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帖撒羅尼迦前書 4 章 13-18 節)
「永生咁好,點解基督徒都唔去死呢?」撇除基督徒的詰難,這句話倒是談到怎樣做基督徒、甚至做人的切入點。
帖撒羅尼迦前書 4 章 13 至 18 節是保羅致函當地人,談到等候基督和指出他們關於基督復活和得永生誤會。保羅的教導表面上令人摸不著頭腦,為何需要強調復活和與主同在的先後次序呢?
有聖經學者帖撒羅尼迦人對復活的偏差,或許是認為活著看見耶穌再來比已死的人更有福、更先與主同在;或是以為死人不能復活也沒有救恩。故保羅強調,除非到死人復活的一天,還活著的人還未到與主在一起這在地若天的情況。事實上,這不只教義問題,而與信徒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也大有關係。如果只有活著的人獲得救恩,或至少比死了的人更早與主同在,那活著等候耶穌再來才是值博的人生,除此以外的意義皆被淘空。
到了今天仍有類似對生命差異的看法,我稱之為「復原」的教導。思想史中這類想法多不勝數, 大都指人性受到外力壓抑,只要移除了壓抑人性便能立即復原且完全發揮。無論是生產力被剝削,受禮法壓抑的性欲,還是社會的奴隸道德。關鍵不在於社會上有沒有不公或壓抑,在於補償對成就其完美,和映襯出對不完美的厭惡。這與帖撒羅尼迦人的誤解相似,認為人有某一個時刻能與主在一起,除此之外還沒補償復原的人生沒有意義也不值得過。
可是,筆者認為這種復原教導引致如何看待人生產生問題。換句話說,人只應嚮往一個復原後完美的生命,除此以外未復原的人生、以及人世間的事都沒有意義,甚至把一切人生的苦難都歸咎於人生未復原。例如,筆者有時留意到部份平權運動的宣稱也帶有這種意味,把他們生活上的問題都放在平權上解決,只有復原他們才能如常人一樣。筆者並不否認他們遭遇到不公平和需要復原正義,但補償復原是否如願使他們人生有意義活下去,筆者卻甚為質疑。
神學家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在其力著《從神學看人類學》不單反對把人復原的教導,更將之聯繫到歷史觀念上。復原的教導把人變成一種概念性的存有,使人的歷史性被抹殺。他認為,基督的救贖並非純粹對人性在此世的補償復原,一如帖撒羅尼迦人所誤解。他以神學人類學解釋,基督成為人,就是要在歷史中開倘衪的人性,成為每一個基督徒在歷史中、人生之中展現出基督的人性之基礎。基督徒生命歷盡苦難並非毫無意義,也不為等候復原。而是在努力在不同情況,或甘或苦之中,也能以基督的心為心,在生活上效法基督。
或許看倌會奇怪為可展開人類的歷史性這麼重要,是因為這樣人們才能正視自己的人生,人不應該等候一個理想的人生才去努力。筆者明白不少人活現況太過悲慘不理想,以致任何對未來的理想、對復原自身的完美的話語都充滿期望。可是,正如保羅開首所說,就算未能等到基督人生並不白過,他們都在「在耶穌裏睡了」而已。未完滿的人生也是值得的人生,基督徒就當把基督的生命演活出來,尤其在苦難其間。這樣基督就不是一個神樓偶像,而是活生生在人當中。
原刊於作者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