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因應西九文化區 M+ 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幕,《立場新聞》特備專題報道探討。系列文章請按此

自 2010 年,M+ 視覺文化博物館確立行政總監以來,軟件籌組工作連隨展開。M+ 獲批 17 億元作購置藏品用途,並成立「購藏委員會」審批每件價值低於五百萬的藏品,超過金額則提呈博物館委員會及管理局董事局。截至 2021 年 6 月,M+ 購藏近 8,000 件物品,涵蓋設計及建築、視覺藝術、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四大範圍。購藏程序涉及公帑運用,自然引起公眾關注。十年間,M+ 購藏決定三度爆發爭議,被質疑公共資源是否用得其所及購藏方法是否恰當。

2012 年:希克藏品「半捐半賣」

2012 年,M+ 公佈獲得瑞士收藏家希克(Uli Sigg)的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包括: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攝影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以及劉香成關於六四的攝影等。當中 1,463 件以捐贈方式贈予西九,其餘 47 件西九則斥資 1.77 億元購買。M+ 亦承諾成立專廳展示此系列藏品,開幕時將會同步開放。

2012 年西九與 Uli Sigg 就交易簽約

這種「半捐半賣」的形式備受質疑。藝術家劉建華曾撰文指,希克身為私人收藏家通過「半捐半賣」轉讓予 M+,藉此增加個人名聲和其他收藏的價值。他亦認為,M+ 定位立足於香港,「不一定要(花公帑來)添置館藏來反映具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

近月,希克藏品再度成為焦點。此系列藏品今年三月起連日遭到建制派、黨媒狙擊,被指涉違國安法、「意識不良」等。新民黨容海恩更稱博物館內的作品應該「宣傳正能量、審美眼光的表達」。爭議持續月餘,希克最終開腔回應,強調「必須比看待傳統藝術持更開放的態度」,「如果欠缺這種開放心態,你便難以欣賞當代藝術」。

2014 年:1,500 萬買壽司吧枱

2014 年,東方報業集團報道 M+ 斥資 1,500 萬,購入日本知名設計師倉俁史朗(Shiro Kuramata)的東京清友壽司吧(kiyotomo sushi bar)。由於世界各地大部分博物館都不會公開單一購藏品的價錢,M+ 亦有類似指引,所以一直未有回應出價,僅確認壽司吧枱已納入藏品。

由室內裝潢到家具陳設,全面打包壽司吧枱。時任西九董事的博物館委員會委員單仲偕質疑「點解要成舊買返嚟?點解唔分散買?第日維修費要幾多?」時任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課程主任何慶基當時亦質疑,博物館大多以「散件」形式購藏作品,絕少「買走成個壽司吧」,擔心與其他展品「未必夾得來」。

東京清友壽司吧將於開幕展覽中亮相。

2018 年:「買斷」張英海重工業作品

2018 年,M+ 公佈將數碼藝術二人組合「張英海重工業」(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的全部作品納入其館藏。「張英海重工業」由韓國藝術家張英海和美國藝術家 Marc Voge 創立於 1999 年,以文字影像批判消費主義及網絡文化。

「全部作品」納入館藏意味著藝術組合「現有和未來」的作品都收歸一間博物館所有,形同「買斷」。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席副教授何慶基對包攬「未來」作品的做法感到「荒謬」,擔心未來作品水準下降,影響 M+ 聲譽及藏品質素。

「張英海重工業」的作品亦將於開幕展覽登場。

 

撰文/黎家怡
編審/楊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