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茵:常識
【文:林妙茵 Miu】
事到如今,很多人為求心情好已經不看新聞,但偶爾聽到政治人物發言,還是有點「合理期望」:期望別「反常識」。
第三針
政府宣傳打第三針之際,已打兩針科興的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表示,第三針也打科興,並指「抗體不是愈高愈巴閉,夠就得」。政府專家許樹昌旋即指,這是她個人看法,目前難言抗體到什麼水平才叫「夠」,但抗體愈高,就愈有效減低有症狀感染的風險。特別是「高暴露群組」,例如參與前線抗疫人士、免疫系統有問題人士,抗體愈高,保護愈大。
抗疫初期,林鄭月娥常常說,防疫政策以專家意見為依歸,如今說到疫苗,卻似乎有別的考量。這本是她的個人選擇:她覺得某些東西/價值/意義比疫苗效用重要,我沒意見,問題是明明這選擇在科學上未必是可取的、為何還要這樣說?一句「我還考慮中,市民聽聽專家意見,自由選擇」不就可以嗎?為何非得拉上巴閉不巴閉去說?是不是特首每逢聽到「科興 VS 復必泰」,條件反射就會聯想去「好巴閉咩」呢?
再者,作為一區之首,其選擇還是有機會影響一般市民的:「啊,特首都話第三針打科興呀,佢話夠㗎啦」萬一,有高風險群組,之前兩針打科興,聽了特首之言,不作他想、第三針繼續科興,誰知後來染疫,新聞一報、重點必落在此,這又何必呢?(除非、除非她知道,自己打乜、人地肯定唔跟,她是用心良苦,另類策略,咁就別論)
撇開這些考慮,政治領袖也該想想,說了這句,之後專家要解畫會否很為難?下屬去推廣第三針會否很麻煩?還有第三針想打復必泰的官員呢?
我以為這是常識。
造價
由林鄭月娥「黑箱作業」(她自己語)造出來的北部都會區計劃,在施政報告公布後,至今一個月零一天,市民還未知道需要動用多少公帑。
林鄭指「唔需要計」,因為「肯定物有所值」,「我唔想糾纏喺呢啲數字,因為好多時一個數字會引起很多誤會或爭議,今日提供一個數字係冇乜意義。」
既然物有所值,大可公布造價多少、將來值多少,這樣大家才有討論(或讚歎)的基礎。再者,如此大規模的新區發展計劃,想必是分多期推展,就算未知總造價多少,也必然要對第一期發展有個預算,否則如何入帳?如何展開收地工作?那可否公布第一期發展的暫時估算呢?
如果政府有數字,卻不公開交代,於理不合;如果如林太所言「唔需要計」,則偏離一般公共基建的做法。尤其是,這計劃最特別是特首閉門造出來的,沒在內部經多個部門反覆計算,遑論事先外聘顧問參詳……如何評估一個由長官黑箱作業、沒有評估造價、卻可能是天價的計劃呢?
公帑是大家的,政府要用,至少要講個價目,這並非是某人覺得有沒有意義、想不想糾纏的事。
我以為這是常識。
選舉
昨天(11 月 7 日)是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第 9 天,民主思路「告急」,稱「尚未手握足夠提名可令最少一位成員報名參選」。純粹猜想,我想到三個可能性。
一,凡事有莊閒。第一次完善後的選舉,增至 90 席,提名門檻又大改,要每個界別各有兩人提名……規矩多了,背後協調選舉的機器難免要調整:又要顧自家陣營力保的人馬出選、又要製造一些對手來顯得有競爭……非建制派的優先次序便排得較低了。總之,搞掂哂自己人先,最後才顧上「第三條路」這類。
二,盡在掌握中。有關方面(未必是民主思路有份的)故意延一延,製造懸疑感、危機感,令外間看民主思路時覺得「佢地都唔係好親建制啫,你睇下佢地攞提名都好難呀」,這樣「混一色」便更有效果。
三,真的有危機。2016 年,民主思路派出兩人參選立法會地區直選,都在提名期的第 10 日報名。當時,參選的門檻是當區 100 個登記選民提名。
今次,要在五個選委界別、各取得兩至四個提名,大大增加了參政門檻和難度。
湯家驊 3 月評論改制時說,他不認為是民主倒退,這是為了確保制度安全、非關民主進程。
如今要跨過這道門檻,他說「冇一個團體說不認同我們的理念,相反個個都好正面」、但只叫他們「等吓啦」;眼見很多他「諗都冇諗過嘅人」都已有足夠提名入閘,「我哋仲企喺閘外面東張西望,有少少百思不得其解」。
民主思路在「告急信」中,訴求「一個公平合理的機會」。
係囉係囉,常識告訴我們,公平、合理,正是選舉的根基呀。為什麼這麼難?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呀。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