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收 50 宗網騙求助 1.8 萬元買大閘蟹生蠔 付款後帳戶即被封
網騙個案不絕,民主黨上月收到至少 50 宗求助,涉及損失總金額高達約 4 萬元,當中最嚴重個案為約 1.8 萬元購入大閘蟹及生蠔等,部分懷疑詐騙專頁於 9 月才成立,並多次改名。苦主並投訴警方,接獲報案時以涉及金額小為由,勸苦主「幾百蚊唔好落(案)喇」。
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表示,網購在疫情期間愈見普遍,該黨今年 10 月收到至少 50 宗網騙求助,單計個案涉及損失金額由 200 元至 2,600 元不等,總金額則約 4 萬元。
袁海文表示,有關苦主在 2019 年 7 月至今年 10 月期間,光顧不同 Facebook 專頁的產品,包括 Food Tribe、Shopping Fun、Uccelli e fiori、Discount Crab、鮮味坊等,購入產品包括生蠔、烏龍茶、榴槤及打印機。事主私下聯絡專頁後,以電子方式付帳,但苦主未在承諾時間收到郵寄貨件。
袁海文形容,有關網購「極高風險」,這些專頁多以產品便宜、獨特圖片彈出廣告等手段,吸引客戶,惟支付後被封鎖帳戶。至今有 10 名苦主報警。
買「龍珠」頭盔付款後被要求加碼
苦主群組召集人的 S 小姐表示,自己曾聯絡過百名網騙苦主,當中最嚴重個案為涉及 1.8 萬元,買入大閘蟹及生蠔等,惟苦主付款後被對方封鎖帳戶,事後擔心錄口供麻煩,而沒有報警。
S 小姐表示,自己一直有在大型網店網購的習慣,但在 9 月 24 日從 Facebook 專頁留意到不斷彈出的榴槤廣告,聲稱產地來自泰國,可以 450 元購入 10 個榴槤,打算買給母親一嚐,於是向專頁以電子支付 Payme 付款,但付款後翌日被專頁封鎖,於是報警求助。
另一名苦主哈利先生(化名)指,在 Facebook 專頁「日本商店 Japan Store」購入限量版「龍珠」頭盔,惟「轉數快」付款後未收到貨物,對方要求再付 500 元訂金,哈利先生拒絕,對方即封鎖其帳戶,哈利先生及後報警。
報警遭冷待:「幾百蚊唔好落(案)喇」
S 小姐又指,留意到有關詐騙網頁的貨品多以不合理價格出售,如阿拉斯加長腳蟹市面一隻賣約 1,300 元,但專頁卻只售約 400 元,是市價的三分一,大閘蟹更是每隻約 20 元;部分專頁是 9 月新成立,及後不停改變名稱,但產品圖片是一樣。其中涉及 20 宗網騙、總金額約 1.4 萬元的 Facebook 專頁「Food Tribe」,三度改名。不少專頁均封鎖苦主帳戶,並刪除留言。
袁海文表示,由於公司身分都不清楚,苦主根本無法民事索償,而警方接獲報案時,卻以不同理由表示暫時不用立案,甚至以「幾百蚊唔好落(案)喇」為由,建議苦主放棄追究。
袁海文要求政府加強打擊網騙,並參考海外如英國、加拿大和歐盟的做法,修改本港《商品說明條例》,強制商戶必須披露充足及可識別資訊,例如公司名稱及地址等。
針對有關網騙個案,《立場》曾就事件向警方查詢是否有前線警員以不同原因,指暫時不需要立案,以及有關有警員曾建議苦主放棄追究案件等指控是否屬實,警方回覆《立場》查詢時未有正面回應。
但就近月網騙個案趨勢,警方回覆《立場》查詢指,今年1月、4月及7月,警方網罪科先後聯同六個總區及其他總部刑事單位展開代號「鐵將」行動,打擊「網上購物騙案」,共拘捕143人,涉及806宗騙案,涉款超過400萬港元。警方表示,一直關注及跟進利用社交網站進行的騙案。警方又呼籲市民進行網上交易時要謹慎,應先瞭解對方的可信性及核實對方身份; 另盡可能透過有身份認證的網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以減低受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