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前一個多月,得知可以參加半馬拉松組別,順道決定用 Tempo Next% 作戰靴,而我於夏季每月里數只有 100 公里,時間不足和懶惰,所以沒有打算加操或針對操練,就用現有能力出戰。人可以不加操,戰靴必須「開鞋」,就先穿它慢跑,讓腳與跑鞋溝通,再漸漸將速度和距離提升,模擬比賽後,就能安心上陣。
Tempo Next% 與其它有推進板的跑鞋最大分別是前掌加入 Zoom Air 氣墊,Zoom Air 強項是將重重的踏地力度轉化成回彈力,將它放在前掌就可以使踏地力度變成推動力,配合使身體略為傾斜的推進板,Tempo Next% 就會彈跑手向前,讓他順勢持續向前走。
講解完 Tempo Next% 的優點,其實我對它有保留,原因是 Zoom Air 物料較硬,要有足夠力度先可以「踏扁」它,再將力量回彈給跑手,如果體重太輕或踏地力量不足,例如女跑手、跑姿乏力或用於慢跑就未能善用性能,那麼選中底物料輕盈的跑鞋就夠, 選用 Zoom Air 是多此一舉。我的體重只有 60 公斤和長課不足,欠缺耐力,穿 Tempo Next% 跑半馬不知是否好選擇。
入西隧前,有氣有力。(Photo credit: William Leuyng @ Photosbyme Photography)
「開鞋」有驚喜 半馬先知龍與鳳
「開鞋」過程有驚喜,Tempo Next% 前掌的回彈力比我預期顯著,一步一步推我向前。可是,Zoom Air 物料比 ZoomX 泡棉重,長跑至疲累時,會否成為抬腿的負累?12 公里的練習未夠累,半馬拉松就知龍與鳳。