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的公理彰顯和公義伸張
這只是一篇《一級指控》電影的觀後感短文,說不上對有關該片編導手法和創意製作等問題的深入評論,因為筆者並不是專業影評人,寫不出高手如石琪的精闢點評文章,只不過是觀影後對當前香港社會狀態,尤其是司法界現況,有感而發而已。
事實上,筆者近年已甚少購票走進電影院去,如今揀選這齣電影來欣賞,一來因為早前好幾位同路朋友特意傳來短訊大力推薦,二來得悉「該片送審三年終於獲批准放映」後,看看內容究竟如何的興趣大增,三來希望在廖啟智這套遺作中再睹智叔的演技風采,聊表一點敬意,四來就是為了對該片主要編劇鮑偉聰表態捧場。
筆者無意深入劇透,簡單說,電影劇情是有關一位律師為涉及謀殺案無辜被告洗脫罪名的整個過程。以戲論戲,箇中情節並無出人意表的驚喜,雖然多次的映像剪接平行交代劇情,但是產生不出劇力衝突或者峰迴路轉的效果,甚至顯得有點平鋪直述。偵查兇手的橋段並非曲折離奇,法庭控辯雙方並沒有針鋒相對的火爆對峙,只是好幾位資深演員恰如其分支撐著不同場口,悅目可觀,所以整體而言,這是一套中規中矩的電影。坦率說,筆者其實並不在意於電影具體內容本身,只是因為有感於該片觸及社會公理和公義,以及執法和司法等議題,便借題發揮。
筆者對法制的認識可能粗淺,卻堅信「法治」(rule of law)是保障民生權益和維繫社會安穩的基石。相對於人民和政府之間的權力關係,法律可說是人民用以監察和制衡政府濫權的合法手段。可是,當法律掌握在政權手中作為對付人民的工具時,便往往以穩定社會秩序為由進行「以法而治」(rule by law),強調「以法管治」,其實旨在「以法制民」。更惡劣的情況是當立法、執法和司法的權力已被完善,並且牢牢操控在掌權者手上,法律被當作為統治工具,政權便很容易「合理化」侵犯人民的公民權利。環顧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專權、封閉和獨裁的國度,這樣倒果為因的扭曲現象已演變成政治現實了。
在良好意願驅使下,導演和編劇配合的鏡頭調度中,《一級指控》的幾位律師都是正面人物,故事結局完好無缺,令人深感到公理最終得以彰顯,正義最終得以伸張。可是,政治的殘酷現實畢竟並非浮光掠影的電影映像,當前政情時局十分嚴峻,筆者絕對不存任何樂觀的幻想。雞蛋擊向高牆最終還是殼破骨碎、肝腦塗地!縱然如此,生活還是必須硬著頭皮的堅持強撐下去。況且,在禮崩樂壞的年代,人們必然嚮往正聲清籟,雖然音響還是那麼微弱低沉;在風高浪急的年代,人們自然懷念起港口船塢,雖然停泊靠岸的日子總是難以持久;在天寒地凍的歲月,人們當然聯想起暖枕火鍋,雖然只不過是短暫解決需要的溫飽。
說到底,一些簡單、平凡的道理本來就是如此的「本義」、這樣的「真諦」,不必刻意強調,或者過分解說,否則便顯得太矯情、太修飾,以至太虛妄了,但是,面對當前的荒謬政局,筆者還是不厭其煩瑣累贅的引述在《一級指控》中原裝的一些台詞對白,希望留下勸世的警惕作用:
- 「法律是信仰,不是生意」;
- 「法律不是確保每個人都有接受公平審訊的權利嗎?」;
- 「難道每個人收起雙手站在雞蛋那邊,高牆就會自然倒塌嗎?」;
- 「今時今日的安穩,是上一代留給我們的成果,我們最基本是否要有責任為下一代維持一個不論貧富、不論身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