標的假消息,導致民眾誤以為「北京無印」的毛巾、棉被等產品為「山寨品」。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日前判北京無印勝訴,獲賠約 40 萬元人民幣(下同)。

大陸品牌「北京無印良品」實為中國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與日本無印良品旗下兩家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日本無印良品及中國分公司)並無實際關係。多年來雙方也有多次對簿公堂的情況,但日本無印良品一直輸多贏少。

法院:被告指棉田「搶註」商標屬貶損性

2019 年日本無印在線上旗艦店、實體店鋪發表聲明指被「其他公司」搶先註冊商標。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在判詞中指,根據 2019 年日本無印的聲明,足以導致公眾將「其他公司」與棉田紡織品劃上等號,認為棉田紡織品搶註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等兩被告的「無印良品」商標,是不法之徒,而非民事案件的真正受害者。

法院進一步指,在商標法當中「搶先註冊」已包含了行為不法的否定性評判。在此前提下,被告指棉田「搶註」商標,既不符合客觀事實,亦屬於貶損性的評判。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等被告實際發佈的公開聲明,客觀上反而存在違背事實的表述,進而實際上貶損棉田公司商譽。

大陸網民:笑話、丟臉

最終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賠償北京無印良品經濟損失 30 萬元、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 10 萬元,並在無印良品 MUJI 官方旗艦店、大陸地區實體門店公開刊登書面聲明以消除涉案商業詆毀行為的影響。

有中國網民在微博上討論事件,但大部份網民都同情日本無印良品,有人尷尬表示「笑話,真不要臉」、「丟中國人的臉,這種公司(棉田)就該廢了」,甚至有人直言北京無印「乾脆改名叫無良印品好啦」;亦有人更直指法院有問題,形容「這件事從始至終,最讓人看不懂的是法院判決」。

早在 2001 年已被搶註部份商品商標

案件源於 2001 年 4 月 28 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有關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4類商品上,包括棉織品;蓋墊、坐墊罩、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以及被罩。2004年,有關商標轉讓給了北京棉田紡織品,而北京棉田紡織品在 2011 年成立一家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日本無印良品售賣的浴巾、面巾等「無印良品」商標則在大陸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和「北京無印」手中。

日本無印曾因「侵權」  賠 60 多萬

2015 年,這兩家大陸公司入稟控告日本無印侵權。法院一審判決,日本無印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 50 萬元及合理開支 12.6 萬餘元

到 2019 年日本無印在線上旗艦店、實體店鋪發表聲明指被其他公司搶先註冊商標,北京無印不滿自己被指賣「山寨貨」,因此告上法院,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300 萬元、賠償因制止侵權行為支付的合理開支 10 萬元,並要求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等兩被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

在今年 4 月,日本無印良品也曾發聲明強調,該公司的無印良品商品早就在 1980 年於日本註冊,隨後也在全球各地申請註冊商標「無印良品」與「Muji」商標;在中國市場只有毛巾、被子等商品被其他公司「搶註」商標,其他類別商品均已申請無印良品商標。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